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皮肤瘙痒危机

2023-04-10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学会首都医科大学主任委员

受访专家

周冬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床善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注重固护脾胃,重视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治疗当中善于与患者沟通,普及中医皮肤科基础知识,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生活方式及合理就诊方式。擅长银屑病、大疱病、痤疮、湿疹皮炎的中医临床诊疗。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张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专注于中医皮科理论体系构建,摸索构建并传讲赵炳南皮肤病气血津液辨证体系、皮肤病外感内伤杂病辨证体系多年。临床关注重慢性荨麻疹、顽固银屑病、大疱性皮肤病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上午

几乎每个人都曾遇到这样的问题:突然间皮肤表面会有一处非常痒,有时挠一两下就好了,但有时却越挠越痒,便忍不住挠上许久,直到挠到舒服自在才罢手。人们对付身体出现的各种皮肤奇奇怪怪的瘙痒,似乎就一个独门秘诀——“挠”。大多数人不会过多关注皮肤瘙痒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挠过之后不痒了,也就不再关注了。但实际上,皮肤瘙痒就是身体向我们发出异常信号,引起我们重视。

皮肤包裹在身体表面,在肌肉外部的组织,是人体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一成年人的皮肤面积为1.2—2平方米。皮肤具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既是人体保护屏障,同时也是人体最大的报警器。通过观察皮肤变化能发现身体的一些健康隐患,瘙痒正是皮肤发出的特殊报警信号之一。

如果皮肤发出特殊的报警信号我们没有重视,那么便会“积水成渊,集腋成裘”,最终出现我们难以应对的严重后果。

大多数皮肤病都是表皮问题,但也有少部分皮肤病反映出我们人体内部存在着的系统性疾病,甚至是更为严重的问题,例如肿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周冬梅介绍,有位患者来就诊治时皮肤上的表现是一个干燥的红斑鳞屑,患者感觉异常瘙痒,多年来一直被诊断为皮炎湿疹,反复治疗却收效甚微。通过进一步的检查,该患者其实患有一种皮肤淋巴瘤,跟普通的皮炎湿疹完全不一样,治疗也完全不相同。也就是说看上去简单的皮肤病问题,如果对症治疗一段时间后却效果不佳、久治未愈,那表面皮肤病的背后很可能隐藏了巨大的健康隐患。

还有一位患者的皮损更有特点,第一,皮肤特别干燥;第二,皮肤非常粗糙;第三,皮肤颜色暗沉,并伴有色素沉着。以上三种特点同时存在时,大多时候意味着不是单纯的皮肤局部问题,实际上这位患者患有慢性肾病。

还有很多其他疾病,比如慢性肝病、胆汁性肝硬化等,都可能因为脏腑功能出現异常,代谢废物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排出,被迫择路而出,导致皮肤表面出现异常表现。

以上2个病例是少见的皮肤问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我们最常见的皮肤问题是瘙痒,尤其在冬季更为常见。这可能与冬天干燥有关,多发于人体小腿前侧、小臂外侧部位。

为什么干燥的皮肤容易感到瘙痒呢?皮肤可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表皮层又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脱落后便成为皮屑。而生发层细胞会不断分裂,细胞角化后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真皮层则是致密结缔组织,有许多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皮下组织属于疏松结缔组织,包括大量脂肪细胞、汗腺、皮脂腺等附属器官。一般情况下,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应该在10%左右,如果低于10%,皮肤就会出现干裂、瘙痒、发红等症状。

秋冬季是出现皮肤瘙痒最多的季节。秋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减缓,同时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相应的角质层的含水量也会减少,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皲裂、瘙痒等不适反应。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老化,保水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外界刺激,也会经常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

【瘙痒程度分级】

瘙痒程度可分为10级,数字越大,意味着瘙痒感越严重。

0级:无痒感。

1—2级:轻微度痒,不影响生活,可不用药。

3—5级:轻度痒,为间歇痒,影响休息,建议尝试性用药或清洗。

5—7级:中度痒,为间歇转持续痒,造成困扰,建议用药。

7—9级:重度痒,为持续瘙痒,有不同程度红肿等临床表现,建议直接或持续用药。

9—10级:严重度瘙痒,为重度持续瘙痒,并伴感染性顽固性等特点,建议及时就医或停止外作用力。

很多患者出现持续、顽固的剧烈瘙痒时,会重力搔抓,或者用锉刀暴力挠痒。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张苍表示,这些方法会使皮肤破损,有可能继发感染,带来更复杂的问题。正确的止痒方法是什么呢?

1.缓解点状顽固瘙痒

对于一些点状、相对局限、顽固剧烈的瘙痒,比如结节性痒疹、皮肤淀粉样变,可以拿棉签蘸取药膏,垂直轻轻地戳击痒处,能够有效缓解瘙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张苍介绍,此法是由北京中医医院老前辈赵炳南先生所传授,其原始的用法是掰取一段芦荟,用有汁液的那端垂直轻轻点戳,大约10分钟就能明显缓解症状。

从中医药理学角度来讲,芦荟具有解毒杀虫的作用,芦荟汁液里含有止痒的成分。另外,垂直戳击皮肤不会使这种瘙痒向周围扩大,可局部解决皮肤问题。

2.缓解肥厚性皮损瘙痒

中医皮肤外科专家赵炳南先生从民间发掘出一种特殊的骨头,对于肥厚性皮损瘙痒有比较好的外治止痒作用。这个特殊的骨头就是墨鱼骨或者叫乌贼骨,这是一味中药,其摩擦作用与锉刀比起来相对柔软,不会损伤皮肤,又能起到轻微的摩擦作用。另外,对搔抓止痒产生心理依赖的患者,用这个特殊的骨头来轻微摩擦皮肤也能起到心灵抚慰的作用。

张主任提醒,要用墨鱼骨的平滑面摩擦,避免过度摩擦损伤皮肤。

在中医看来,痒是由于风、湿、热、虫等因素导致的,其中风和痒的关系最为密切。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瘙痒可以看作是外风,由脏腑内在因素引起的瘙痒可以看作是内风。而急性瘙痒和外风关系更密切,慢性瘙痒和内风关系更密切。对此,张主任带来了好几种可以缓解因风致痒的方法。

● 消风散:治疗急性瘙痒

【药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

【功效】疏风散热,缓解急性瘙痒。

【方义】防风、蝉蜕、荆芥、牛蒡子可疏散风热;当归、生地、胡麻可养血、滋阴兼顾润燥;知母、石膏为清热药,均起清热之效;苍术解表降湿;木通淡渗利湿;苦参则能祛风除湿。

● 润肌膏:治疗皮肤干燥的法宝

【药材】当归50克、紫草10克、油600毫升、黄蜡适量。

【功效】养血润肤,缓解干燥型瘙痒。

【方義】当归养血润肤;紫草凉血消斑,同时亦能解毒。

【做法】

泡:用油将药材充分浸泡,至少一昼夜,把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炸:油微微沸腾后改为小火慢炸,同时搅拌,慢炸至药材微微焦黄捞出过滤。

成膏:趁热将药用黄蜡与油以1︰10的比例搅拌充分,约20克黄蜡加200毫升油,放冷至凝。

张主任提醒,如果皮肤干燥瘙痒,要尽量减少洗澡的次数,同时厚涂保湿乳在瘙痒处。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中医药学会首都医科大学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第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第五届中医药博(硕)士论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四川省蚕丝学会第十一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
四川省蚕业协会第四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学习《中医药法》座谈会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