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探究

2023-04-08李龙

人人健康 2023年7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胆囊

李龙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甘肃甘南 747199)

胆囊疾病属于临床高发病,此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临床针对胆囊结石主要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通过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1]。但由于腹腔镜技术对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要求较高,术中需要确保患者达到良好的肌肉松弛度,才能减轻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确保手术效率和安全性[1]。所以,需要加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用药研究,为患者探寻出一种最安全的麻醉方案,进一步提高手术麻醉镇静镇痛效果以及手术安全性。为此,本文筛选100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所有病例划分为两组进行麻醉研究,两组分别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处理方案、单独瑞芬太尼麻醉处理方案,并详细分析了两种麻醉方案最终取得的临床效果。具体分析方案详见下文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 年4 月~2022 年4 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 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

观察组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平均年龄(53.5±2.2)岁。

对照组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平均年龄(53.0±2.3)岁。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值显著,P>0.05,具备可比性。本文研究内容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及批准。

纳入标准:(1)已通过临床相关检查确定达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标准者;(2)临床资料完整者;(3)语言沟通能力和智力功能均属于正常者;(4)本人和家属均已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协商后自愿签署知情书者。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智力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者。(2)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者。(3)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4)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5)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者。(6)存在手术禁忌症者;(7)本人与家属无法积极配合本次治疗者。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6 小时均需禁食禁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启静脉通道,同时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的监测力度。手术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药物,麻醉前给予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毫克/千克,等待患者完全进入睡眠状态后给予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5 毫克/千克,维持麻醉给予患者每分钟瑞芬太尼0.2 微克/千克、阿曲库铵5 微克/千克,手术结束前30 分钟停止使用阿曲库铵,瑞芬太尼则在手术完成后停止使用;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处理, 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1.5 毫克/千克静脉注射,等待患者睫毛反应彻底消失后给予静脉注射苯磺顺阿曲库铵0.6 毫克/千克、咪达唑仑0.05 毫克/千克、瑞芬太尼3 微克/千克,同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麻醉完成3 分钟后给予患者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麻醉给予患者每小时静脉滴注丙泊酚4 毫克/千克、瑞芬太尼2 微克/千克。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要确保维持适合的麻醉深度,确保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控制在60~75 毫米汞柱,若患者血压降低超过1 分钟则需提高输液速度,必要时可将异丙酚浓度降低,同时可根据情况追加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并在手术过程中间断性地追加注射阿曲库铵,以便确保患者达到良好的肌肉松弛状态。

1.3 观察标准

(1)将两组患者的术中麻醉不良反应、麻醉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进行记录对比。(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定,最高分值10 分,取得分值越低表示疼痛越轻。(3)将两组患者对此次手术麻醉满意度运用自拟调查问卷表进行评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 种,治疗总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总例数。

1.4 统计方法

SPSS20.0 为此次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对比使用()进行描述,运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n,%)进行描述与χ2检验,当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后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麻醉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各指标结果对比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应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保持良好,两组数据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n=50,)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n=50,)

呼吸频率(次/min)心率(次/min)平均动脉压(mmHg)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观察组 48.7±0.8 49.3±1.0 71.5±1.6 73.5±1.8 90.5±5.5 93.2±5.6对照组 48.8±0.9 50.5±1.2 71.8±1.7 79.8±2.1 90.6±5.7 108.6±6.0 t 0.5872 5.4321 0.9086 16.1062 0.0892 13.2679 P 0.5584 0.0000 0.3658 0.0000 0.9290 0.0000组别

2.2 两组指标对比

两组最终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手术完成至睁眼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也较轻,最终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均占据优势,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指标对比(n=50,,%)

组别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 睁眼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术后疼痛/分 麻醉不良反应/%观察组 6.6±0.2 6.8±0.6 10.8±0.8 3.3±0.2 1(3.3)对照组 10.3±0.6 13.6±0.9 15.6±1.0 6.4±0.4 6(20.0)t/χ2 41.3672 44.4529 26.5035 49.0153 6.605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101

2.3 两组麻醉治疗满意度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麻醉治疗满意度较高,结果已达到总例数的98.0%,其中非常满意为40 例,基本满意为9 例,不满意仅有1 例,满意度结果已达到总例数的98.0%;而对照组患者对麻醉治疗表示非常满意为34 例,基本满意为10 例,不满意达到6 例,最终获得麻醉治疗满意度为88.0%,两组结果对比差值具备统计学意义(χ2=3.8402,P=0.0500)。

3 讨论

胆囊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包括胆囊结石以及胆囊炎等。目前临床针对此类疾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临床对胆囊疾病患者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该手术方式具有手术视野佳、创伤性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可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2]。但若想让腹腔镜技术发挥最佳效果,不仅需要临床医生的高超技术,同时还要确保良好的麻醉效果。由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建立的二氧化碳气腹会导致患者膈肌抬升运动受到限制,致使患者的肺容量减少,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并且受到手术创伤影响患者体内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会过度分泌,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导致患者血压和心率异常,所以术中确保麻醉效果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发生,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因此选择麻醉药物需要达到麻醉见效快、作用时间短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3]。为此,本篇文章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中采用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最终获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属于临床常用的一种新型μ 受体激动剂,该药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以及溶脂性高等优点,用药后可在患者体内迅速发挥作用。且术中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过程中可确保患者心率和血压保持在最佳状态,减少应激反应发生[4]。而丙泊酚为新型烷基酸类短效静脉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后可迅速分布于全身,40 秒内便可使患者达到睡眠状态,而且具有麻醉效果稳定、半衰期短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同时该药还可抑制体内炎症反应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减少患者麻醉反应。而且将该药与瑞芬太尼复合应用,可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减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术后身体恢复效率[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麻醉中添加丙泊酚药物,对于提升临床麻醉效果、手术安全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提高身体恢复效率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本次研究依然存在不足,所以还希望临床各界专家与学者能够做更深入的探究分析,进一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胆囊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