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论监督报道的选题取舍

2023-03-22文_王

传媒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东站舆论监督停车场

文_王 静

王 静

钱江晚报

舆论监督是大众传媒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媒体在打造影响力和传播力方面的有力抓手。但是在实际采编工作中,做好舆论监督报道是一个讲究“适度与尺度”的技术活。做得不够,起不到效果;做过了头,可能适得其反。怎样有效做好舆论监督报道,笔者以为,从选题开始就要有所取舍。最近,钱江晚报一组关于《杭州公共充电桩的尴尬,谁来管》调查暗访报道,是对社会热点进行舆论监督的一次积极实践,以“小切口”触动“大民生”,为群众办了实事,既亮出媒体立场观点,又推动了有关部门工作的改进改善。舆论场众声喧哗,选题浩如烟海,取舍有度,方可行稳致远。

“以小见大”直面热点

以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作为切入口,说民生,解民忧,是舆论监督报道的方法思路。对于充电桩的暗访调查,就是起源于一桩小事——2021年10月中旬,读者向我们反映,她家附近的公共充电桩只有晚上可以充,白天去充就要被店员赶走。这到底是不是公共充电桩?能不能充谁说了算?记者去现场调查发现,充电桩确实是公共充电桩,但场地是充电桩运营商向第三方场地方租的,位置又是在某个商店门口,店员为了方便自己人,就擅自阻挡来充电的私家车主。运营商、场地方与门店的三方矛盾,导致了消费者成了无辜受害者。经过几番交涉,最后在记者的协调下,公共充电桩得以重新全天开放。

从结果来看,这是一桩简单的也顺利解决的“记者帮忙”,但分析过程发现,这“桩”小事的背后是公共充电桩管理运营缺失的问题,同时也暴露了公共充电桩在高速发展中的供求不平衡。公共充电桩的报道发出后,引发了许多新能源车主,尤其是无法安装私家充电桩的车主共鸣。在钱江晚报的微信留言中,诸多网友提出了更多问题和线索:公共充电桩有人建无人管,燃油车违规占用的情况很多;有人吐槽公共充电桩故障多,维护不及时频现“充电装”;还有人质疑服务费高,配套设施差。

于是,报社小时暗访团队迅速投入到再度采访中。根据爆料和跟帖留言线索,暗访小队走访了武林路、西湖文化广场、德胜立交、杭州东站、滨江天街、闲林老街等十多处公共充电站。记者通过对商圈、火车站、写字楼等公共充电桩覆盖区域展开调查,发现存在设备损坏无人维护、充电车位被违规占用、服务费高以及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普遍存在,触目惊心也令人深思——新能源车快速发展,而管理和配套却还跟不上。采访到一手线索后,我们组织文字、图片、视频在客户端,以及抖音、视频号等社交平台推出,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报道全网传播量超过500万,登上微博同城热搜前二,网友留言评论超过3000条。报道也得到了相关设施运营企业的重视,不少充电桩运营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积极维护故障充电桩,也积极替换维护或者关停一些老旧的、使用频次低的充电桩。

瞄准痛点 火力全开

舆论监督报道重在“建设性”,对一些群众反应强烈需要解决、而通过努力能解决的“痛点”应当火力全开,积极、大胆地报道、评说。此次公共充电桩暗访调查中,火车东站是我们调查的重点,也是舆论发酵的关注点。从“小事”延伸出去,追踪报道,深入调查,监督报道的维度从点连成面,不仅有话题、有流量、有共鸣,更搭建起了政府、企业与群众的沟通桥梁,让公众关切得到及时回应。

火车东站是杭州的城市“窗口”,关乎文明城市形象。但由于配套设施没有跟进,管理缺失,东站停车场充电区域旁的绿化林竟然成为了网约车司机们的“露天尿池”,这与杭州东站大型交通枢纽的形象相去甚远。绿化林里满地的纸屑、排泄物以及时不时跑进小树林里“方便”的背影,这些画面透过记者的暗访镜头,在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上快速传播,直接地刺激到了读者的视觉感官。无处“方便”的司机们屡次投诉都没了下文,也激起大家的愤懑之情。2000多名网友在线热议,有的留言谴责不文明行为,有的对火车东站的管理提出质疑。同时,我们也积极联系停车场责任方及属地管理单位采访,了解和反思其背后的原因,寻求解决方案。

随着舆论发酵,很快管理单位商讨出了一近一远两套方案。于眼下,为充电桩区域配备了5台移动厕所作为临时保障,又制作绿化隔离,加强秩序管理,劝导不文明行为;于长远,承诺进一步兴建配套设施,真正解决问题。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方面,停车场是按照常规的传统方案规划,即停即走,并没有计划做配套服务。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发展迅猛,令人始料未及。由于网约车数量暴涨,停车场一天的车流量从几千猛增到1.6-1.8万次。司机聚集,在停车场边充电边等客,久而久之,吃饭和上厕所问题就暴露了出来。然而,想整改也并非易事。要建设公共厕所,不仅要考虑到排污,铺装排污管道,还要结合属地管理机构、城管、交警等部门共同协调,需要相应部门审批,加大行政许可,非一时一己之力可以完成。这些“难点”“痛点”也通过报道向公众如实做了传达,为相关部门争取到了群众理解和决策时间,也对社会舆论做了正向的引导,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和谐因素。

重在建设性 切忌“冲天炮”

首先,“鼓劲、帮忙,而不添乱”。舆论监督报道在选题时就应当以结果为导向,具有典型性,能反映出社会存在的问题或现象,能为解决症结问题给出方案,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思考和改进。公共充电桩的选题,还可以向多个角度与方向延展,比如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是否存在布局不科学?为何有的地方布点多却无人使用,有的地方却经常排队。比如如何规范引导用户爱护公共设施?以及充电桩运营企业是否存在“骗补”,私人投资充电桩盈利与风险等等,有深度也有话题。仔细研判后,我们舍弃了部分选题,而选择了火车东站的公共充电桩配套这一方向重点突破,就是基于“解决问题”原则。

其次,坚持正面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切忌放“冲天炮”。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也是舆论监督报道,但没有为解决问题提供建设性的思路和意见,将使舆论监督报道的价值大打折扣或者沦为“添乱”的产物。选题之外,宣传方式上也要稳妥把握热点引导的节奏、力度、分寸,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精准研判舆论的态势与实情,既不把大事说小,也不把小事说大。坚持实地采访、素材的积累与多方证实,做到数据和结论经得起推敲。此外,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我们还要善用多样化手段,不拘泥于文字与视频形式,适时地打出组合拳。

猜你喜欢

东站舆论监督停车场
摄影作品选登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停车场迷宫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TDJ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在平顶山东站的应用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8·12”后,何以为家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运营中的地铁徐泾东站改造与上盖结构施工的协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