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塘月色》中叠词的翻译分析

2023-03-22张慧

雨露风 2023年2期
关键词:叠字叠词荷塘月色

张慧

叠词,又称叠字、重言,为复词的一种,是利用类叠的修辞技巧。叠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和字义都相同的汉字,重叠在一起使用所组成的词语。叠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修辞和表达方式,它具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特点。大多数的象声词都是由叠字组成。《荷塘月色》因其构思新颖,语言清新高雅,景色描写细致生动,画面感强烈,成为当代抒情散文的经典作品,被收录于高中课本。文章描写了荷塘中的明月美景,隐晦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对想超越现实却又无法超越的复杂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荷塘月色美景的喜爱。文中运用了叠词叠字等较多修辞手法,也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使其在语言上显得更加清新、自然,因而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荷塘月色》一篇一千三百多字的短文拥有二十九个叠词,这些叠词就像五彩斑斓的画笔,深刻地描绘了荷塘中的许多物象和情态,细致地折射出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因情写景、以景映情,使其既有绘画之美,又有意境之美。本文拟从朱纯深的译作入手,从实例出发,对《荷塘月色》中的叠字效应和译法进行分析,学习叠词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一、汉英叠词对比

(一)汉语叠词和英语叠词的类型和来源

叠词是指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的重叠使用,是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段,体现语言“音韵美、形象美、表达美”。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叠字现象,这与汉语的音韵特征密不可分,汉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单词都只有一个音节,而且不用辅音连接,所以它可以很轻易地重复后形成一个叠字。叠字的运用给文学作品增添了结构、内容、情感等多种表现形式,许多精妙的句子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叠字归类为多种形式。从汉语类型角度看,有单一重叠(红红、渐渐)、双重叠(时时刻刻、仔仔细细)和部分重叠(散散步、毛毛雨);根据叠字的重叠形态,可以分为: AA(等等)、 AAB(团团转)、 ABB(甜丝丝)、 AABB(安安稳稳)、 ABAB(凉快凉快)、 AABC(比比皆是)、ABCC(白雪皑皑)、 ABAC(不卑不亢)等。

英语重叠词则和汉语不同,英语中较多多音节,所以不常使用叠词,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一是拟声词汇(tsk-tsk、dingdong)或是非正式用语(wee-wee);二是儿童语汇,简单地重复某一个音节而产生(bye-bye、mama);三是历史源流,有些来自文学作品或名作家笔下(skimble-skamble);四是流行文化,比如hip-hop(嘻哈文化)是和当时美国的街头文化相关;五是外来语汇,比如bonbon(小糖果)是来源于法语,chin-chin(请请!你好)、kowtow(磕头)则是受到汉语的影响。

另外,英语词汇中音节完全重叠的现象极少,因而英语中的大量叠词是在音素、词素层面上的重叠。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叠词分类。按照重叠音节的结构划分,英语叠词可以分为三种:音节完全重叠、音节近似重叠、特殊音节重叠。音节完全重叠的叠词如bon-bon, chop-chop等。音节近似重叠的叠词如down-town等。特殊音节重叠构成的叠词则是指使用连词来对其前后两部分进行连接的叠词,最常用的连词是and,此外像after,or,over,by等也可以用于构成叠词。一般而言,连接词连接的两部分必定是同一词性。它们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等。构成叠词的两个词可以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词,如time after time, arm in arm等;也可以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词,如 really and truly, solely and only等;更可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如 in and out, save and except等。

(二)汉英叠词的作用

汉语中叠词的使用,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中使用叠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在写作时,巧妙地运用叠字,能使作品的音韵更柔缓、和谐、悦耳,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干干净净,收拾收拾,白花花等,这样的词用在文句中很有表现力,能让人体会到节拍与音乐的美感,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与感染力,让读者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此外传统文学中叠字使用频率很高。因其能摹声,可摹色,使文学作品表达的意象更加准确,更具表现力。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就是摹雌雄二鸟相互应答的叠词。叠词还能渲染气氛,如《观潮》中用“浩浩荡荡”既写出了水的形,又表现了大潮的气势,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令人身临其境。汉语叠词还可使用在口语中,能使语境更加生动、形象、准确,更易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相比之下, 英语叠词没有丰富的与汉语叠词相应的形式、语义和修辞功能。英语重叠词数量不多,使用范围也有限制,大多数属于非正式用语词,通常不在严肃的场合出现,多用于口语体,拟声词,比如ding-dong(模仿铃声),tut-tut (啧啧声),tick-tick(钟表的滴答声)。但它们形象清新、丰富,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较强的节奏感,用法灵活多变,在句中可作形容词、副词、动词或名词等,在文体中可起不同的修饰作用。

二、《荷塘月色》中汉语叠词的翻译策略

叠词、叠字修辞也是朱自清的一大写作特点。《荷塘月色》和朱自清的其它作品中,那些平淡无奇的字句,都被巧妙地运用了出来。朱自清以叠词来描绘山水,并以叠词来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表達情绪,将情景交融,使作品富有诗意。在诸多《荷塘月色》的英译本中,译者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传递叠字、叠词的美感和形式。本文以朱纯深先生的译文为例,探究叠词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一)《荷塘月色》叠词英译结构形式上的变通

《荷塘月色》一文中,叠词众多,结构形式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时也要注意变换不同的表达方式,尽力还原原文的语境和语义及原文风格。

(1)将汉语叠词译成英语的“-ing”形式

例1a:月亮渐渐地升高了。

例1b:A full moon was rising high in the sky.

“渐渐”一词是副词, 为AA型叠词,是为了描绘月亮冉冉升起这一持续而缓慢的状态, 而译文将其译成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这一形式也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因此,此处译为rising能够表现出月亮慢慢升起的动作及其过程, 较为完整地传递了“渐渐”这一叠词在此处的作用,赋予读者想象空间。

(2)将汉语叠词译成英语的平行结构

例2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例2b:The leaves, which have been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

例3a: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而杨柳最多。

例3b:Around the pond, far and near, high and low, are trees.

在例2a中,“密密”是AA型的叠词,在原句中主要是用来表现荷叶之多,一片挨着一片,密密麻麻。译者将其译为英语中的平行结构,“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用以完整展现这一景象,这一译法不仅传达了原文的语义,还运用了和原文一样的拟人修辞,让“肩并肩”在译文中也一样充满人情色彩。

例3a中,“远远近近”和“高高低低”为AABB的叠词形式,主要是用来表现荷塘周围都是树以及树之多这一环境,并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清脆动听。译者将其译为“far and near, high and low”,这一翻译与汉语原文意义相符,而在形式上具有规整性,并保留了汉语叠词所带来的整齐性,此外,译文中长元音和双元音在翻译时也能重现原文悠长的音乐之美,对读者来说也朗朗上口,做到了动态对等。

平行结构的使用是《荷塘月色》的一大特点,它能很好地增强文章的节奏感。这种平行结构在英语中多以and连接,和汉语叠词功能一样,在语义、语调、语气上,达到强调、和谐、生动的效果。译文运用了英语中相似的平行结构来处理叠词,力求形成与之对应的感染力、节拍和节奏感。尽管英文中叠词不多,但在英语中,并列结构却较为普遍,具有节奏感和整齐感,是汉语叠词英译的首选。

(3)将汉语叠词译成介词短语

例4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例4b:Although it is a full moon, shining through a film of clouds, the light is not at its brightest.

“淡淡”为AA型叠词,在语义上有“薄薄的一层”的意义,云阻挡了月光的照耀,展现了一幅朦胧的画面,译者将其处理为介词短语“a film of”,突出了云层的稀薄,仿佛眼前笼罩了一片云层,生动形象。

(二)《荷塘月色》叠词英译修辞上的改变

例5a: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例5b:Although the moon is not more than a thin, grayish veil.

原句上并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而译文里采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将浅浅的月光比喻成一片轻纱,会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译文再现了原文的写作风格,极具美感。

(三)《荷塘月色》叠词英译采用复数形式

例6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例6b:A breeze stirs, 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

原句中,“缕缕清香”是量词叠词,“缕缕”为AA型,在语义上主要是增义,为了表达“一缕”的意义。在原文中是为了展现环境之美之清幽,微风一阵阵地吹来,香气若有似无。在英语中,“增义”多数是用复数表示的,比如:herds of deer (一群群的鹿)。因此,译者将此处叠词处理为名词复数。很明显,汉语中的叠词在英语中使用复数的时候,并不能达到完全对等的效果。但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体系的不同出现了不可译的问题,这是每个译者都难以回避的问题。

(四)《荷塘月色》叠词英译借助音律和头韵

音律之美,不是一般人所想的,只是一种赏心悦“耳”的感觉。英语的韵律美种类很多,头韵就占了一大部分。

例7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例7b: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例8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例8b:Here and there, layers of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

“曲曲折折”为AABB型叠词,“田田”为AA型,这两个叠词在同一句中,主要是用来展现荷塘的形状以及荷叶之多,“田田”也是中文用来表示叶子之多的常用表达,译者将此处处理为“winding……water, what……”,采用的是头韵法, 用来传达源语言的音韵美。同样“层层的叶子”中“层层”也是AA型叠词,在原句中也是为了展现荷叶之多之茂盛,“layers of leaves”也是采用头韵法,用简单的单词将此处的叠词效果展现了出来,秉承了源语言的韵律美,且保留了源语的语义,又传达了作者内心对此景象的喜爱之情。头韵法的使用使译文有了音乐美, 让人读起来仿佛是置身于柔和婉转的轻音乐氛围之中, 十分放松而享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汉语叠词英译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叠词的语义、形式和修辞功能采取适当的英译方法, 如头韵、尾韵、平行结构、分词形式或复数形式等英译方法。汉语叠词拥有多样的形式和语义,并且修辞功能明显,再加上英汉语言的差异, 要想达到英汉完全对等的效果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在英译的过程中, 在考虑到语义对等的情况下,译者可以适当地放弃汉语中的叠词形式,或忽视其修辞作用,尽量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也就是用符合意义的词语进行翻译,这样就可以使原语的内容得以保存。

汉语叠词英译是一种艺术,而在散文叠词的翻译中,更要体现出其语言的美感与韵律。此外,汉语中的叠词形式多种多样,更重视语言的生动形象及美感,在各种文体和日常生活语言中被广泛地使用。英語注重词汇的多样性,尽力避免词根和语篇中的重复,所以英语中的叠词比汉语要少得多,使用范围也较窄。所以,在汉语叠词英译时,要针对叠词叠字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保证原文语义效果,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前提下,译者要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使原文的音韵美、形式美得到完整的传递,从而实现原文和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给读者带来最佳的阅读效果。叠字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使修辞效果最大化,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叠字叠词的翻译应该引起译者的重视,需要译者进一步探究,使译文内容忠实于原文,再现原文的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阅读体验。

猜你喜欢

叠字叠词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奇特的叠字联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荷塘月色
“的”字叠词招聘会
叠字家园
让叠词走进句子
《荷塘月色》解读的时代文艺特色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