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2023-03-29卢倩倩

智库时代 2023年6期
关键词:素养职业课程

卢倩倩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职业素养是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行业的内在要求,是每一位工作者在岗都要具备的综合素质。本科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主要指的是以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道德培养、技能训练等,从而使毕业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操守、职业态度。

一、职业素养的基本含义

职业素养是从事社会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及修养,是从事某种职业中的人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以及从事某种职业所具有的职业要求,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各类研究文献对职业素养的界定有很大差异,它的内容也比较宽泛,一般认为,职业素养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四个方面的内容,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是显性的职业素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是隐性的职业素养。

二、职业素养的内容

(一)职业道德

所谓的职业道德主要是指在生理的基础之上,在某种特定的教育以及环境的影响之下,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品质。相关研究表明: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的升华亦或是在高层次上的工作再现。职业道德也是一个人从事相关工作活动所必须要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二)人文素养

人文即人的文化素质与修养,它包括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同时包括美学、哲学、文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素养。本科职业教育的本科职业教育生多为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素养看似与他们关系不大,但是实际上,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对于公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一个人的职业素养的构成来说,较高的人文素养对于我们完成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对新时代的本科职业教育生而言,不仅要掌握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这不仅是合格公民的要求,也是本科职业教育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职业能力

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主要有如下要求:(1)需要具备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解决工作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2)需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3)需要具备对相关设备进行操作、维护、维修的能力;(4)需要具备很强的读图能力等。上述能力的形成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获取是很难形成的,它还需要本科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操作机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快速的帮助他们形成这种职业能力。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陈旧

一直以来,实践教学容易出现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能力知识化,认为记住某些理论知识就具备了相关的能力;二是能力技能化,以为掌握了某些技能就具备相关的能力。这两类问题的出现是具有普遍性的,实践教学的设计往往习惯于从教的角度去看待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看待教,教法与学法完全重合,这种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容易导致教学模式机械化、重复化,让学生感到实践课程的枯燥,容易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体会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久而久之丧失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师资力量不足

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专业师资。目前而言,大多本科职业教育的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相对来说更为重视专业素养的培养,而忽视其他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的培养。虽然近年来本科职业教育一直在推进思政课程的发展和“课程思政”的开展,但是由于思政课的专业教师无法充分了解每个专业的职业标准、职业道德要求等,所以很难将职业道德的培养纳入思政课程。而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还不到位,开展行动的教师少之又少,所以很难在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中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科职业教育不仅要加强对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的培训、指导,让他们能够在学生职业道德等的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积极引进外部力量,与各行业一线专业人士开展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开展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素养教育,让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本行业的道德要求,提升专业水平,成长为德技兼修的专业人才。

(三)学生职业素养意识有待增强

当前,本科职业教育学生和以往学生的个性特点出现了明显不同,特别是在职业素养意识问题上,学生的认知并不全面。通过对教学实践情况的探索可知,很多本科职业教育的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学习并不感兴趣,因此,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往往存在敷衍情绪,无法真正融合到企业职业发展环境中,难以实现职业素养意识的增强。此外,在现代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的同时,学生所处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更加舒适,因此,在参与学习或实习过程中,无法发挥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没有对自身职业发展制订科学的规划方案。部分学生在参与企业面试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是薪资问题,并没有考虑自己能否承担起对应的职位要求。很多学生在听到要去企业一线工作后,往往较抗拒,甚至还没有参与实际工作,就出现了打退堂鼓的情况。

(四)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单一

当前,本科职业教育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视度不足,导致教育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思政理论课与就业指导课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职业教育相关知识,很难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未将“工匠精神”引入其中,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教师自身对工匠精神认知不足,认为只要学生具备一技之长便可适应岗位需求,将重心放在技能培养方面,忽视工匠精神、职业素质方面的培育,甚至认为此类培育可有可无。但事实上,职业素质与精神等内容属于隐性知识范畴,对学生全面成长、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正因上述缺陷的存在,使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大打折扣,职业素质也很难得到显著提升。

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增设职业素养类课程

首先,可以依托专业技能课,开设职业素养类的选修课程。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等课程。职业素养类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同时,拥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审美、健康的心理、敏捷的判断力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成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活动辅助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职业素养课堂的吸引力与活力,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授课形式、教材选择上,务必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特色。除了设置国家规定的人文素质课程以外,对应企业需求,设置职业素养课程。授课形式多元化,加大实践课时比例,不再让实践课程成为一句空话,从而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二)重视职业规划教育

在把握当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本科职业教育要对全校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并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及时调整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比如:对刚刚进入到本科职业教育的新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需放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正确认识职业方面,多向学生介绍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社会的供求关系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专业,为职业规划打好基础。对已有一年学习经验的大二阶段的学生而言,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群、行业群上,将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渗透于课堂中,引导学生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有意识地加强对自身核心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而对即将要毕业的学生而言,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动员学生广泛参与实习实践,并引导学生结合三年的专业学习情况,对毕业后深造、就业、创业等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依据学生普遍表现出的就业心理问题,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职业教育开设了大量的实践教学课程并举办了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受,加深对职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的认知。尤其是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感受到身边的学习榜样,先进的感人事迹,感受到通过平凡劳动取得的成绩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所以,实践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思想政治现场教学体验。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时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生活相结合,积极向先进模范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责任心和上进心,激发自身的潜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和工作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

(四)在产教融合中提升职业素养

本科职业教育在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活动参与及校内实习实训等途径塑造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也要考虑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叠加,优化实践内容,重组实践方案,尽量避免校企双方在职业素养实践活动与内容上的重合。二是提高校企双方对本科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承接度。例如本科职业教育通过举办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出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与企业积极对接,鼓励和支持学生与企业合作推动创新创业成果的运用或向实体转化,在项目开发中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持续培养。三是在企业顶岗实习中磨砺学生的职业操守与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培养职业素养过硬的技能型职业人才。

(五)构建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一个学生的成长的过程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发生作用,因此家校要联系起来,双管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而社会教育起到一个监督作用。学校要根据学生制定合理的课程安排,班主任辅导员也要发挥相应作用。各大本科职业教育要立足自身的定位,再结合改革的内容,有规划的发展,突出对高素养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采取奖励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齐头并进,宣传正能量和积极的思想,在学生内心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保护罩。同时本科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也要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优秀的职业素养。本科职业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育基准和标杆,在师生中宣传,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的行为。完善期末对学生的学习考察内容和考察范围,除了传统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技术掌握程度的考察之外,还应增设对职业素养的评判标准和考核内容。

(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本科职业教育的德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采用微课程或者多媒体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职业素养教育,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利用和资源共享。本科职业教育要利用学校优秀德育骨干教师的师资力量,创建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以网课或者微课堂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德育课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学习到职业素养的专业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也能丰富职业素养的教育内容,可以将更优质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进行共享,实现智慧教育。当今职业素养教育是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所以作为德育教师不能仅注重课堂上的教学,还要将课堂和网络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学习职业素养,以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

(七)在人才测评中融入职业素养

首先,建立多主体参与的职业素养人才培育评价机制。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构建由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模式,制定适合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手段。其次,丰富评价内容,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效果的目标评价,还要对各参与主体职能作用发挥的成效进行评价,确保评价内容和结果更加全面、科学、客观。最后,借助大数据技术,为全面科学评价提供全过程的数据支撑(如图1)。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效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利用现代科技提供多层面、多维度、全过程的数据支撑和信息挖掘,例如开发入职匹配数据模型,对多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的数据量化,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和个人情况,建立结果导向型的职业素养评价标准,真正实现职业素养培育评价的精准性和智能化。

图1 职业素养测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职业素养是人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本科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应然要求。基于当前很多本科职业教育学生缺乏职业素养的现实,建议本科职业教育应对此问题予以充分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其更好胜任未来工作,更好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素养职业课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职业写作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