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2023-04-15马宏武

家禽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载玻片法氏囊球虫病

马宏武

(甘肃省临洮县玉井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临洮 7305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接触性、急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病程短,鸡染病后表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便血以及法氏囊水肿等,雏鸡死亡率较高。鸡养殖过程中患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继发球虫病,不仅会增加鸡的死亡率和淘汰率,还会对鸡的后期生长速度产生影响,并诱发免疫抑制。病鸡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反应较弱,同时增加了对其它病原体的易感性,从而导致并发症或继发其它疾病。当前针对法氏囊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治疗,主要采用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球痢灵等药物,可以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1 病例情况

本地区某养鸡场,2021 年6 月28 日购入雏鸡3 500 只,整体采用封闭养殖,具备一定的抗疫能力;饲喂的是价格更为昂贵的全价高营养饲料;分别在11 日龄和20 日龄进行了法氏囊免疫,每只3 羽份,25 日龄注射了禽流感疫苗。不久后发现部分雏鸡排白色略带血丝的稀粪,精神状态不佳,采食量降低,闭目、缩头,喜卧;发病3 d 后,雏鸡感染数量显著增加。近距离观察可见鸡的眼球有明显红血丝,行走时平衡能力下降,有啄咬肛门现象。发病后,养殖户及时隔离病鸡,按以往经验认为感染了球虫病,自行购买球虫药混水后给鸡服用,但效果不佳,死亡率持续增加。为明确病鸡发病原因,笔者受场主所托对病死鸡进行临床解剖以及实地观察,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继发球虫病,在及时用药治疗后鸡群病情得到控制,治疗效果显著。

2 症状表现

雏鸡发病后,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一些雏鸡经常性自啄肛门,粪便由正常逐渐变成水样稀粪,有部分病鸡排血便。病情严重的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卧地不起,身体消瘦、极度虚弱;鸡冠变得苍白;泄殖腔附近粪便粘连,粘有羽毛,病鸡行走逐渐困难,翅膀下垂,有明显的运动失调现象[1]。综合上述症状表现和现场问询,初步怀疑为传染性法氏囊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

3 病理剖检

解剖14 只病死鸡,可见腿部、胸部肌肉有明显的内出血现象,表现典型的斑点状或条形状出血。病鸡的两侧盲肠异常肿大,肠壁变厚、糜烂,在肠内可以暗红血液,少部分血液凝固;直肠黏膜表面有出血。法氏囊肿大,外观似紫葡萄,黏膜明显水肿、出血。肾脏肿胀,充满大量白色尿酸盐,呈花斑状。肝脏颜色异常黄,质地脆弱。

4 实验室诊断

4.1 球虫病诊断

鸡球虫病实验室检测,一种可以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分别从不同的位置挑取病鸡的粪便[2]作为样本,大小如蚕豆,置于装有少量饱和盐水的漂浮瓶中。如果没有漂浮瓶,也可以采用废弃的凝血试剂瓶或青霉素瓶等代替;然后充分捣碎粪便,搅拌使之与盐水充分混合,再加入大量饱和盐水,一直加到瓶口下端处为止;去除液面上的杂质,滴加饱和盐水至瓶口位置处,要略高于瓶口,但不能溢出;选择一张消毒后的载玻片盖在瓶口上,静置约15~20 min,使载玻片与混合病鸡粪便样本的饱和盐水充分接触;垂直向上提起载玻片,快速翻转,盖上盖片进行镜检。当发现大量的球虫卵囊时,能够确诊病鸡患有球虫病。

另一种方法是刮取病鸡肠黏膜表层物质作为样本进行检查。获取样本后,将其置于带有甘油与水的载玻片之上,注意与甘油混合均匀;盖上载玻片进行镜检。如果发现球虫的裂殖体或者卵囊,即可确诊病鸡患有球虫病。

本次病例检测同时采用了上述两种方法,均发现有球虫卵囊与裂殖体,因此可确诊病鸡患有球虫病。

4.2 鸡法氏囊病诊断

采集病鸡的法氏囊、肾脏等作为检测样本。样本中加入适量含有1%青链霉素的PBS 溶液(pH为7.2),研磨并8 000r/min 离心10 min。吸取上层清液,接种在10 日龄SPF 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0.2 mL/枚,培养5~7 d,收集鸡胚绒毛尿囊膜,进行与初次样本同样的操作步骤,最后取上清液作为抗原,加入抗IBDV 阳性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3]。结果显示,经48~72 h 后在阳性血清与抗原之间出现了白色沉淀线。综合确诊此次雏鸡发病是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导致。

立刻给病鸡注射高免法氏囊卵黄抗体,2 mL/只,并给予抗球虫药0.5%地克利珠按1 mg/L 水饮用,同时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和0.2%碳酸氢钠排尿酸盐,连用5 d;另外喂服速效管囊散,用药量为0.25 g/kg 体重,连续用药3 d。

治疗球虫病使用“球痢灵”,每100 kg 饲料中混入13~25 g,每天2 次,连用5d。另外,病鸡隔离饲养,死鸡做无害化处理。对尚未发病的鸡进行疫苗接种,减少损失。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及污染物,并用热烧碱水全面消毒,彻底切断传染源头。经过5 d 治疗,病鸡死亡减少,7 d 后基本无死亡。

5 预防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禽感染球虫病一般是在出壳后食入了孢子化卵囊而引起。因此要在育雏过程中加强环境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球虫病感染概率。一方面,对育雏舍全面消毒,包扩笼具、料槽、水槽、地面等,及时清除鸡粪,保证鸡舍卫生;另一方面,雏鸡与成年鸡分开饲养,饲料、饮水等远离雏鸡的活动区域,避免雏鸡食入被粪便中的孢子化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采用全价饲料饲喂,各种营养搭配均衡,有利于提升鸡的抵抗力;减少雏鸡应激,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鸡舍;加强鸡舍防护,避免鼠类、蝇类、狗、猫进入,严禁鸡兔混养。因为兔子也是球虫病的易感动物,二者混养或者距离鸡舍过近,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5.2 加强免疫接种

种鸡群在18~20 周龄和40~42 周龄分别接种1 次IBD 油乳剂灭活苗,能使雏鸡获得强大的母源抗体,预防雏鸡感染法氏囊病。以当地本病流行特点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先检测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再决定是否对雏鸡免疫接种。如果雏鸡抗体水平偏低或者雏鸡没有母源抗体,适合接种弱毒疫苗;二次免疫适合接种中等毒力疫苗。反之,第一次免疫时可以直接接种中等毒力疫苗。如果鸡法氏囊病病毒污染比较严重,可以选择中等偏强毒力的活疫苗免疫,因为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雏鸡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强,免疫效果较好。球虫病免疫方面,可以选择鸡胚传代致弱的虫株进行接种,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6 其它用药方法

法氏囊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时会加大鸡群的死亡。尽早发现、及时就诊、对症治疗是诊治该病的原则,不能单凭以往经验诊断。对球虫病可以采用抗球虫新药纳米乳癸氧喹酯溶液进行治疗,该药物有着良好的抗球活性,不会对鸡肝肾造成损伤;具体用药可以结合球虫病其它症状进行治疗。如球虫引起的肠炎比较常见,可以采用癸氧喹酯溶液250 mL+200 g 32.5%的硫酸新霉素兑水350~450 kg,连用4~5 d,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鸡感染球虫后,通常采食量会降低。当食欲废绝饮水量增加时,建议选用水溶性好的抗球虫药,通过饮水途径给药治疗。由于球虫病对治疗药物容易产生抗药性,注意选择不同药物交替使用;同时为病鸡补充电解多维或者口服补液盐辅助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载玻片法氏囊球虫病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市售载玻片涂制疟原虫检测血涂片质量的比较
双层48片装塑料载玻片晾片板结构的设计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