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校外突发自伤行为的心理危机干预及反思

2023-03-22潘家琪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第二中学宁波3157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情班主任心理

◎ 潘家琪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第二中学,宁波 315700)

一、突发危机,理性分析判断

某个周六晚上7点37分,我收到我校初三年级某班班主任董老师发来的微信:“潘老师,我刚刚接到我们班小D爸爸的电话,说他儿子死了。”

死了?是我所想的那个意思吗?作为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兼德育主任,我以从未有过的紧张心情看完了余下的文字。原来小D父子俩因为手机问题发生了争吵,小D“自杀”了,现在在第三人民医院抢救,小D父亲觉得孩子在用过分的行为威胁他,非常生气,向班主任董老师表示“不要这个儿子了,学校要管的话就送给学校吧”。

确定了小D还活着后,我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些,但是脑子里还有很多疑问:“小D现在跟父亲在一起吗?情况如何?”

我将这些疑问向董老师求证,董老师表示小D父亲情绪激动,一直重复着各种气话:“让他去死吧!不死的话我给他喝农药,大不了坐10年牢。”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也说不出什么来;他是接到了医生的电话说孩子“自杀”了,才知道孩子在医院,但是明确拒绝去看孩子。

这些信息让我的心再次紧绷:“小D父亲至今没有去看过孩子,那么小D现在情况如何了?这个医院学生一般是不怎么了解的,而且不在城中心,小D是自己去的医院,还是发生了什么路人帮忙送去的?”

这些疑问和小D父亲不同于一般家长的粗暴表现,让我意识到这个突发的危机事件因为太多不确定信息而有可能引发极端的情况,因此我马上与副校长商量干预对策,决定立即采取行动,防止事态恶化。

二、共情班主任,稳定家长情绪

在了解到小D家就在学校附近后,我、董老师和副校长三人急忙赶往学校集合。路上,我向董老师了解小D的信息,董老师表示他成绩比较差,但是性格活泼,人际关系不错,单亲,目前跟父亲一起生活,其他家庭信息不清楚。

“你一定吓坏了吧,这个电话太突然了,如果是我我也一定蒙了,你现在的处理非常好。” 董老师是一位新教师,从未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通过共情鼓励她进一步采取措施。董老师打电话让小D的两个好朋友与小D保持联系。我告诉她继续耐心接听小D父亲的电话,向她解释这位父亲目前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此时语言上的宣泄,是因为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既生气又慌张,需要班主任的倾听来缓解他的焦虑,班主任要共情家长的感受从而稳定家长的情绪,还要提醒家长千万不能打电话去批评孩子。

三、紧急家访,了解事情原委

当晚8点08分,赶到学校后,我们了解到小D正在医院,医生初步诊断为抑郁症,目前情绪稳定,小D父亲也逐渐冷静下来。当我们在电话中向这位父亲提出要家访时,他表示自己就在学校对面,老师们可以直接过来。

小D父亲一见到我们便开始倾诉:“孩子都是被手机害的,每天晚上玩游戏……凌晨三四点我在楼下看到他房间的灯还亮着……我一个人拉扯他真的很不容易……他不同意舅婆搬进来,好好坐着吃饭就哭起来了,有什么好哭的……这次我要来个狠的,让他知道威胁我是没有用的!”

我们不断肯定他的付出,以降低他的内疚。副校长以一个父亲的身份与他交流,他才逐渐说起家中情况,我们没想到发生在这个家庭的故事如此让人震惊:小D父亲年轻时坐了七年牢,期间小D妈妈生下孩子并抚养长大,二人没有结过婚。父亲出狱后,母亲离开孩子又组建了新的家庭,几乎不与孩子联系。小D自此便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没有固定工作,以晚上赌博为生。后来,父亲有了新的女朋友,基本不回家过夜,小D知道这个情况后,愈发沉迷于手机和游戏。近日,年迈的舅婆因为特殊原因想搬来同住,小D非常抗拒,多次表示反对,被父亲指责不懂事。周六中午,父子俩再次因此事发生争吵,下午小D表示感冒了想去医院买药,并拒绝了父亲的陪同要求,傍晚父亲便接到医生的电话。

我们意识到小D的问题根源在父亲身上:复杂的成长经历,冷漠的抚养方式,粗暴的亲子沟通,缺失的精神关怀……我们鼓励父亲给小D打电话表示关心,小D在电话中说:“你不是不管我了吗?我在医院等了你一个小时……你不用来看我,我明天去台州找姑姑。”

四、直接干预,给予支持和温暖

察觉小D对父亲的排斥后,我示意班主任董老师接过电话。

小D说:“董老师,对不起,让你担心了。我现在跟小王、小林在一起,你不用来看我。”

在董老师一再表示担心他、想要看看他时,他终于告诉我们他已经离开医院,正跟两个同学在店里吃东西,并一再要求只能董老师一个人过来。

8点20分,我们决定一同前往,先由我和班主任前去与小D交流,副校长与小D父亲在店外稍远处等待,就这样,我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现场干预。

(一)状态评估

走进店里,我们看到三个男生边玩着手机边吃着麻辣烫。小D,个子高高,微胖,表情平淡,看到我们有点难为情。除了手背上一道道鲜红的划痕,我没有发现其他明显的伤口,小D的情况比我想象中好很多。我的心彻底放下了,并示意他继续吃。

(二)运用共情、理解、支持等心理技术与学生建立联结

在我们的询问下,小D说出了实情:“大概9月开始,我发现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待着的时候会情绪低落,晚上睡不着,经常反复听一首歌。后来我跟网友聊天,发现我可能也跟对方一样得抑郁症了,但是我不敢去医院,我好几次跟爸爸说我不舒服,他都没当回事,他一点也不关心我。最近舅婆要住进家里,我感觉自己最后的自由也要没有了,但是他根本不理解我。今天中午我实在太难受了,就自己去了医院。”

董老师对小D的坚强表示赞赏,我对他能主动就医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及时纠正了他对网上信息完全信任的错误认知,并表示接下去我们一起面对这个困难,大家都非常关心他。

(三)矫正不合理认知

小D父亲在外面等得非常着急,便进了店,当看到儿子手上的伤时一脸震惊,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还不如直接捅我呢。”

这位不懂如何表达关心的父亲再一次用粗暴的言语伤害了孩子,副校长马上把他拉到一旁。

“你干吗来?你根本就不关心我的死活!”

面对小D的气愤,我提醒他:“你看到你爸爸刚才原地打转了吗?”小D点点头。

“你爸爸看到你的伤后慌了,他之前一直以为你是在吓他,他是真的不了解抑郁症,更不知道如何表达对你的关心。”小D听了我的话后低下头沉默了许久。

(四)与家长交流,推动及时就诊

我让董老师留下继续与小D交流,然后把目前的情况跟小D父亲作了说明:“小D爸爸,你刚才看到孩子的伤了,孩子的心理生病了,但这不都是你的错,你已经做了很多,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这样的情况,但幸运的是发现得及时,早点去医院治疗,孩子就可以快点恢复。”

小D父亲低着头,说:“我刚才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习惯了这样说话。”

“我知道,你其实很担心小D。从现在开始,你要努力改变跟孩子交流的方式了,千万不能像刚才那样了。”

小D父亲听完径直走进了店里,再次看到儿子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儿子,跟我回家吧,我们明天一起去台州找姑姑。”9点10分,我们目送这对父子离开。

最终,小D在父亲、姑姑的陪伴下去医院接受治疗,一个月后回归校园生活。在同学和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在心理教师的辅导下,笑容再次出现在了他的脸上。

五、反思

第一,保持敏感,关注易被忽视群体。

班级里有两类学生容易受到班主任的关注,一类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一类是经常惹是生非的学生,像小D这种单亲家庭的学困生,因为性格开朗、平时遵守纪律而很容易被忽视。现实中,有些父母虽在孩子身边,却不能给予孩子正常的关爱,甚至给孩子造成了伤痛。由于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这些学生外表看似坚强,内心却脆弱不堪。因此,班主任平时应多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尤其是亲子关系情况,对缺乏家庭情感支持的学生要密切关注,多与他们交流。

第二,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庭教育。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社会、学校都可能是诱发因素,但也都可以成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抓手。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告知家长家庭情感支持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设家长沙龙,促使家长反思原有不良的亲子相处模式并学会用科学的亲子沟通方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发自内心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形成制度,有效开展危机预防工作。

校园心理危机工作的重点在于日常预防,学校应通过常规性的心理测验、心理委员上报、家访、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讲座、心理沙龙、社团活动等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班主任及心理委员的心理危机知识培训,形成真正具有实效性的上报制度及朋辈辅导制度,使得学生的心理危机能够得到及时识别和早期干预。

猜你喜欢

共情班主任心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夸夸我的班主任
心理感受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