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心里藏着很多月光

2023-04-06周萍

莫愁 2023年6期
关键词:读诗长廊诗意

文 周萍

在一句诗里共享岁月千年

学校南大楼二楼有一条诗歌长廊,挂了很多唐诗宋词,靠近我们班东边墙上挂的是王维的《竹里馆》。

有一次课前演讲,小安以“在一句诗里共度岁月千年”为题,推荐了这首大家都会背诵的小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虽是独坐,却有明月相照,弹琴且长啸。小安说,那种感觉,应该不是孤独,而是天地间,即使独自一人,也能感受到被在意被理解被陪伴着的、宁静的欢欣。

看得出是真心喜欢。点评时有孩子想到李白的月光,想到我曾经推荐的旅法华人艺术家熊秉明的《静夜思变调》:“床前月光/疑地上霜/举头明月/低头思乡/床前光/地上霜/望明月/思故乡/月光/是霜/望月/思乡/月/霜/望/乡。”是祖父教的第一首唐诗,在时间的那一头世界的那一头,拍着手拉着手,孩子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而在时间的这一头世界的这一头,举头低头满头霜,“满眼老花的月亮,满面粼粼的月光”。

这是王维的月光,是李白的月光,是熊秉明的月光,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月光。一句诗里,我们共享了岁月千年。

“有些很美好的事物/只有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遇见/没有人相信/我心里藏着很多月光/仰着头的时候/月光如雪沁入肺腑/我的心,被月光照得多么明亮……”那个清晨,我向他们诵读燕七这首《月光如雪》时,在他们明澈的眼睛里,读到了诗意的明澈。窗外,水杉的新叶像青绿的羽毛,发着光;微风轻拂,树影婆娑;几只小鸟在枝叶里自在啼唱。我对他们说,你心里也藏着很多月光,那些独自一人才会遇见的美好事物,譬如春日溪涧水流的潺湲,夏日小院树荫下的桌椅,秋日枝头果实的清喜,或者是冬日雪地上小小的指爪印,万物皆有清欢,值得浅喜深爱。

那么,一起来写诗吧。

风轻轻翻着树叶,细瓷般的声音

在对世界最初的凝望中,诗把孩子带向一种神秘、自由、纯粹的语境,“月亮的家在大树里”“蚕豆花瞪着眼睛看我”“我画的树/太漂亮了/接下来画的鸟/画的云/画的池塘和花朵/都配不上它”。我们都曾这样单纯,觉醒,以无所希求的目光专注于当下:月亮与星辰很美,小溪和树林很美,花儿和蝴蝶很美。

只是,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开始与自然脱节,不再迷恋生活中细碎的美好。诗意从生命中慢慢淡去,“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我们终将长成这样的大人。

这样的成人,是父母,是师长,他们会怎样教育孩子?王开岭说,成人要向儿童学习,要像孩童一样对世界报以纯真、好奇和汹涌的爱意,要“捍卫儿童”。

好的教育,应该是一趟美的历程。童心即诗心。家长,老师,应该做美的传播者,引领孩子去发现去感受去创造生活中的诗意。诗意何处寻?宗白华告诉我们:“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清晨,风过林梢,我跟他们说“风轻轻翻着树叶/细瓷般的声音,在读一首小诗”。林中听鸟,那一刻的感受,是“坐在清晨,坐入/露珠一样玲珑的鸟声/微眯着眼/感觉自己是园中一块小静谧/淡淡地带点儿草木味”。夏日菜园里的麻雀、蜗牛、嫩黄瓜,在我眼里,也带着些田园朴拙的诗意,“开一朵花,若喜欢/就结一个瓜/麻雀早早谱好了晨曲/等风起/小小的蜗牛/沿着曦光伸出触角,演绎/缓慢的清澈与静谧”。

孩子的心敏锐又细腻,这样的分享很能引起他们的共情。生活细处的美好,总能给予他们成长的智慧与力量。教室前面的长廊,夕光从尽头照过来,他们说“落日的黄昏是神明的礼物/给长廊未来的意义/离别,或者相遇”。冬日玻璃上的窗花,在他们看来,是“在窗玻璃上作画/绘出的银色云朵儿/正酝酿着一场/岁月的大雪”。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时,也是蛮可爱的,“孤独/不是牛马/不屑成群”“中考那一天/家长们都站在校门口/我要考多少分/才能把我的爸爸领回家”。

我们的心被照得多么明亮

毕业多年的学生聚会。班长对我说:“老师,给我们读一首诗吧,同学们还想再听您读诗。”他们中多数人已过而立之年,世俗生活中一路走来,依然记得年少时读诗的欢欣。也有学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月夜发来短信:图书馆外的桂花开了,想起您给我们读“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时的模样。

我喜欢带孩子们读诗写诗,因为诗歌纯净,诗里有他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因为想要教给他们一种生活的态度,教他们人生路上要懂得珍惜当下、珍惜日常生活的美好。沉河说,诗歌,代替我生活。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很多月光。月光如雪照亮肺腑,我们的心被照得多么明亮。

猜你喜欢

读诗长廊诗意
诗意地栖居
动车上的端午读诗会
冬日浪漫
被耽搁的诗意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读诗笑三遍
春日诗意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