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启发:优化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要策略

2023-04-14张丽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语言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应用“问题”“表征”“转换”启发学生,让学生的表达“有思路”“有道理”“有根据”,引导学生规范地、清晰地、简约地表达等。优化数学语言教学,能让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促进学生认知力的提高,带动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语言;数学表达;教学策略

“数学表达”是“以数学语言为载体、媒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认知活动”。斯托里亚尔认为,开展数学教育实际是开展数学的语言教学。庞加莱认为,如果没有数学我们完全掌握不了事物间的联系[1]。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熟悉数学语言的内在本质,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进行有效的点拨、启发,从而优化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一、“问题”启发:让学生的数学表达“有思路”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数学表达的基础就在于“问题”方面,这也是学生数学表达的逻辑起点,是学生数学表达的驱动力量。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数学问题进行数学表达,要帮助学生立序,让学生的表达思路清晰。如果学生的数学思路模糊不清,则学生的数学表达一定会混乱不清。“立序”就是要让学生在数学表达中条分缕析,能够说清楚“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立序”不仅仅是让学生的数学表达有序,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序。

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的方向:其一是从“条件”想起,是“由因导果”的思维方式;其二是从“问题”想起,是“执果索因”的思维方式。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表达的过程中,要注重完整性、简洁性、精准性。在数学表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相关的数学术语有通透性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表达中去理解内容。比如,在学习关于分数的基础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这一概念。为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更要引导学生将这一“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为此,笔者用这样的问题点拨、启发学生:“怎样分才能算得上平均分?将一个蛋糕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将一个蛋糕分成二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借助于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建构分数的意义和形成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感受、体验“平均分”“平均分的份数”“表示的份数”等的意义。借助问题,教师可以从各个层面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反省、反思。

用“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的数学表达有思路、有方向、有过程;借助问题,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规范的数学表达。问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要切入学生数学知识的发展区域。只有这样,问题才能真正驱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度探究。

二、“表征”启发:让学生的数学表达“有道理”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辅之以相关的数学表达。比如,用操作引导学生表征,用图形引导学生表征,用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表征等。研究表明:单一的表征容易让学生生厌,而多元化的表征则能让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相互印证。借助多元化的表征,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数学的“内在道理”。从根本上说,数学表达就是通过数学语言将数学知识的内在本质敞亮开来、揭示出来。

教师将表征与表达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精加工。同时,这种多元表征,还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比如,在教学关于梯形面积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法(比如剪拼法、倍拼法以及分割法等)将梯形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图形(比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在引导学生表达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将操作表征与语言表征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表达”“一边表达、一边操作”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去表达,并将数学思维完全释放。比如,有学生“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用数学语言这样表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强调完全相同,而不是等底等高),按照“一正一反(一正一倒)”的顺序拼接在一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底是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高与梯形高一样,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面积为“底和高的乘积”,因此梯形面积为“上、下底的和乘以高”,之后再除以2即可。这样富有严密性、逻辑性的数学表达,正是基于学生的操作表征基础上产生。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将相关的直观操作、直观感知等融入其中,能让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

从数学语言的运行的心理过程来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先要形成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同时对相关的数学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然后学生才能将内在的数学信息外化表达出来。因此,表征对学生数学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表达时,除了引导学生开展说理训练,更要引导学生进行“说技”的训练[2],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效度。

三、“转换”启发:让学生的数学表达“有根据”

不同的语言要互相转化,这就是语言之间的相互翻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活语言转化成为数学语言,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图像语言,将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转换,能深化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融入数学思想。要通过语言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与能力。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数学语言?实际上数学语言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模型。数学语言架构了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借助于数学语言,现实世界得以用数学的方式刻画、表征出来,从而便于人们进行思考、探究。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学生数学学习是一种横向发展的实际过程,也就是“将现实世界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一个过程”。比如,教学“負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创设了多个不同的现实世界情境,包括“温度计的温度”“海拔高度”等,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诸如“零上2摄氏度”就是“+2℃”,“零下2摄氏度”就是“-2℃”;“海拔500米”就是“+500米”,“海拔负200米”就是“-200米”等。为了深化学生对负数概念本质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还结合具体的温度计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正负数,将文字表征与符号表征、图像表征与符号表征等结合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成符号、将图像转化成符号。在数学学科中,符号是“冷冰冰”的,将符号转化成文字或者转化成图像,有助于学生将符号的抽象逻辑思维与文字、图像等的具体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当学生了解、熟悉了相关的数学语言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简洁、精准的表达,比如“正数就是比0大的数,负数就是比0小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代表着一个标准”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开展互译的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走向灵活。

通过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启发学生将数学符号所指涉的事物与符号联系起来。数学语言是抽象化的,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并且有着明确的外延。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学和其他有关语言(文字、图像等)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催生学生的数学表达。通过多种语言的互译教学,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化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有效发展学生表达力,让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更合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达,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协同表达。对于学生的表达,要力求清晰和追求简约。教师在常规训练和过程训练时,通过学生数学的表达让学生能获取认知的体验和得到情感上的感悟,让学生的数学认识力得以提高,并带动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唐海军,严虹,任旭. 数学合作问题解决视野下的“三教”探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21,30(05):72-79.

[2] 彭永新. 数学表达力的多元价值及培养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21(29):57-59.

作者简介:张丽(1985—),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数学语言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浅谈培养高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策略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