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2023-03-24南昌李浩源

现代企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产品信息化农业

□ 南昌 李浩源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既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也能体现我们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在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可以促进农村事业经营效率,把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相融合,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下,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投入劳动强度,增加农民的收入。目前,针对信息化设施不足、信息化意识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从而使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引言

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把信息化技术和经济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信息化技术来进行有关的信息交流和使用,使农业的资源得到高效的集成,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优化和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是要使农业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实现由零散化向一体化和规模化,从而实现农业的资源最优分配。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经营质量,是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要主动地剖析其自身的缺陷,并制订针对性的信息战略,以促进我国农村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农业资源、经济、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农业生产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概念

1.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自然发展规律、客观经济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相关农业生产,保证各项生产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和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稳步发展。农业信息化涉及的范围很广,涉及到经济、教育、文化和科技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农业产品加工、销售过程中,还可以适时地对农业种植品种和规模进行适当的调节,使消费市场和生产市场得到有机协调,从而使农业生产决策更加科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a.市场信息化。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的营销和生产,保证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使农产品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b.农业教育信息化。在技术推广方面,有关农技推广机构应主动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以便对农户的技术需求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技术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户农作物种植水平。c.生产要素信息化。在进行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使生产要素的最大限度地利用,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d.流通市场信息化。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满足农产品供应需求,农产品流通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重视农产品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让农产品流通市场向信息化转变,使农产品批发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阐释。微观上说,是指以地域文化特征、市场规则和地域条件为基础,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一种经营活动。在宏观层面上,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发展新乡村为核心的经营活动。从宏观上看,更能体现各地域的特征,也是农村生产要素规划和集成的一个进程。农业经济管理是一种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农村地区的各种农业生产和发展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使广大的农村人脱贫致富,通过增加收入来带动农民的生产热情,进而提高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的发展,达到乡村振兴目标。

三、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分析

1.促进社会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必须主动适应新的情况,确立“技术先行、信息跟进”的新观念,尽量适应市场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所提出的要求,把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到日常农业经济管理中,增强信息交换的效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群众的致富增收。

首先,在农业生产信息化过程中,可以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商品的价格波动。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综合采集数据,保证了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流,防止因信息不畅通而造成的产品与市场的不匹配。其次,把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村的经济经营中,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农村的协调发展。把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村的经济治理中,可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满足“三农”需求。目前,农业合作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利益相关的农业产业化体制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大型公司的帮助下,高效地实现了农产品的科学生产,既可以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满足大公司的需求,让农户受益。信息化可以为“三农”问题的治理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从而使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在农业经济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效益,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通过农村信息化来推动农业产业化,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小型生产与生产经济衔接的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与不同类型农户之间的联系,不断推进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范围,降低农民生产风险和成本,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头生产作用,为促进农业化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3.推广农作物种植技术。新媒介是当今社会普遍采用的传播手段,有关单位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技术力量。现在,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是人们最喜欢的社交网站,上面会有专门的网站,会经常更新一些有关种植技术的信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种植方式和使用方式。这样的推广方法能够使广大的农户认识到农作物的类型、品种优势,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通过与微信、微博等渠道,将有关农产品的信息投放到各大媒体的平台上,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农产品。

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经营是非常迫切的,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必须加强产品的深度处理,在保证优质产品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业的长期发展和市场保障。因此,必须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步伐,必须在农村的经营理念上进行改革。

4.农业生产应用。在农业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农机产品的相关资讯,以达到采购目的。选购种苗时,可通过网络查询网上的种植资料,比较各种苗的优缺点,进行合理的选种,以达到增加发芽率的目的。在播种时,采用智能化的机器,可以对播种率、播速进行精确的调控。在培育农产品时,为了保障农产品有更好的产量,在网上查询一些专业的农业生产资料,在购买化肥时,要仔细查看包装是否规范,标签是否完整,有无合格证、厂名厂址、商标标志、生产日期、有效期及使用说明等。不要购买包装破损、标志不清或不全的农资商品。通过信息化的全面发展,让农业生产向科学化种植的方向迈进,增加农业生产效率。

5.农业信息服务应用。农业主管机关要根据农业发展的现实,建设农业信息化网络,及时对农业种植技术、农机装备、科技经营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为广大农户搭建一个学习技术、推广技术和生产装备的良好渠道;及时掌握农业发展资讯、本地主要农作物行情及供求状况,协助农民掌握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时制定农业生产规划。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媒介,加大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指导农民采取“绿色”的生产工艺,增加“绿色”的生产效率。要与新闻媒介密切联系,了解农情、农事等方面的情况,为广大农户提供最好的农产品信息。要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

扩大互联网的使用,可以让更多的农民掌握到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1.信息化设施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比较薄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基础建设薄弱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有关方面对信息设备的重视不够。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中,有关单位缺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了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导致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二是缺乏对信息设备的投资。由于缺乏经费的支撑,有关单位对其进行了投资,致使其难以健全,从而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2.信息化意识不足。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信息化技术,都会对其在农业经济中的运用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信息系统。①个别农民信息化意识不够高。虽然目前农村的互联网已普及,但由于技术等原因,偏远的农村网络并不发达,这就会影响农村的信息收集,也会妨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②相关农业产品企业信息化意识还不够高。目前,大部分农资公司都拥有了自己的基本站点,可以通过京东、淘宝、苏宁等渠道进行商品的买卖,但由于大部分的农资公司都是比较小的,缺乏足够的数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将消费信息传递到生产者的手里,造成农业生产与销售出现一定的脱节,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③农业经济管理相关部门信息更新还不够全面。有关部门的资讯更新能否适时地影响农民、企业等对有关资讯的了解,虽然网络发达,农民、企业可以透过微博、短视频等多种途径获得资讯,但资讯的可信度却难以保证,对政府发布资讯的高度依赖,资讯更新不及时,造成个别的农业经济主体被误导。

3.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表现为:一是缺少具有“农用”和“信息化技术”的技术人员;二是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量外流。

大部分的农民,都只在电视上看到电脑,从来没有使用电脑。由于网络获得农业信息,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要安装宽带、购买电脑,还必须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技术,而且大部分的农民都不会操作。所以,一些贫苦的农民,连上网都成了一种奢侈。当前,我国对农业科技发展的贡献占40%左右,农业科技信息化技术成果每年约有一万多个,而被农民采纳的不足10%。

五、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1.增加经济投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①加强有关单位对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视。为了提高政府对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政府对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农村基层治理水平,例如,为改善有关农村互联网公司提供财政资助,可以将其覆盖面扩大到边远的山地等,从而实现与农业有关的经济资讯更广泛地联系。②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支持和管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设,必须要有财政的支撑,有关方面可以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对其后续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督,完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有关单位可以依据农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合理增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比重,并在投资完成后,要注意其具体用途,保证其最大限度地利用。

2.针对不同农业经济主体加强信息化意识宣传。针对目前各农业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意识程度较低的现状,应结合各主体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信息宣传手段,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①加强农村居民的信息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业发展状况,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相应的投资,从而实现对农村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的传播,增强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的传播,从而增强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的能力。例如,有关的农事单位可以利用小短片进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耕作技术,促进生产,促进农村发展。②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关农产品企业要加强自己的信息化管理,除了加强自己的网络平台,还可以根据客户的相关信息,将有关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农民手中,有利于增加消费者与农户之间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交流,确保农业生产可以贴合消费者需求,有效预防农业销售与生产出现脱节的情况,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例如,农产品生产厂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消费状况,反映出农产品季度和年度消费的信息,从而提高农产品与农民之间的联系。③农业和经济部对农产品资料进行及时的更新,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农业经济管理中,有关方面可以根据目前的农业经济状况,及时地掌握最新的农业动态和农业经济的主要资料。有关方面,可以在短视频、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上,将有关的农业生产、销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农户能够从多个渠道获得有关的农产品价格,从而防止不可靠消息误导。

3.打造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为助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当前经济管理人员具体情况,强化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训、注重储备专业人才培养等,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①加强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人员的培养。有关农业经济主管机关可以通过增加农业主管人员的沟通,增加农业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知识,提升农业经济人员的整体技术能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在相关信息化技术和农业技术培训方面,可以根据农业经济实际,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季度培训计划和月度培训计划,使农业经济管理技术人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②加强后备型专门技术人员的培训。在实施有关课程时,应重视农业信息化技术和农业技术课程的实施,为农业信息化专门技术人员培训,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有关院校应根据农村发展的现状,加强农业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实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化程度。

六、结语

要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水平,就需要全面掌握当前的农业经济状况,全面掌握和掌握好当前的工作状况,全面掌握好工作中的问题,才能真正地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而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包括:信息化设施不足、缺乏信息化意识、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可以针对这些不足,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针对不同农业经济主体加强信息化意识宣传、打造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促进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

猜你喜欢

农产品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