APP下载

杜鹃花的特征特性与养护管理思考

2023-04-15袁明奇

花卉 2023年6期
关键词:杜鹃花杜鹃品类

袁明奇

(宣威市得禄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宣威 655428)

0 引言

杜鹃花为世界名花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的一种,有着较强的观赏性。其花色绚烂、花叶完满。在高山景区、森林公园等地随处可见杜鹃花,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更是极富盛名。目前,全球杜鹃花品类达到一千多种,大多集中于欧美以及亚洲等地。我国是全球杜鹃花拥有品类最多的国家,达到571 种,在云南、四川等地分布较为集中,宣威市大部分地方都有分布。因其开花时漫山遍野均为红色,因此国内也称其是映山红。

1 杜鹃花品类

依据不同的形态、花期、产地以及亲本等予以归类,主要包含夏鹃、东鹃、毛鹃、西鹃以及鹿角杜鹃等几种,而各个类目之间又彼此存在交错[1]。

夏鹃,即国内南方地区每年6 月前后所盛开的品类,常绿灌木,高度一般为2m 左右,叶片呈现出多狭披针形式,边缘存在锯齿以及缘毛,花多为单生、两朵处在枝顶形式,直径可达6cm,其颜色多为红紫白镶边,典型的包括秋月以及大红袍等等。

东鹃,即东洋鹃,源自日本。其植株并不大,叶片也比较小、呈卵形,叶面也相对平滑,花为2~3 朵集生于枝顶,直径多为1.5~4cm,花色包含白、粉以及紫色等,具有标志性的包括雪月、新天地等品类[2]。

毛鹃,其典型特色即叶面可见许多的细毛,植株相对高大,花冠大多是宽漏斗形式,直径达到8cm 左右,花色以粉红、纯白等为主,具有标志性的包括白花、琉球以及锦绣等杜鹃为主。

西鹃,来自欧洲等地杂交品类,即比利时杜鹃。其整个的植株往往较为矮小,常绿,叶片集生枝顶,叶片存在细毛,叶形也各不相同,花冠直径一般可以达到7cm 左右,典型的颜色包括粉红、橙红以及紫色等,又以皇冠、白凤等最具代表性[3]。

鹿角杜鹃,其高度通常可达到5m 左右,小枝开展,多为灰色以及淡白色,无毛,叶集生。其花冠以白色以及带粉红色为主,花丝扁平。每年的3—4 月开花,7—10 月结果,在当地较为常见。

2 杜鹃花的特征习性

2.1 形态特征

国内杜鹃花大多是常绿、半常绿的小乔木,花卉栽植的多是常绿灌木,植株高度可达0.4~4m,枝条相对细小,嫩枝中常见较短的棕色以及褐色等细毛。单叶互生以及卵形,纸质或革质,先端尖,表层为浓绿色,疏生硬毛,全缘。花顶生以及腋生,漏斗形以及钟形,多为2~6朵簇生,颜色包括白色、粉色、黄色以及玫瑰红等多种。果多是蒴果,子房达到4 房左右,种子细小[4]。

2.2 生态习性

大多数杜鹃花品种喜欢荫蔽环境,切忌强光暴晒,尤为青睐夏天清凉和湿润的气候环境,由于产地等的差异性,不同的杜鹃花品种的耐寒性表现也各不相同。绝大多数的杜鹃花为酸性土植株,pH 为4.5~5.5的环境下长势较好。而部分杜鹃花,包括迎红杜鹃等在即便是pH 达到7.4 的环境下依旧可以较好的生存。国内北方一带,极少可见裸地栽植的大面积的杜鹃花,究其原因是碱性的环境里杜鹃花会由于铁、锰等元素缺少而出现叶片发黄,最终枯萎而死。一些碱性的环境更是会导致叶片出现失绿情况。园艺栽植方面,部分情况下会选择使用络合剂的方式规避失绿等问题[5]。

3 栽植管理

随着栽植管理技术越来越成熟,目前杜鹃花的有效繁殖方式包括播种、扦插、嫁接等多种。其中扦插以及嫁接能够确保品种的遗传特性,此外可形成商品化的生产系统。播种有助于杂交培育,实现优质的植株。扦插作为绿枝,选取半木质化的枝杈,于梅雨等空气湿度较高的时节,其成活率较高。条件许可情况下,也可选择全光喷雾进行扦插、地上搭建塑料棚栽植等,每日选择喷壶进行多次的浇水,其生根效果也比较好。

(1)扦插栽植。一些品类的杜鹃花进行插穗也难以生根,一些情况下即便是扦插几个月也无法有效生根,优以西鹃的优质品种居多,国内针对四季杜鹃研制了高效可靠的促根剂,继而使得生根的时长自两个月降低到20d,生根率更是有20%提升至80%。扦插基质对于植株最终的存活有着重要影响。杜鹃花扦插强调插穗的基质周边不单单包含较多的营养成分、较好的同期环境以及水分条件,此外还应当关注其干净以及卫生水平。确保各方面基础要求达标,可采取下面两种措施,首先雾培,此为较高效的培养模式,其次则为珍珠岩培,珍珠岩为目前使用较为理想的基质之一。

(2)嫁接。嫁接的培植方式能够切实彰显砧木根系的优势以及接穗的特质,继而培养高质量的单株。目前较为多见的砧木包括贵妃醉酒、紫蝴蝶等,通常不使用毛白杜鹃原种。接穗选择优质的品类的嫩梢,去除其下端叶子,只是保留顶层的3~4 片叶子,把基部做成楔形,削面长0.5~1cm。嫁接期间,毛鹃当年生的新梢的2~3cm 的位置予以截断,去除其中的叶片,纵切1cm,插进接穗,对皮层予以对齐处理,选择塑料膜绷带予以捆绑,接口位置连同接穗套入塑料袋内,捆紧袋口。嫁接期间需要关注下面几项内容,首先,避免强光直射影响,其次,确保接穗周边的空气湿度水平,通常按照可以于塑料套外围发现里面的水珠为宜,如若没有,需要喷湿接穗再度扎紧,最后,嫁接后一个星期接穗没有萎鄢情况则几近成功,两个星期之后去除袋子,次年春季接穗绑扎。同时,可选择嫰枝腹接的方式,具体方式和顶端劈接类似,可选择一株多接等,同时成活之后长势较好,可提早形成冠幅。

4 杜鹃花的养护管理

4.1 花盆与土质管理

(1)花盆的选择。杜鹃花栽植养护管理的花盆大多是透水、透气较好的泥盆,切忌使用带釉的盆以及缸等进行栽植管理,由于此类容器吸水性以及透气性并不强,在灌溉之后土壤不易干,长此以往便会出现烂根等情况,严重的更是会导致植株枯死等问题。

(2)上盆与换盆。常规的上盆时间以春季开花后为主。在上盆期间,需要预先于盆底放置一定的瓦片,据此堵住排水孔。之后,添加培养土,上盆之后预先放置于阴凉位置并提高喷水、浇水管控,确保能够立即缓苗,一个星期之后即可置于合适的位置予以常态化的管理。栽植数年的杜鹃花,盆内土壤的肥力已然比较差,土质结构也明显降低了,需要间隔2~3 年的时间进行换盆,植株较大的则可4 年左右进行一次换盆。

(3)土质管控。杜鹃植株更喜肥沃、疏松、排水性较好的酸性土壤环境生存,尤其规避碱性以及黏质土等环境。盆栽的土壤酸碱度可以放宽到4~7,但切忌pH高于8,否则叶片可能会出现发黄,长势不佳而死亡等情况。盆土需要选择排水性较高、土层疏松、肥力较好的土壤,例如可选择腐叶土、苔藓、炭渣3:2:1 的配比予以混合,也可选择兰花泥土等。

4.2 浇灌管理

杜鹃花的浇灌应当确定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切实规避数次浇灌不彻底,只是打湿表层而出现拦腰水情况。不合适的浇灌方式会导致根部水分缺失,不利于植株的健康成长,土壤内水分过多会导致烂根问题。依次需要科学性的设计浇灌频率以及浇灌量。结合不同的时节,对浇灌频率需要适度的调整。

(1)确保水质。浇灌需要选择酸性、洁净卫生的河水以及塘坝水。在使用自来水以及饮用水等进行浇灌时,则需要预先进行1~2d 的洒水处理。这样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挥发水体内的氯气,另一方面则可保持水温。杜鹃植株的根系较细,因此对于土壤的温度敏感性较强,如若直接浇灌未有晾晒处理的自来水,便会导致落叶落花等问题出现。尤其是冬天,对室内杜鹃进行浇灌时,需要确保水温室温的高度一致性,避免两者的温差过高所导致的负面损伤。

(2)浇水量的管控。杜鹃植株尤为青睐湿润,害怕干旱,对于水分的敏感性较高,在养护管理时尤其要控制好水分。浇水量需要结合天气、盆土的湿润情况以及植株的长势确定。首先,对于处在生长旺季、开花孕蕾阶段的植株,需要确保水分供给的充足性,对于长势较缓、或者冬天则需要避免土壤过于干燥。生长时节如若浇灌不及时,根端失水萎缩。展叶阶段缺水便会引发叶面发黄以及新叶无法有效舒展等情况,嫩叶自尖端开始转成焦黄色,最终整个植株变黄。花期缺水,便会导致花瓣绵软下垂,花朵凋零以及花期不长。水分过多,便会使得老叶过薄,轻者叶片发黄、花期减短,严重的更是会导致死亡等问题。挽救的措施即把植株放在通风性较好的区域,把控浇灌频次以及水量,提高病虫害的防护管理,细心照料,6~12 个月的时间即可恢复,该期间切忌施肥。土壤的湿度判定,不可只是单纯地观察其表层,而是需要用手去感知干硬情况,手指难以掀动则表明已然十分干燥。假设盆栽,盆壁的色泽暗沉,则表明盆土相对潮湿,泛白则为干,假设叶片稍为软垂的,需要马上进行浇灌。一些新栽的盆以及新换盆杜鹃,首次浇灌需要彻底浇透,通常需要浇灌两次,第一次渗透之后再进行依次浇灌处理。选择细的腐叶土以及泥炭盆土进行栽植时,此类土壤难以浇透,所需要数次的进行浇灌处理。最后,杜鹃青睐湿润的环境,对空气湿度更是有着极强的要求,往杜鹃叶面进行喷水处理可以有效提升空气的湿度水平,降低温度,此外也能够有效清理叶面的尘土,有助于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开展,此外也可以切实提升植株整个的抵御炎热的能力。对于干旱时节,需要必要性的给予喷水支持,确保空气的湿度水平。

4.3 花期的管控

为确保植株的长势,促使枝条的生长,一般而言需要每年对枝条的顶端进行两次的掐除处理,第一次为每年的五月前后,进行顶端掐除处理以及整形处理,整形则可结合自我的喜好以及植株的实际情况整理为个人青睐的形式,消除密枝以及病虫枝,由此有助于透风透光,引导植株更为健康的成长,次年的开花也可以花朵更大、颜色更为绚烂。而第二次的顶端掐除则为七月前后,如若希望春节期间可以开放,则这一时间进行顶端掐除尤为必要。

4.4 病虫害的管理

每年的秋天为红蜘蛛以及军配虫病害多发季节。对此可选择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 倍液进行喷洒防治。而对于蚧壳虫以及蚜虫等病虫害,则可选择20%的灭扫利5000 倍液予以喷洒处理。高温以及高湿等环境会导致病害问题,例褐霉病等等,对此选择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是500 倍的多菌灵液进行叶片的喷洒处理即可,其灭菌效果较为理想。杜鹃花的多见疾病以生理层面的缺铁黄化病为主,给予硫酸亚铁拌腐殖质构成的片状粒肥即可,效果突出。页面选择0.05%的硫酸锌溶液可防范小叶病等问题。

5 无土栽培技术分析

对于一些常绿杜鹃花也可选择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培植。但在无土栽培时也需要关注以下4 个方面关键点的处理。

(1)基质的管控。确保栽培的基质保持酸性的环境,其次基质内的根系不会有环境干燥而出现风干。一般选择松针、锯末等作为基质进行栽植。空气湿度过高的,需要确保基质的通透性。最后,加强保土、保肥以及透气管理。

(2)营养液的管控。对于西鹃等植株,营养液的使用需要做到,选择两套设备轮换使用。此外,对器皿内的纸张予以更换,规避交叉感染等问题。各个培养皿内栽植小芽丛以及单芽的数目以3~4 个为准,分布匀称。接种之后,选择记号笔对培养皿予以标记,记录详细的日期、编码以及品类。每次完成接种之后,选择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两侧的挡板进行清理消毒,此外把接种器皿和接种设备等予以彻底的消毒管理。

(3)炼苗管理。一般为每年的3—4 月进行,炼苗多选择日光温室之中开展,把试管苗放在温室自然散射光环境下,保持温度为18~28℃,湿度不低于65%,光照强度以1000~2000lx 为宜。试管苗于温室之中炼苗3~4d。

(4)驯化处理,首先移除培养基,之后予以驯化管理。试管炼苗完毕之后,把试管苗连带着培养基使用镊子一并拿出,放在35℃的温水内,清理苗中的培养基。驯化基质以细河砂、珍珠棉按照2:1 的比例予以混合,充分搅拌。选择0.5%的高锰酸钾清理驯化基质并予以消毒处理。把消毒了的基质装至穴盘内压实,选择镊子把各个穴盘扎出孔洞,之后把组培苗置于孔内,浇水,置于塑料棚内。保证塑料棚温度为20~30°,驯化的前面两个星期间隔2~3d 浇透水一次,每日进行必要的通风管理,之后逐渐的延长通风时间,降低浇水频次,第4个星期去除塑料膜,每日浇透水一次。整个驯化周期以3~4 周为宜。

6 结语

杜鹃植株兼具园林绿化以及药用等价值,栽植效益较好。但在养护管理期间,需要充分结合杜鹃花的品类、环境以及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实施科学性的管理。对于无土栽培管理时,更是需要尤其关注包括炼苗、营养液以及基质等基础因素的管理,切实保证植株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杜鹃花杜鹃品类
杜鹃花开
杜鹃红
待到杜鹃花开时
杜鹃
杜鹃花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哦,杜鹃花!
干不过老大,就创造一个品类成为老大——通过GUNNAR聊聊自建品类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