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视域下绿色锻炼融入“体医融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研究

2023-03-23崔刚刘阳李志虹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体医户外运动

崔刚 刘阳 李志虹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2016年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要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全民的健康。在各类国家重要政策文件和各类高层人士的措辞中,“体医融合”的频繁提及和出现,表明体育与医学的融合也即将成为全民健身和国民健康领域的新趋势。与此同时,体育原本所具备的健康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体育健康领域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在体育的教育方面、体育的科研方面,还是体育的产业调整、体育公益投资等方面,都将会以全民健身和体医融合为导向进行转变并快速发展。因此,体育领域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体育运动方法、理念的创新发展,体育产业的优化与管理,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系统的构建等等。其中,体育运动方法、理念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

绿色锻炼是近年来由国外研究提出的一种新型的体育锻炼理念,作为新兴的领域,吸引了众多的研究兴趣。其强调在环境多样化的空间,如在自然绿色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能够获得更多的锻炼效益。国外学者Hayashi在已有的研究中发现,身体锻炼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地影响。随后在1999年他便提出假设,身体锻炼和自然环境可能存在协同效益。2003年国外学者Pretty在相关研究中指出体育锻炼的环境会影响锻炼的效益,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并将Hayashi提出的这种协同效益称为绿色锻炼。他将其定义为在自然绿色中进行的身体锻炼,包括在有绿色植物的环境中或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慢跑、散步、骑自行车、骑马等运动,绿色锻炼的概念由此而生。近几年随着定向越野、登山、滑雪、跳伞等运动项目的发展,特别是在2019年召开的世界军人运动会中,定向越野作为特色项目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大众逐渐意识到户外运动的潜在效益,绿色锻炼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普及。但目前国内有关于绿色锻炼效益内在机制的研究尚且不多,人们对于绿色锻炼影响身心健康的认识不够充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体育运动理念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锻炼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怎样将绿色锻炼理念的影响效果发挥到最大化?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其创新的体育锻炼形式?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探讨思考,从而以此引导绿色锻炼产业尽快融入“体医融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系统当中。

1、“体医融合”大健康产业背景下“绿色锻炼”的挑战与机遇

1.1、“绿色锻炼”破解“体医融合”机制的无形壁垒

顶层设计协同管理与宏观政策引导相结合外加相应的保障制度是“体医融合”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纵观体医融合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的美国为例,自1990年起,每10年便发布一次《健康公民战略》,其认为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体力活动与锻炼,且重视医疗卫生手段与体育非医疗手段的深度融合,并详细地公布了公民体力活动的目标、标准以及实施措施。我国体医融合的起步发展相对来说较晚,不仅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相对较少、资金支持不足,我国的体育部门与医学部门长期处于“脱轨”状态,两个部门的运作体制、服务部门都属于不同的领域,“体”与“医”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并不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人才的流失。体医融合的提出摆正了体育在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中的重要地位,其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体育产业与医学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向标。因此,如何更好地深入挖掘以及创新体育锻炼形式的多样化,推动“体”更加灵活的与“医”相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绿色锻炼作为一种新兴的户外运动形式,其自身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其运动形式相对开放自由,相比起其他户外运动形式如滑雪、登山等,绿色锻炼并不受特定时间、地点的约束。反观一些传统的户外运动项目,其表现形式、体制经过多年推敲已具备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因此,绿色锻炼相比较于遵循固定模式的传统项目而言,在融入体医融合过程中优势更为明显。但目前绿色锻炼尚且缺乏一个系统的产业管理模式,因此绿色锻炼要紧抓风口,大力发挥自身优势,巧妙搭建体育与医疗两项共同涉及生理与心理领域的交融桥梁,构建一种更为成熟的产业管理模式来对其相关产业发展的技术、投资等问题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在体医融合体制机制尚未成熟的前提下,故将绿色锻炼融入体医融合大健康产业的开展无疑是一个机遇。

1.2、“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绿色锻炼”提供科学化指向

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时代背景下调整体育和医疗资源供给平衡的创新路径,是科学锻炼促进体质健康和预防疾病与运动康复的创新思路。“体医融合”这个大的体系要远比单纯的竞技运动训练 “拿成绩说话”和单纯的医学治疗手段复杂得多,体医融合从宏观方面来讲主要是体育和医学两大产业融合的产物,因此体医融合就急需培养一种“复合型人才”来做为全面发展的中坚力量。以“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复合型人才发展做为构建绿色锻炼运动处方的契机,以弥补单一性人才专业度及运动处方中户外运动部分。在体育科研的具体项目方面,以绿色锻炼为主的户外运动可作为主要的试点项目进行研究,同时动员医学专家、运动训练学专家、学者进行合作研究,深度挖掘在“绿色锻炼”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的身心效益机制,进而设计出一套以“绿色锻炼”形式为主的专门针对慢性病预防或康复保健的体育运动方案。或者可以具体到某个疾病的治疗方案,将“绿色锻炼”与医学深度交叉融合,大面积进行推广,综合提升“体医融合”的应用性与“绿色锻炼”的实效性。

1.3、全民健身下“绿色锻炼”为“体医融合”提供服务的选择性

任何一项伟大的社会事业,它的推广和实施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才能渐渐取得成效,“体医融合”也不例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与体医融合有着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两者都是促进健康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作为一种服务模式,体医融合是内属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即整合体育与医疗两个部门的资源,合理运用跨学科的思维,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因此,体医融合也应当融入全民健身服务与体育产业当中,才能进一步发挥其自身优势,取得更多的社会效益。“绿色锻炼”可以让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由选择运动形式、运动时间、运动空间、运动强度等。同时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参与绿色锻炼的人群并不在少数。因此,体医融合的服务实施要面向群众,利用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的绿色锻炼相关户外运动项目的群众基础。反过来,绿色锻炼相关户外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也需要积极迎合体医融合理念的这种新潮流,不仅要在运动项目上进行形式创新,而且还要进行评价指标创新等,使其能够更顺畅地适合体医融合理念的内在要求。在不久的将来,体育运动与医疗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也将会催生一个新的运动项目或产业的诞生,届时,体医融合大健康产业与绿色锻炼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将会迎来黄金期。

2、“绿色锻炼”融入“体医融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方案

2.1、推进“绿色锻炼”科研成果,挖掘绿色锻炼健身价值研究

目前国内外有关于“绿色锻炼”健身价值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相关学者研究比较了农场、森林、湖边、郊区等绿色环境的心理效益,结果表明,在这些绿色环境中锻炼可以帮助参与者获得更多的心理锻炼效益。“绿色锻炼”的参与群体较为广泛,遍布中老年、青少年以及幼儿等各个年龄段,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如果将绿色锻炼健身效益的内在机制研究透彻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绿色锻炼必定会逐渐成为“体医融合”的良好项目选择之一。不仅如此,学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室外自然环境,比较不同锻炼环境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虚拟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身体锻炼对大学生心理有更好的调节作用。而且,通过图片和视频形式模拟的室内绿色锻炼环境均有利于改善心境、提高自尊,减少焦虑、缓解疲劳,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集中注意力,获得更积极的情绪等,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绿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虽然面向健康人群的绿色锻炼健身价值目前已经被证实,但对患有慢性病或者是针对运动康复人群的研究还并不常见。因此,有关于绿色锻炼健身价值的研究也需要面向大众化,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层面,包括性别、年龄、心理健康状况、个体疾病种类等各方面的研究等。作者认为这也是未来绿色锻炼理念融入体医融合并向全民健身推广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

2.2、以“绿色锻炼”形式、内容创新引领绿色锻炼产业融入体医融合大健康产业

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以及体医融合政策的引导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慢慢的从“为了健康才去运动”转变为“运动了才会更健康”。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对大健康产业所蕴含的体育健康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活动不仅要满足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同时也需要富有娱乐性、趣味性、休闲性。这就要求绿色锻炼要根据其内在的理念进行运动形式、内容的灵活变化与创新,更好地适应大众的不同需求。如,典型的定向越野运动,其是一种借助地图、指北针或其他导航工具,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通过途中的各种障碍,快速到达各个目标点位,并且完成各个点位任务,最后到达终点的运动,其活动场地较多的设立在森林、公园或者山地内,是绿色锻炼内容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娱乐性。另外公园内的一些健身器械同样也是绿色锻炼内在理念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其为中老年人的身心锻炼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具有趣味性、休闲性。按照此种思路,绿色锻炼的发展可以面向大众,无论是不同的人群还是不同的场地条件,都要尽可能多地进行运动形式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绿色锻炼内在特点。

2.3、构建形式多样的户外运动比赛赛制以全方位推广绿色锻炼产业的市场空间

在以绿色锻炼理念为核心,研发多种绿色锻炼运动形式的基础上,通过针对不同体质条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举办多种规模和多种级别的户外运动竞赛,带动更多的人群参与到其中,增强对绿色锻炼的休闲、娱乐、健康等功能的推广力度和宣传力度,大范围普及绿色锻炼理念,提高社会的认知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制定一套特殊的比赛赛制,以这种特殊的户外运动比赛赛制带动相关绿色锻炼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一种完备的绿色锻炼产业链。以定向越野运动为例,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定向运动练习能够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AD)儿童的注意分配和注意广度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能力,影响其认知能力,在此思路下可在中小学内组织一些小型的定向越野竞赛,推广其影响力。同样的,在一些社区、体育俱乐部或者体制内,也可以举行大型的定向越野竞赛,动员人群参与到户外运动中,建立比较稳定的消费人群,促进绿色锻炼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拓宽绿色锻炼产业的市场空间。其它户外运动项目也可照此实施,在原有运动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变形创新并建立不同规模的赛制。与此同时,以绿色锻炼理念为核心的相关户外运动的流行也必然会推动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

3、结语

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人群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老龄化现象严重,慢性病人群逐渐增多。因此,国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改善国民身体健康状况,增强身体素质。体医融合遂成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绿色锻炼,其理念赋予形式多样且具备多种变形的户外运动的创新发展条件,因此,在体医融合政策与人们试图追求竞技运动向大众化、健康化、娱乐化发展的趋势下,绿色锻炼等相关的户外运动项目相对于过去传统的运动项目而言是更理想的项目选择。反过来,体医融合大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为绿色锻炼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体医户外运动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理论基点与践行向度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冬季户外运动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