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2023-04-08于翠丽

人人健康 2023年7期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门诊

于翠丽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徐州 221011)

门诊处方是门诊部医生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用药凭证,在医疗行为中,是承载医疗信息的主要载体[1]。药师根据处方为患者调配药物,所以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及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2]。近年来各级医院逐渐建立规范化、系统化及持续性改进的门诊处方点评制度,不断加强处方点评工作,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从而保证门诊患者的用药安全性[3]。近年来,我院门诊药房持续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减少,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研究对2022 年1 月~6 月我院门诊处方的点评情况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促进门诊部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医院的信息系统中随机抽取2022 年1 月~6月我院门诊药房的电子处方,其中1 月抽取389 张,2月抽取417 张,3 月抽取433 张,4 月抽取406 张,5 月抽取397 张,6 月抽取430 张,共计2472 张处方。其中剔除体检中心处方、便民门诊处方及中医科门诊处方,处方包括门诊部所有科室,其数据具有代表性。对处方内容进行统计,包括处方开具日期、处方号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结果、有无输液指征、是否使用注射剂、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

1.2 方法

依据临床诊疗规范及治疗指南、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 版)》《2010 年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新编药物学(第15版)》《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处方的规范性、适宜性进行点评,记录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使用率、抗菌药物(非注射剂型)使用率、静脉输液率、平均每张处方金额、药品通用名使用率,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型,包括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记录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包括临床诊断不全、药物遴选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超7 日用量、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涂改未签名、重复用药不适宜、无适应症用药。

1.3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03 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性方法,运用SPSS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处方点评基本情况

2472 张门诊处方中,合理处方2287 张,处方合理率为92.52%(2287/2472),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67±0.39 种,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使用率为11.69%(289/2472),抗菌药物(非注射剂型)使用率为7.04%(174/2472),静脉输液率为46.24%(1143/2472),平均每张处方金额89.24±6.72 元,药品通用名使用占处方用药比例为100%。

2.2 不合理处方类型分布情况

因为同一份处方同时存在多个不合理的类型,所以185 张不合理处方中共有207 个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率为7.48%(185/2472),其中不规范处方102 个,占比49.27%,不适宜处方97 个,占比46.86%,超常处方8 个,占比3.87%;不规范处方率、不适宜处方率高于超常处方率,P<0.05。见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类型分布情况(n,%)

2.3 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布情况

因为同一份处方同时存在多个不合理原因,所以185 张不合理处方共存在231 个不合理原因。其中临床诊断不全56 个,占比24.24%,药物遴选不适宜52 个,占比22.51%,用法用量不适宜48 个,占比20.78%,处方超7 日用量36 个,占比15.58%,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21 个,占比9.09%,联合用药不适宜6 个,占比2.60%,处方书写不规范4 个,占比1.73%,处方涂改未签名3 个,占比1.30%,重复用药不适宜3 个,占比1.30%,无适应症用药2 个,占比0.87%。见表2。

表2 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布情况(n,%)

3 讨论

门诊处方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用药安全及就诊治疗,也会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4]。近年来,门诊因不合理处方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出现明显增加,所以如何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充分保障门诊患者的就医质量,是各级医院当前关注的重点[5]。有研究表明[6],对门诊药房开展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医院门诊的处方质量,并能够提升药学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本研究针对我院2022年1 月~6 月的门诊处方点评情况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我院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现状,分析引起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为后续提升门诊处方质量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2472 张门诊处方中有185 张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率为7.48%,与郭金娟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处方不合理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需要建立健全门诊电子处方的审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强度,完善药物管理制度[8-9]。本研究调查发现,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不规范处方主要有:

(1)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或未书写,主要原因是门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由于不够认真仔细,从而造成书写不全,存在漏项或遗忘书写临床诊断[10]。

(2)门诊医生修改处方中的患者姓名、临床诊断、药品用法用量时,未注明修改原因、日期且未签名,易造成安全隐患,需要药师仔细审方,并及时与门诊医生进行沟通。

(3)门诊医生为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类的患者开具超规定用量处方时,未注明理由。

(4)单张门诊处方用药超过5 种药品,多种药物联合会使得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不适宜处方主要有:

(1)处方的用法用量不适宜。

2022 年1 月~6 月我院共有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48 张,多为头孢类抗生素的用药频次不当,无法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

(2)处方的药物遴选不适宜。

2022 年1 月~6 月我院共有药物遴选不适宜的处方52 张,多为感染相关诊断的处方开具的抗菌药物选择不当,会影响抗菌效果。我院2022 年1月~6 月共有8 张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3.87%,如无适应症用药,可能是患者要求医生附带开药,这类处方存在较大隐患,门诊医生开具处方时需要再另附说明。

综上所述,我院2022 年1 月~6 月的门诊处方不合理率较高,不合理类型以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为主,临床药师需进一步加强对门诊处方的审核及点评力度,以保证门诊部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不合理处方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