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高热综合症及中兽医治疗方法

2023-04-07朱昌勇

新农民 2023年9期
关键词:治疗方法中兽医

朱昌勇

摘要:近年来,养殖户对于生猪的养殖速度逐步提高,为养殖户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同疾病的发病率。其中,猪高热综合症是猪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有多种病因,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它会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从而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高热综合症是养猪业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临床上,高温综合征的病因非常复杂,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一旦疫情蔓延,会对养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高热综合症只是一种临床症状,导致这些临床症状的病原体差别很大,因此很难诊断。中兽医在治疗高热综合症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兽医治疗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有助于缩短治疗周期。本文将讨论猪高热综合症的病理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

关键词:猪高热综合症;中兽医;治疗方法

猪高热综合征是猪种高传染性疾病之一,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的特点。主要是由不同病原体相互感染引起的。一旦发病,将对整个猪群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甚至导致大量猪只死亡,從而给养殖户造成不可预测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养猪业逐步向规模化、企业化发展。猪患高热综合症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这种疾病是相对隐蔽的,在发现已经进入严重阶段后,猪只会继续发热,感染率会显著上升。如果养殖户不能及时隔离生病的猪,其他健康的猪也会被感染。因此,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早发现、早治疗”的基本原则,尽量避免疫情给养猪业和养殖户带来的损失。所以在日常的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该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养殖户可以将这些症状作为诊断的依据,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1 猪高热综合症发病原因

对于猪高热综合症疾病,相应的病因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通常是由于养殖管理不合理,猪免疫力下降以及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通过对近年来情况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了解到,高热综合症的流行是由以下几点引起的:一是养殖场的安全管理不善。现在,许多养殖场都注重扩大养殖率,增加种猪收入等。他们忽视了养殖场生物安全预防措施的管理,没有形成相关的安全防范体系,使猪群面临更大的应激刺激,机体免疫力下降,处于潜在的健康状态。由于没有畜群管理系统,不同年龄的猪被关在同一个猪舍里,这使得各种疾病的传播更快。此外,猪饲料营养价值不足,缺乏消毒预防意识,不实行科学的消毒卫生管理。饲养方式陈旧,各类人员在养殖场内随意走动,埋下了疾病传播的隐患。二是生猪养殖业,疫苗免疫不够科学,注射单一疫苗,注射剂量不符合标准,各项免疫流程不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导致免疫失败或免疫效果出现相对偏差,这为不同病原体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日常养殖管理中,缺乏适当的预防管理意识,对药物预防重视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导致各种免疫抑制疾病的出现,在猪群流行。

2 猪高热综合症发病特点

猪高热综合症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通常在夏秋季气温高湿度高的时候,发病率比较高。以中国南方为例,临床症状通常在5月底开始,持续到10月初,随后发病率会明显下降,高峰期在8~9月。众所周知,在生猪的饲养过程中,不同的猪只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再加上饲养环境差,生猪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导致猪高热综合症在短时间内传播。此外,猪高热综合症的发病也与年龄有关。通常10~25周龄的猪易感,抵抗力较差的育肥猪和种猪也会感染该病,而哺乳仔猪在母婴抗体的保护下很少感染该病。但不能排除的是,繁殖母猪出生前未接种疫苗,导致仔猪出生后免疫能力差,从而感染该病,且一旦感染该病,临床症状会更加严重,死亡率也比较高,可达100%。猪患高热综合症后,在短时间内体温会迅速上升到40℃以上,最高可达42℃。采食量会相应减少,精神状态也会比以前差很多。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感染猪结膜会出现潮红现象,充血更为严重。此外,感染生猪的眼角有大量化脓性分泌物。当疾病发展到晚期时,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的出血斑块。同时,随着猪病的进一步发展,在生猪的不同部位,如耳尖和腹部,会出现一些出血性斑点。并将其连成一片。这样就会形成相应的小出血斑,从外观上看是铁锈色的。猪高热综合症和感冒的临床表现。同样,生病的猪会出现打喷嚏和鼻塞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它们的呼吸道症状也会变得更加严重,出现极端的呼吸困难。病猪也可能出现腹泻症状,或严重地交替便秘和腹泻。由于感染猪的体质不同,发病后的相关临床症状也不同。一些患病猪的尿液会明显减少,尿液会呈现黄色或茶黄色。对于怀孕的猪来说,患此病后,很容易导致早期流产。

在新形势下,我国养猪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趋势发展,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猪高热综合症的发病率。感染通常开始于母猪群体,并逐渐传播到仔猪群体。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将导致疾病逐渐转移到整个养殖场,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3 猪高热综合症的中兽医治疗方法

对于猪高热综合症,通常采用中药和兽药治疗,可以有效增强感染生猪的免疫力,起到解热解毒、抗菌消炎等诸多作用。中药配方如下:黄连15g、穿心莲15g、桔梗15g、黄芪15g、乌玉12g、苍术12g、甘草10g、雄黄3g,加10倍水,煮沸40min后,加入4g冰片和20g烧干蟾,采用灌洗的治疗方法,早晚各服1药,连续3d治疗。该组穿心莲可起到消肿解毒、清热凉血的作用;桔梗能起到导药、化痰、化脓的作用;苍术有祛风、祛寒、健脾、除湿之功效。甘草有祛痰止咳、益气健脾、调和等作用;烧干蟾可起到解热消毒、消炎抗淤的作用;黄连有除湿、除火、解毒、清热之功效。冰片具有除湿消肿、杀虫止痛的作用。能解毒清热、消肿止血。晒干黄芪有增强免疫力、补气的作用。雄黄具有解热、祛风、祛湿的作用。调整以上中药成分,可起到止血降体温的作用。通过上述治疗方案,通常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大多数病猪的体温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采食量也会相应增加。在此期间,可以给猪饲喂相对优质的绿色饲料,进行多种维生素的补充,使其胃肠道环境得到一定改善,这样更加利于猪粪便的排出,发挥物理降温的作用,加速猪肠道的蠕动。在精料添加过程中,通常采用能量饲料,并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和碳酸氢钠。在生猪的饮用水中加入葡萄糖粉和金酒,让猪自由饮用。对于猪高热综合症这种疾病,它的治疗,通常比较困难,需要有一定的耐心。部分感染生猪的体温在治疗几天后会慢慢恢复正常,但出现反复症状是正常的。一定要做对症下药,切不可超过用药剂量。

4 猪高热综合症的相关预防措施

在此基础上,养殖户还应收集养殖场规模、猪数量等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定期对猪圈进行消毒和通风,清除疾病传播源。此外,不同年龄的猪应分开饲养,而不是在同一圈内,以减少高热综合症的发生率。另外,养殖户为了提高猪圈空间利用率,不宜饲养其他动物,否则会增加致病微生物,增加交叉感染率。在日常管理中,养殖户要做好粪便的清洁,并积极响应相关部门的预防政策,严格按照疫苗免疫程序,定期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

4.1 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工作

调整猪舍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猪舍进行通风和清洁。冬季,猪舍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首先,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看,从其他养殖场进口猪品种的做法在特殊时期停止。许多猪养殖场在冬季关闭以防止疾病,因为任何传染病的最重要传播方式是病猪与病猪或病猪与其他猪之间的直接接触。第二,避免非养殖户进入养殖场,特别是在生产区。携带生猪的车辆最好远离养殖场,应严格消毒。如果不注意消毒,病毒很有可能会被带进养殖场,造成其他猪的猪高热综合症的发作。第三,必须加强营养管理,尽量减少压力对生猪的有害影响。例如,避免频繁地调换和混合,不应与野猪混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充分接触)。经常性免疫也是一种压力,不仅不会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而且还会减少食物摄入量和免疫力。缺水、饥饿、高密度营养、寒冷、炎热、潮湿以及空气质量差,减少了生猪的抵抗力,增加了感染。只有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猪才能达到最高的生长和转化率,维生素a可提高猪抵抗疾病的能力。一般而言,舒适的环境意味着与生猪的反应较少,将猪养殖场的环境彻底进行清洁,那么猪高热综合症的发病率会变低。消毒可以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密度,但任何消毒剂都必须受到严格控制,以实现净化的效果。一些养殖场的消毒本身就是散布。消毒人员背着洒水器快速行走,不洗地,因此不可能完全消毒。消毒剂的选择也应该是科学的。

4.2 加强营养

目前,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营养成分较为全面,能够满足生猪的基本生长和免疫需求。因此,养殖户应确保使用的饲料来自正规厂家,并科学储存饲料,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如果猪想要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应该加强饮食的营养。日常饮用水和猪饲料中可添加多种不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合理补充e细胞和c细胞,可有效提高猪免疫力,提高猪呼吸道粘膜的保护功能。夏秋两季,由于室外温度相对较高,猪面临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刺激,因此在这样的湿热季节,需要调整各自的食物配方,以充分调节蛋白质和能量与食物的比例。同时,需要给猪提供清洁的猪饲料。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还可以在猪粮中添加合适的应激剂,以增加猪各自的抗应激能力。

4.3 加强防疫

无论是小型养殖场,还是大型养殖场,都应实行封闭式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要做好防暑降温消毒工作。在传染病较为流行的春秋两季,应严格执行相关免疫制度,加强卫生消毒工作,第一时间预防环境中的蚊、鼠等。对于病死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一时间清理猪舍内的各种污染物和粪便,以有效避免疾病的传播。

4.4 对症治疗

养殖户应规范日常免疫接种方法,通过科学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在接种过程中,养殖户要严格按照免疫流程进行接种,接种后还要定期检查生猪的抗体情况,确保接种的有效性。一些养殖场使用大剂量的磺胺类药物和冷却药物,导致猪群更严重的死亡。通过显示细菌的敏感性,抗生素的选择更好。可以选择一日1~2次,连用3~5d,最好在饮用水中加入药物和除霉剂(除霉保健剂)同时喂食,特别是玉米和口服葡萄糖(猪饲料添加剂2%)。目标是提高生猪的适口性,使用好的药物可以扩大抗菌谱,提高抗菌效果,迅速达到治疗效果。事实上,养殖场的一些病猪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恢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需要足够的剂量和足够的用药时间,没有必要在一天失败后迅速更换另一种药物。

5 结语

猪高热综合症是我国养猪业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复杂,诊治有一定难度。结合以往治疗经验,中药对猪高热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可以采用中药兽药治疗,严格按照病猪比例配药,尽可能降低生猪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另外,养殖户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严格管理养殖场,科学饲养,尽可能切断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生猪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猪病层出不穷。养殖户只有建立科学的养殖方式,及时更新养殖观念,加强养殖日常管理,才能保证养殖收入,最终促进中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总之,要根据感染生猪的相关临床症状,准确诊断猪高热综合症,分析具体病因。在建立相应致病因子的情况下,选择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疾病的有效控制,有效避免疾病的传播,以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朱先德.猪高热综合症及中兽医治疗方法[J].畜禽业,2021,32(10):131-132.

[2] 張宏飞.猪高热综合症临床症状和中兽医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8):100.

[3] 王纪坤.猪高热综合症及中兽医治疗方法[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2):154-155.

[4] 夏洪月.猪高热综合症及中兽医治疗方法[J].山东畜牧兽医,2020,41(3):25-26.

[5] 李跃.猪高热综合症及中兽医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1):63.

[6] 夏洪月.猪高热综合症及中兽医治疗方法[J].山东畜牧兽医,2020,272(3):27-28.

[7] 杨进强猪高热综合症临床症状及中兽医治疗[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3):3.

[8] 李国光.猪高热综合症及中兽医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8,204(5):39.

[9] 黄卫平.猪高热病的防治与分析[J].兽医导刊,2019(8):109.

[10] 余深岁.猪高热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5):25-26.

猜你喜欢

治疗方法中兽医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看20 16 年中医药纪事,议河南中兽医药发展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中兽医分型治疗牛泄病的方法
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中兽医在农村基层畜牧兽医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