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秒懂化验单之血、尿常规解读

2023-03-23李现苓滕州市妇幼保健院

人人健康 2023年35期
关键词:管型泌尿系统尿液

■李现苓(滕州市妇幼保健院)

相信很多小伙伴拿到血常规和尿常规化验单时,都会被眼前一堆的数字、专业名词及或上或下的箭头整蒙了,下面就为大家解读血、尿常规的常见指标。

血常规解读

血常规通常可分为白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和血小板三大系统。

防御卫士——白细胞系统 白细胞系统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生理状态下,如妊娠、剧烈运动、疼痛等可见白细胞计数轻微升高或降低。病理状态下,白细胞计数增加可见于炎性病灶、手术过后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增加,可见于细菌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各种化脓性炎症等。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可见于病毒感染,如流感、水痘、风疹、EB 病毒感染等。嗜酸性粒细胞比值显著增加,提示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白细胞异常还可见于各种药物反应、风湿性疾病、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等,一般会在检验报告中提示或建议进一步检查。

外卖小哥——红细胞 红细胞犹如快马加鞭的外卖小哥,而血红蛋白则是小哥风驰电掣的坐骑,时刻将氧气及各类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各个角落。生理状态下,剧烈运动、饮水过少、排汗过多都会造成红细胞数量的相对增加。一些病理因素也会导致红细胞异常增加,比如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某些肿瘤、肾脏疾病等。红细胞数量减少多见于贫血,贫血原因很多,例如营养不良、急慢性失血、血液病等。有些贫血同时会伴有血红蛋白的下降,例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

凝血战神——血小板 血小板具有凝血的功能,一旦体内存在出血问题或者皮肤破损,血小板会立刻“觉醒”止血。体内血小板数量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血小板数明显减少可导致出血。血小板过低时,出血的风险性增加,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尿常规解读

尿液是人体代谢排出的废物,也是一个健康的“晴雨表”。

颜色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或琥珀色,如果颜色过浅、过深,或呈洗肉水色、鲜血色、酱油色等,都要引起注意。

浑浊度 正常尿液为澄清液体,尿液浑浊多见于尿中伴有絮状物、脓尿或血尿。

气味 尿液出现特殊气味,如烂苹果等味道,提示出现了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隐血和尿蛋白 正常情况下为阴性,阳性主要见于各种肾病。若长时间站立、运动也可能会出现一过性阳性,适当休息可恢复正常。

葡萄糖 正常尿液中不应含葡萄糖,阳性多见于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但服用阿司匹林、维生素C也可导致尿糖的假阳性。

尿胆红素 正常为阴性,出现阳性时多与黄疸密切相关,提示可能出现肝脏疾病。

尿红细胞 生理性血尿主要见于女性月经期留尿。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损伤、结石等疾病,均可导致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如果尿血合并尿频、尿急、尿痛,考虑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尿血合并腰部疼痛,考虑泌尿系统结石。因此,若该项指标出现“↑”,要及时到肾脏专科就诊。

尿白细胞 正常尿液中可见少量白细胞,若该项指标出现“↑”,通常与泌尿系统的感染相关,也与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等疾病相关。实验室可通过尿三杯实验来区分尿白细胞产生的部位,判断炎症类型。

管型 正常人浓缩清晨尿偶可见到透明管型,如果尿液中出现了其他管型则提示肾脏出现了实质损害,如肾盂肾炎可见到白细胞管型,肾小球肾炎可见到红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见于肾衰期等,查出病理性管型需及时到肾脏专科就诊。

猜你喜欢

管型泌尿系统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跟踪导练(三)
绝缘管型母线改半绝缘管型母线的工程应用
尿沉渣中蜡样管型与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管型结构物维修摩擦叠焊设备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