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心理安全感为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2023-03-23于清华济南大学

人人健康 2023年35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婴幼儿心理健康

■于清华(济南大学)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身边罹患心理疾病、抑郁甚至自杀的儿童越来越多,儿童心理不健康,不仅自己难受,其家属也会苦不堪言。

有研究认为,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感,当儿童感受到周围环境是安全的、有保障的,他们就会拥有心理安全感,觉得自己有力量应对、处理各种问题。

拥有心理安全感的儿童可以更好地成长,更适应社会。判断儿童是否拥有安全感,以及如何提升其心理安全感,可以尝试运用文中提到的方法。

儿童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沉默寡言、胆怯畏缩

婴儿一出生便是自然人,然而很多父母因为孩子小,不自觉地剥夺了他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比如让孩子听从父母的所有安排,不容反抗或质疑。孩子情感被忽视,容易变得沉默寡言,胆小怕事,对别人的要求唯命是从,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就算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也不敢努力争取。

心态悲观、情绪易激惹

安全感欠缺的儿童,对事情往往采取悲观消极的态度,遇到问题焦虑难安,不敢寻求帮助,难以快速找到解决办法。情绪波动,易激惹,有的孩子会表现为脾气大、强势凶狠,借此掩饰自己的不安全感;有的孩子唯唯诺诺、眼神躲闪,表示出内心的恐惧。

不相信自己、不信任别人

儿童缺乏安全感,一般会表现得不自信,更不敢承担责任。同时,对别人不信任,时常怀有警戒心理,不愿意敞开心扉,也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良,反过来再影响心理安全感。

提升儿童心理安全感的方法

婴幼儿期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

在儿童的婴幼儿时期,妈妈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关怀和照顾,满足其需求,而不是刻板或冷漠地对待孩子,比如必须两个小时喂1 次奶,或他哭的时候不抱,非要等到不哭时才抱。3 岁以下的婴幼儿,妈妈亲自照料,可以减少孩子不安全的分离感。尽量保证喂养环境的固定,孩子在妈妈这里获得安全感,有利于他探索更大的世界。

和谐的夫妻关系

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安全感是在和谐的父母关系中建立的,如果父母经常发生冲突、争吵,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遭到破坏;父母关系亲密,遇到问题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孩子便能获得安全感。

尊重儿童

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安全感的建立和发展最为有利,民主的核心就是尊重,尊重儿童的需求、问题和建议。在一些家庭事务上,重视孩子的意见,当孩子有了主人翁的感觉便会更加自信,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提升儿童自信心

关注孩子的优点,多多欣赏孩子,采取积极的说话方式,比如把“你怎么还没写完作业?”换成“你还差两道题就写完了呀,比昨天快了呢!”让孩子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一点一点提升他的自信和安全感。

随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提升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得更加紧急,作为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心理安全感的地位愈加凸显。因此,没法家庭都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让孩子拥有自尊和自信,促进其心理安全感的提升,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婴幼儿心理健康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