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与中青年心理疗愈结合必要性研究

2023-03-22刘安琪

经济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康养生态旅游旅游业

●刘安琪

一、拓展新的旅游发展方向的原因

1.旅游的重要性。旅游就是外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欣赏异地的风景,领略异地的饮食文化和人文特色;旅游也是开拓视野的最佳方式之一,能以全新的方式感触世界,是一种看世界的形式。通过旅游,人们会对生活进行重新审视,也有可能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义。近几年我国国民的生活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旅游,在节假日带着家人或者和朋友一起出去游玩,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品味各地的特色小吃,根据旅游人均花费相关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9年,旅游人均花费由857元增至953.25元。根据相关国内旅游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9年,旅游人数翻了三番,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虽然这两年人们考虑外出的安全性,人数急剧下滑,也分别达到了28.79亿和32.5亿人次。但排除疫情影响,近5年来,旅游业成为我国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截至2018年已连续8年超过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使旅游业站稳了经济支柱的一席之地,从制度层面上不断将旅游业各个领域纳入国家战略体系,推动旅游业资源优势逐步转为经济优势,对国家的生产总值提高有着巨大的影响。旅游业在维持经济增长、吸引投资、缓解贫困和促进就业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发展旅游业是非常必要的。

2.传统旅游已逐渐趋于饱和,创新才是永葆活力的“法宝”。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旅游业呈现大众化、普及化、全民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为应对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挑战,旅游理念和旅游形式发生了极大转变,伴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人们更注重旅游过程中所带来的趣味性,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游览活动,旅游市场中逐渐出现了VR旅游、研学旅行、义工旅行等多种多样的旅游方式。例如,当今时代许多学校纷纷响应研学旅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的研学旅行的目的、内容等方面各有不同,学校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拓其视野。除了对视野的开拓、知识的丰富,与此同时还会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类研学一般以中小学居多,这种旅行方式也是对学生的自理能力的一种锻炼。中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知比较片面化,经过研学旅行,他们会知道生活的艰辛、父母的不易、也会认识到自己的浅薄,也会对外界的事物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打开他们探索的大门,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对教学也是一种改革和创新,我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抵就是如此吧。现在越来越多的旅游都朝主题化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使得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和青睐。因此,旅游业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才能发展得更快、更稳。

二、关注中青年心理疗愈的重要性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的思想压力更大,大多数人都有脱发、失眠、易怒的症状,还有很多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据调查,抑郁症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我国是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此,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完善服务体系,帮助更多的人减缓压力,从而拾起对生活的信心。这些还远远不够,为了提高人们在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数,国家还对城市中的工作生活环境进行改造,建设市区疗愈空间的需求不断加大,建设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当今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容易使人对生活丧失信心和激情,从而自我封闭、作茧自缚、痛苦不堪。因此,人们需要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空间,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疗愈,从而缓解自己在这种城市生活中的压力,完善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为人们的心理减压提供良好的保障,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大有裨益。根据近些年来政策与文件,我们不难看出,心理健康已经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提上了日程。根据现在的种种举措来看,更多的是侧重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相对于青少年和老年人,人们对中青年给予的关注要小很多。中年人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是社会的主力军。因此,按照医学界说法来说,中年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最大,受外界压力的加速推动,例如,“九九六”等工作模式、“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外部压力以及自己的内心问题,使得中青年身上的压力更大,根据对心理机构门诊人数进行计算,中年时期是心理疾病爆发的最高期,但就诊率却是最低,中年人的心理疾病问题已经日益严重,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干预,不能任其发展。

再结合当今时事,新冠病毒的肆虐,国民健康受到威胁,我国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2020年春节期间,国内生产和消费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特别是旅游、交通、餐饮等部门,几乎处在一个停摆的状态。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人们都就地过年,全民居家进行自我隔离,经济呈下滑状态。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的各类产业生产总值都急速下滑,与此同时,对个人经济影响极大,引发了青年人对于就业难、面临失业的焦虑,则更增加了中青年人的心理负担,中青年人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三、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必要性

生态旅游是指游客前往自然和未受污染干扰地区的旅游活动。它是作为替代旅游的形式出现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大众旅游的不利影响,是保护自然环境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也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原则之一。它在环境和社会文化上是可持续的,而不是以一种增强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基础的方式,并促进操作的可行性。生态旅游的闪光点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不会造成破坏,是自然环境一直处于原生态模式。

森林康养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发展产业,是林业和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让人们处于大自然环境中,与大自然心身合一,得到超脱世俗万物的解脱。森林资源丰富,且未受到破坏,很适合人们来此修身养性,也可以帮助那些精神压力大、思想负担重的人快速减轻压力,重新振作起来。国家对此发展还给予了支持,增加森林康养基地数量,利用森林资源的优势,搭配完善的设施,打造医学、养生合为一体的康养基地,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们目前的健康状况。这项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合作才能完成,等到全面落成的时候,国民的养生理念则达到了普及化,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得到妥善的解决。

森林康养必须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所有的养生服务活动都是为了帮助人们调节身心健康,改善身体机能。森林里空气清新,是独特的天然氧吧,舒适的小气候有别于其他城市绿地,对人体健康有促进作用。森林康养能使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实现社会健康的一种经济实惠方式,它是为改善人民身心健康,调节身体机能、舒缓压力所产生的时代产物,也为此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愿意“回归自然”,与现代城市及海滨度假相比较,自然景观更受人们的青睐,也更具有开发价值。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天然氧吧的追捧则更为强烈,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身心得到放松,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而康养旅游也将迎来它的辉煌时刻,与森林康养有关的各种新业态形式更会成为未来的爆款产品。同时,近些年来,绿色和健康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碳中和”与“碳达峰”理念,生态旅游是大势所趋。根据国内外对于森林康养的各种研究显示,森林康养能使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实现社会健康的一种经济实惠方式,且生态旅游深受大家的喜爱,未来的发展不可估量。

四、心理疗愈和森林康养产业结合的前瞻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正视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对这方面的知识多少有些了解,也会使用各种方式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从而改善自己的状态,也能对身边有心理问题的人及时伸出援手。调查显示,现在心理有问题的人寻求专业帮助的人数由原来的寥寥无几已明显增多,我们可以看出,中青年人是希望对自身心理问题进行解决的。在疫情的影响下,对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心理疗愈方面是有很大的需求的。当下有部分企业开展康养住宿,通过为每一位住客定制个性化康养解决方案,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内调外治结合,药食同源,彻底改善和提升健康体质,从而达到非药物治疗而愈的效果。森林康养模式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也是林业生态价值的体现,它的形成使得中国的绿色发展和健康发展步伐又快了一步,我国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打造出适宜改善国民身心健康的休养场所,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办好事,谋福祉。在旅游市场中针对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层出不穷,但适合中青年的却少之又少。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研究数据较多,且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前期开发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应进一步探索,把解决这一问题与当下热门森林康养旅游相结合,创建适合中青年群体缓解心理压力与焦虑的旅游产品,为心理压力亟需释放的青少年、中青年群体构建特色心灵疗愈空间,开发创新型康养旅游项目,建立规模型旅游产业基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这是非常具有发展空间的,而且这种旅游项目是可延续的,并不属于“网红”项目,有别与传统康养生态旅游产业,结合国家政策相比较来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具有长期稳定发展的潜力,能够为旅游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对森林康养产业与心理疗愈结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维护好生态的基础上,建设康养基地、开发特色产品、推广森林文化,还要在管理机制的构建、景区的规划评估、创新的管理理念、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是否明确管理要点等方面进行深入评估和考虑。其次,可以发展关联产业,例如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康养服务业等多项产业,学习现有的康养产业,从中汲取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在实际生态旅游发展中,要对经济管理工作给予更多重视与关注,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要对各种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与分析,通过明确管理要点、制定管理机制等方式,不断提升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水平,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环保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趋势,大力开发生态项目的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自然和平相处,使自己与自然合二为一,融入自然,领略自然的魅力和神奇,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得到治愈,让更多饱受心理问题的人得到解脱,让更多的人喜欢这种生态旅游,是当下乃至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新热点、新方向。受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们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经济型旅游,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会更加倾向于健康旅游。因此,森林康养产业与中青年心理疗愈结合是非常有必要性和创新性的,能使人们在参与“疗愈空间”过程中达到一个放松身心的效果,满足现代人对个性化旅游的需求。

猜你喜欢

康养生态旅游旅游业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
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