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改革中的探究

2023-03-27张烈琴吴宝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改革翻转课堂

张烈琴 吴宝艳

摘 要: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旅游线路设计因其涉及内容的多样性、专业性、灵活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旅游线路设计课程的翻转课堂为研究场域,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选题内容、课堂表现及评价进行分析,发现旅游线路设计课程翻转课堂开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具有较大差距。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理论效果与实际效果不匹配;教学技术应用与内容交错驳杂;泛导师+泛学生缺失;课程“效率与公平”态势不平衡等问题。结合当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的和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在进行翻转课堂时,可在课前、课中、课后开展“信用制”效用评估;利用简单-范式,建构技术与内容的范式;积极推进“翻转课堂”虚拟现实平台运用;跨空间兼容教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等措施。

关键词: 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改革;翻转课堂;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93

1 旅游线路设计课程现状及翻转课堂现状

1.1 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根据学校专业培养目标,有学校也设置为专业限选课,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其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联系紧密,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建设理念落后、重形式轻内涵、总体质量不够等问题,当前旅游线路设计课程仍以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式接受”教师讲授为主要学习方法,有的院校也配合运用技术开展翻转课堂、PBL项目式教学、CBE理念、CDIO教育理念、案例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等手段完善和创新了课程教学平台,课程改革目标主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维度,对应培养学生综合把握旅游资源、地理、项目等规划与开发的知识、旅游线路设计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专业就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

1.2 翻转课堂运用现状

高校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性已经越来越显露,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翻转课堂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翻转课堂,也可称为反转课堂,指的是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课程内容的知识信息,而是学生自主在课外通过视频、课本预习等方式完成基本学习内容,在课堂内,教师主要进行问题辅导,更专注教学目的的学习及师生共同研究解决学习重难点问题,或者对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使得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有教学视频简洁生动、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四个方面。

1.3 以旅游线路设计课程翻转课堂运用现状为例

根据对旅游线路设计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发现,其主要开设在旅游管理专业,授课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学生中,多选用吴国清主编的旅游线路设计作为教材,教学课时共36课时。本文研究所选教学对象包括旅游管理专业专升本学生、本科学生、高职学生,据统计,已修完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生占87.5%,专业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欠缺,其中只有部分学生已考取导游证且假期兼职过相关旅行社,具有一定的旅行社工作经验,调查学生中部分专升本学生属于跨专业考生既无任何旅游管理专业基础又无带团经验。

在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运用广泛,每章节都有案例分析教学,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至少安排有三次翻转课堂实训练习,分别设计在第4讲、第10讲、第15讲课堂中,展示以PPT课件设计、实验室模拟旅游线路讲解、学习小组情景化旅游线路设计展示等形式全班分享展示,课程评价以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三个环节为主。其中,主题分教师规定和学生自选。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和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以新疆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班级为调查对象,结合江苏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班级学生的主题选择,统计学生展示的翻转课堂实训中旅游线路设计主题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旅游景区40.38%,旅游饮食19.2%,旅游娱乐15.38%,旅游交通13.46%,旅游住宿9.6%,旅游购物1.9%。从选题主题来看,符合大学生现阶段求知心高、猎奇心强、消费能力低等群体特点。

2 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效果与实际效果的对比

以课程翻转课堂运用为例,理论上翻转课堂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是在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我们难以对课程教学目的和效用进行定量评价,从其开展步骤而言,以一般的划分形式,粗略分为三个步骤:

课前:从教师先行重心转移为学生先行,即理论上,学习是由学生主动,教师启迪,实则如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一样,只有“技艺”极高的导师点拨和引导,学生主体且本体的主导才能真正发挥翻转课堂的教学目的和效用;

课中:实在情景或翻转教学模式下的交流与认知传递,目的还是对知识的获取与理解,更高的层次是对认知的拓展与完善;

课后:成果的预设和反馈机制,翻转课堂的目的实际已经被预设,即是对“学生”的先行规定,这种规定在成果预设中定性为积极性和实际效用,但却无法对其定量,同时其在翻转中逐步衍生反馈机制,以应对实际情景的现状和纠正目的使实际效果趋同预设效果。

对其理论效果的初步分析后,以课程旅游线路设计翻转课堂运用实际效果为例,基于这种实例中我们将可研性对象分为“专升本”和“本科”两类,具有一定的比较可研性,但是并非可定量,两类对象中,我们明显发现了因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使得翻转课堂的实际效果与理论效果出现了错位,具体表现在:课前:即是学生本体且主体的主导实际上因为各种因素问题的影响而出现偏差,如与生源的质量,和教师的 “技艺”能力高低有關;课中:教学内容地粗浅和认知传递出现了自性散漫行为,学生翻转课堂演绎讲解触动不到理论目的,系统化知识框架难以建立;课后:预设效果和反馈机制形同虚设,其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无法形成有效地评价与反馈,特别是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流于形式。

2.2 技术应用与内容的交错驳杂

以课程旅游线路设计翻转课堂运用为例,翻转课堂上运用的技术达不到预设的视、听、觉、触的效果,翻转课堂的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课堂实际情景中,仅是互换了师生角色,实验室技术应用不到位。其次,以本课为例,翻转课堂上因为内容的不够深化与系统,缺乏对内容的反思与反思,结果导致翻转课堂预先设计的理论目的和实际目的明显相悖,等于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教学行为中的任务粗暴的分配到了学生头上,实际造成教学责任的推卸。最后,技术和内容在理应尊重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过程中起到优化配置的过程中,两者的相加没有达到更好地效用,而因为两者在实际时间运行中地交错驳杂,完全凭借蛮力拼凑在一起,所带来的后果不仅是翻转课堂理论效果的相悖,更是师生“信任”的瓦解,师生互动中的个体行为,使课程节奏和重难点难以把握。

2.3 泛导师+泛学生的缺失

以旅游线路设计课程翻转课堂运用为例,加以对比翻转课堂的理论目的与实际效用,不难发现,技艺能力极高的导师应该从个体性导师转变为群体性导师,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具备全然匹配学生的导师,个体是有限度的,泛导师必然成为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必备要求,通过量的行进与突破,弥补质的不足,其中,可以借鉴重点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专题讲座式的方式来安排课程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性和优化性;其次便是泛学生的缺失,翻转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人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种泛学生,而这种泛学生的语境构建,在更多的案例研究中是缺失的,具体课程的培养目标需要深入的泛学生目标体系构建。

3 解决措施与方法

3.1 课前、课中、课后采用信用制效用评估

理论目的和实际效果的背离,解决的方式实则是价值评估和评价体系的建构,对本课程的研究对象进行对策分析,以旅游线路设计翻转课堂运用为例,应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实际效果,应从实效,创新、发展的角度,健全评价机制,改变学校对教师的不信任,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的局面,信用制的效用评估,即是采取课程的双向打分,学校从监管的位置转变为调和的位置,調和课堂前后泛导师与泛学生的聚集,也就是说专属的课程将优化为综合性的课程,在强化本身的特征下,同时扩大兼容性能,缓解暂时性周期局限,释放学生积极和教师真实开放心理,建立逐步完善的信用制效用评估体系(见下图)。

3.2 技术与内容的范式建构

技术与内容由简单到范式的建构将成为翻转课堂自身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技术创新发展与运用,内容的挖掘与深化,必然成为翻转课堂的“两条腿”,保证其效率的获取,同时保证其公平的赋予。从浮于表面的形式中转变为可构性的模块,两者在范围内的限制中呈现出起伏的曲线方程,即是将定量在范围和界限中命令其责任,目的在于简单—范式的建构,技术的评价将以内容为取向,内容的深化将以技术为工具,两者间的简单拼凑必然不满足发展的需求,技术与内容的范式建构将成为翻转课堂自身发展的目的和方向,还要加强实验室技术与内容平台的广泛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技术引导内容制胜,构建翻转课堂的运用范式。

3.3 推进翻转课堂虚拟现实平台

翻转课堂的泛导师+泛学生的理念,无疑将推进共享资源平台的建设,考虑到实际成本与效用的匹配,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说道: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对翻转课堂平台建设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基于这种指导,因为本课案例的学科特性,虚拟现实平台的搭建与推进将成为不可缺少的动能性创新,使得教师与学生在允许个体发展的情况下走出去和走进去,实际参与到企业和社会服务中,同时,也给研究性留下了极大的空间,虚拟主播、云旅游、短视频的兴起,成为虚拟旅游甚至其他虚拟物象的指引,将进一步推动课堂与实际的联结发展,并形成课堂教学虚拟与现实双渠道互动反馈机制。

3.4 跨空间兼容教学研究技术与方法

顺应时代科技变化翻转课堂应跨空间兼容教学研究技术与方法。首先,在技术层面实现空间的跨越与交流,积极使课堂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知识的增长与专业体系的完善,包括实验室、实训平台等先进教学设备运用、打造宽松活跃的课堂环境与氛围等;在制度层面,结合技术层面空间发展学习先进的社会实践教学观念,传播科学的价值判断与文化精神,符合社会人才培养期待;其次,推进高校、企业、政府教学和实习空间衔接,打造长期稳固的校企、校政合作关系,有目的的实践探索课程和专业理论的融合,对学生评价主要集中在能力维度展开;最后,借助物联网、5G、创新等要素逐步建设科技人才体系,将科技与人才培养相互衔接,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与价值。

4 结语

旅游线路设计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旨在通过课堂实践指导学科理论与技术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吸收、巩固和运用。本文以高校研究型和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对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运用有一定基础的学情特征,据此对他们课程教学和翻转课堂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方面针对性较强,但是缺乏细致数据支撑研究旅游管理其他课程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对比研究,这一局限性有待基于学生不同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学情深度拓展研究。此外,由于信息时代与课堂创新融合,需要注意技术方法并不能代替所有内容,内容需要辅以技术使得普遍性公平实现,在技术和内容中间找到平衡,同时要深化内容和技术创新两条腿走路,并辅之以必要的定量分析,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和翻转课堂效果进行深入的推进研究。

参考文献

[1]符茂正.《旅游线路设计》应用型课程改革[J].今日财富,2020,(05):167.

[2]张晖.开展项目式学习 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以《旅游线路的设计与评价》一课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4):2628.

[3]王爱娥.基于CBE理念的高职“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探索[J].才智,2016,(20):6465.

[4]周晓梅.基于CDIO的《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3):136139.

[5]张振家.基于案例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大学“旅游线路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128129.

[6]戴三妹,刘向阳.《旅游线路设计》课程“专题化”教学实践与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2):3031.

[7]王舒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翻转课堂分析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6):108109.

[8]曹会林.产教融合视角下旅游线路设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J].科技视界,2017,(25):89+95.

[9]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组织编.“十四五”大战略与2035远景[M].东方出版社,2020,10.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课程改革翻转课堂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