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基于河北省相关地区视角

2023-04-15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乡土发展教育

孙 芳 仲 君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3)

一、引言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而乡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事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师队伍却面临着专业水准、能力水平、教学技能难以实现迭代发展等较为严峻的现实困境。如何破除困境,实现蝶变,是提振乡村教育事业亟待回应的问题。文章从乡村教师的“主体性”视角切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2021年河北省各市生产总值排名,调查区域化分为唐山、石家庄、沧州三个省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城市,邯郸、廊坊、保定三个省内生产总值中等的城市,邢台、秦皇岛、承德三个省内生产总值较低的城市,将上述九个城市的乡村教师作为研究样本。调查最终获取有效问卷492份,通过调研,深度了解近年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状况,并进一步探索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二、乡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现实困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乡村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有了很大的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容忽视的是,对乡村的关注并未有效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乡村教师仍处于教育分工体系的末端。尽管在工资待遇、入职晋升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教学任务重、工作负荷大、发展前景不理想等问题仍制约着乡村教师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导致乡村教师主体性发展困难,主要表现在教育实践、社会交往、自我发展三个层面。

(一)乡村教师在教育实践上的“失声”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BE教学理念的推广与教育实效性、获得感提升的教育目标,内在的要求一线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生力军。乡村教师应根据乡村的实际教学情况,成为教育研究主体。然而,由于大部分乡村教师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在教育实践中缺少发声的机会和时间。据调查,乡村学校普便存在教师学科失衡的现象,语文、数学等主科的教师数量相对充足,而音体美等副科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教师跨学科跨年级带课现象突出。由于所授课程差异性较强,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大量非教学性质的工作,在调查中,5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负担来源于日常的非教学工作,他们要对接各种形式的检查以及验收工作,要填报各类材料。教学工作和行政事务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导致很多教师自主学习和反思时间匮乏,不能安心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也压抑了自身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使乡村教师难以形成持续性的学科教学积累,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乡村教师在社会交往中的“失衡”

交往不仅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离不开与周围对象以及环境进行的交往和互动,而乡村教师在交往中则出现了“失衡”现象,使其成长与发展陷入了孤独的境地。

一方面是乡村教师与教育对象心理融合的失衡。根据调查,大部分教师表示自己所授班级中留守儿童较多。近些年来,得益于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留守儿童在教育及管理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新一代留守儿童不再面临“物质生活”上的贫困,然而物质生活的改善未能丰盈其精神世界,由于亲情的缺失,他们陷入了较为严峻的心理困境,通常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身心发展受阻、情感生活封闭孤寂”[1]等。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担负着维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职责,但繁重的工作量使教师难以全面兼顾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而且大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这使乡村教师在与教育对象进行交流时,面临诸多心理交往上的冲突。在调查中当被问到“您日常的工作压力来自于哪里?”66.84%的教师认为来源于学生管理。

另一方面是乡村教师在专业交往上的失衡。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要加强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多样化的问题和困惑,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同辈的专业交往少,校内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校外教师培训内容陈旧三个方面。

根据调查显示,教师与同辈专业交往的意愿比较强烈,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专业交往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参与专业交往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其专业发展的能力与素养。但谈论到具体交往内容时,71.68%的教师选择的交往内容为对待学生的态度及行为,大部分教师交往内容的重点还是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上,而教师间的专业交往比较少。当谈到到校内教研活动时,72.45%的教师认为活动频率合适,但是活动设计不合理,活动方式较为单一和枯燥,形式主义较为严重,主要以集体备课或听课评课两种方式进行。许多教师表示单一的活动形式不利于激发教育研究的热情。此外有54.08%的教师表示校外的教师培训影响较小,内容较为陈旧、缺乏针对性,而且有时与教学计划相冲突,变相加大教师工作压力。乡村教师大部分进行线上培训,主要形式之一就是线上专题讲座,这种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难以调动培训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参训教师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降低,而培训目标缺乏针对性,致使乡村教师参培效能感差,参训能动性降低。

(三)乡村教师在自我发展上的“失聪”

“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的专业教员和乡村‘社会’的教化者,从历史来看,无论是古代的‘乡先生’和‘塾师’,”[2]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事务建设者,他们都肩负着双重使命。但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乡村教师日益从‘乡村社会中心’游离出来,”[3]其乡村社会文化责任和使命日渐式微。新时代,在“教育专业化”的影响下,乡村教师更加重视其承担的教育使命,更多围绕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来进行发展,而忽视了其承担的社会使命,忽略了乡土情怀的不断深化以及乡风民俗的不断继承,“最终成为了只管教学门前雪,不管社会瓦上霜的‘失聪者’。”[4]根据调查显示,只有22.96%的教师表示会经常在课堂上讲述乡土知识,大部分教师都不会参加村里的集体活动,乡村教师乡土知识的匮乏,乡土情怀的薄弱,乡村公共文化的式微,使其逐渐失去了与乡土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其教学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乡村文化土壤。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深化教育改革的艰巨性,要求乡村教师承担起转化性知识分子的角色,完成从乡村教育的专职者到乡土文明传承者之间的转化,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自身主体性的发展。

三、乡村教师主体性发展困境的突围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是教育对象睁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镜子。 针对乡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困境,不仅要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更要提高乡村教师自主发展的能动性,激发其内在动力和活力,使其主体性得到有效发挥,加快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最终实现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一)乡村教师要发挥主动精神,唤醒自主作为的责任意识

教师不是被他人支配的应答器,也不是制度要求的执行助手,教师应成为能够发挥主动精神的教育主体。梁漱溟说“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5]只有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因此,新时代的乡村教师要发挥主动精神,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深挖内在潜能,使其逐步发展为研究型教师。

一方面,乡村教师要有主动的意识。在意识的影响下,人不断进行自我创造以及自我教育。因此,乡村教师要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准确定位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制定学习目标及规划,积极推进学习常态化,主动做好应对各种变化的思想准备;乡村教师要培养主动反思的意识,养成对教育教学生活予以追问反思的习惯,通过反思和研究唤醒自主作为的责任意识,通过反思来改变自我,由此来进行自主发展;乡村教师要主动培育创新意识,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引擎,教师要激发对“教书育人”的渴望,以学促研,以研促进教,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最终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蜕变。

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主动谋求发展。教师要发挥个人教育的主体性,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打破固化思维,更新教学方法,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并且及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反思、完善以实现自我升华。”[6]

(二)乡村教师要培育协同思维,彰显主体自觉的公共精神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质上是一种多方参与的行动,但其本质力量和主体仍是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应运用协同思维,主动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中,自觉培育和践行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激发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以及学习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要“教育主体”协同化。“教育主体”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体性的教师,教师要有团队合作意识,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研组、备课会以及相关培训等渠道,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主动共享教学课件、课程案例等教育资源,在教学经验上相互沟通与借鉴,通过协同合作取长补短,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弥合教师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鸿沟,实现不同地域、不同学校间的交往,不断凝聚群体智慧,全面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其次,要“教育客体”协同化。“客体”指的是相对于教育者而言的教育对象。对于教育者来说,在认识客体、培养客体方面,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密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分工协作,对于一些乡土文化知识,可以请学生进行讲解,由此不断加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教师还要善于结合教育对象的生活,运用乡村特有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保障学生与教师能够协同学习,共同成长。

最后要“教育生态”协同化。乡村教育是以乡村教师为核心的社会生态系统,其中教师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差异性。乡村教师与其他生态系统如乡村学校、乡村社会都处于复杂的关系网络中,教师在提升专业发展能力的过程中,离不开与其他系统的相互沟通与合作。培育协同思维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合理利用协同育人的要素,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致力于实现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乡村教师要厚植乡土情怀,提升文化传承的价值追求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7]乡土情怀有利于激发乡村教师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提升乡村教师文化传承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达成默契的交往共识,最终形成悦纳乡村教育的行动交往自觉。

首先,乡村教师要树立“为乡”的教育信念。为乡信念是乡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和“金钥匙。”[6]乡村教师除了具备专业发展理念外,还要有与乡村社会融为一体的情怀,乡村教师只有培育深厚的乡土情怀,才能赋予乡村教育更多文化内涵,才能使其自觉接受并且传承乡村文化。在与乡土环境、乡村社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厚植公共性的人文情怀;逐渐将自己的灵魂融入乡村社会中,提高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追求,为乡村教育与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次,乡村教师要积极扩充乡土知识。乡村教师应主动了解乡土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乡土知识的传播中,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对其进行整合与吸收,促进乡土知识与乡村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应借鉴本土文化,优化知识结构,整合优势育人资源并进行传播;教师要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乡土教材、打造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教育的资源库,将乡土知识转化为教育资源,不断在乡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再次,乡村教师要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与管理。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乡村教师要在传承乡村文化的同时致力于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公共活动,投身于乡村社会治理中,在乡村振兴和教育脱贫等领域中发挥带头作用,不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最后,乡村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持续发展的自我观照,自我观照使乡村教师不断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而改造的过程,正是乡村教师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使自我教育不断进行。它要求教师要激发自我学习的需求,增强自我成长力。唯有如此,才能顺应教育改革趋势,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骨干。

在价值理念上,重构价值体系,培育教育情怀。乡村教师要主动转变育人角色,“从讲授为主的传统教育者转化为乡村居民学习的咨询者、辅导者与促进者,从最初的“教书匠”到后来“育人者”,转变为现在“全人教育”的领航者、引路人。”[8]乡村教师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打破原有的课堂时空局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将师德转化为教育情怀,将职业道德准则铭记于心并付诸实践,不断在乡村教育工作中塑造品格、锤炼意志。

在教育实践上,优化学习方法,重视职业规划。乡村教师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是自觉教育,是能动性教育,是因地制宜的教育。因此,乡村教师要避免盲目式学习,要根据各种因素制定成体系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要逐渐养成研究习惯,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不断凝聚科学的研究方法。乡村教师对自己的教师生涯要有合理的规划,职业规划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乡村教师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努力奋进,不断发挥主体性,实现自我观照。

猜你喜欢

乡土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