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酯化循环气的全组分测定

2023-03-13焦立奎

化工设计通讯 2023年1期
关键词:色谱仪亚硝酸载气

焦立奎

(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000)

乙二醇的生产有石油路线,但我国贫油多煤的现状促进了煤制乙二醇的发展。目前,煤基合成气合成乙二醇,生产工艺主要分为3个步骤:首先,NO和甲醇反应生成亚硝酸甲酯(MN);随后CO和亚硝酸甲酯(MN)的偶联反应生成草酸二甲酯(DMO)和NO;最后草酸二甲酯加氢生成乙二醇和甲醇;后两步生成的NO和甲醇继续参与第一步亚硝酸甲酯的反应。其中,MN的再生反应是串联偶联反应和加氢反应的重要中间环节,通过MN的消耗和再生,实现了绿色循环利用。

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过程涉及的3个主要反应式如下。

(1)再生反应

2CH3OH+2NO+0.5O2=2CH3ONO+H2O

(2)偶联反应

2CO+2CH3ONO=(COOCH3)2+2NO

(3)加氢反应

(COOCH3)2+4H2=HOCH2CH2OH+2CH3OH

所涉及的酯化循环气组分包含H2、CO2、N2O、O2、N2、NO、CH4、CO等组分。通过建立两台色谱配合,可实现准确快速分析,PE-590色谱仪采用TCD检测器,配置2个通道利用阀切换技术分析氢气和永久性气体及二氧化碳,此分析方案的优点在于使各组分能够快速地分析,同时通过合理的切阀避免循环气中二氧化碳进入5A分子筛色谱柱,有效防止色谱柱受损,延长了仪器使用寿命。岛津GC-2014采用FID检测器,配置RTX-WAX色谱柱快速分析酯化循环气中的亚硝酸甲酯。两台色谱同时分析可在15min以内完成对循环气全组分的分析。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采用两台气相色谱仪对酯化循环气进行全组分分析。气相色谱仪PE-590分析酯化循环气中的氢气和永久性气体及二氧化碳,配置1个十通阀、1个八通阀、1个六通阀。2个定量环(体积分别为 1.0mL和 0.25mL),4根色谱柱,2个TCD 检测器,进行双通道分析。第二台气相色谱仪岛津GC-2014分析酯化循环气中的亚硝酸甲酯、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等物质。配置1个六通阀,1个1.0mL定量环,1根色谱柱,1个FID检测器。

1.2 色谱柱及辅助气配置

1.2.1 色谱仪PE-590配置

色谱柱。柱1:HAYESEP N填充柱,2.13m,用于预分离;柱2:MOLECULAR SIEVE 5A填充柱,2.74m,用于分析氢气;柱3:MOLECULAR SIEVE 13X填充柱,2.74m,用于分析氧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柱4:HAYESEP T填充柱,1.22m,用于预分离。TCD A 通道的载气为He,纯度大于99.999%,同时作为柱1的反吹气。TCD B通道的载气为N2,纯度大于99.999%,同时作为柱3与柱4的反吹气。

1.2.2 色谱仪岛津GC-2014配置

色 谱 柱。柱1:RTX-WAX,30m×0.32mm× 0.50μm;FID通道载气为N2,纯度大于99.999%。

1.3 色谱参数

PE-590色谱仪进样口加热器温度60℃,总流量50mL/min,载气流速30mL/min。辅助气1:40.0mL/min,辅助气2:30.0mL/min,辅助气3:41.3psig,辅助气4:22.3psig。初始温度60℃,保持时间8min。TCD A 通道加热器温度200℃,电流值120mA,载气为He。TCD B 通道加热器温度200℃,电流值120mA,载气N2。

岛津GC-2014色谱仪进样口加热器温度200℃,总流量33.5mL/min,柱流量0.5mL/min,隔垫吹扫流量3mL/min,分流比为1∶60。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时间5min,以15℃/min 升至 120℃,保持时间2min。总运行时间为12.33min。FID检测通道加热器温度200℃,载气为N2。

1.4 分析过程

1.4.1 PE-590色谱仪测定循环气中的氢气和永久性气体及二氧化碳

采用两个TCD通道,样品通过一次进样充满两个定量环,然后通过设置阀切换,将样品送入相应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最后通过检测器测定。

起始状态,阀1、2、3处于OFF状态,样品通过进样口依次置换管路并充满两个定量环。然后将阀1、3切换至ON状态,此时载气He带着定量环1中的样品通过阀1进入柱1色谱柱进行预分离。当氧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全部进入到柱2色谱柱后,此时二氧化碳还未进入柱2色谱柱中,将阀2立即切换至ON状态,此时氧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被封锁在柱2色谱柱中。载气He继续将柱1色谱柱中的二氧化碳从柱1出来后经旁路阻尼(对待测组分没有保留作用)流出进到TCD A通道被完全检测,阀1切换至OFF状态,辅助气1(He)反吹柱1色谱柱,将其他组分排出。随后将阀2切换至OFF状态,载气He将氧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送入TCD A通道完成检测。样品随载气在柱1、2中分离顺序如图1所示。

图1 样品随载气在柱1、2中分离顺序

氢气分析通道中,载气N2带着定量环2中的样品通过阀3后依次进入HAYESEP T色谱柱预分离,再进入MOLECULAR SIEVE 13X色谱柱,当氢气进入TCD B通道被完全检测后,立即将阀3切换至OFF状态,辅助气4(N2)将其他组分反吹排出色谱柱,此通道分析完成。阀路图如图2所示。

图2 气相色谱仪阀路图

PE-590气相色谱仪切阀顺序以及时间如下:①阀3,时间0min,打开;②阀1,时间0.01min,打开;③阀3,时间1.00min,关闭;④阀2,时间1.35min,打开;⑤阀1,时间2.95min,关闭;⑥阀2,时间3.00min,关闭。

1.4.2 岛津GC-2014色谱仪测定循环气中的亚硝酸甲酯等物质

样品通过进样口进样,采用RTX-WAX色谱柱分析,利用FID检测器检测,通过外标法进行定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在特定的色谱条件下,利用组分保留时间以及纯物质对照法进行定性。首先将色谱仪按照上述实验参数进行设置,仪器就绪后,利用相应单组分标准气进样,确定物质保留时间。一般情况下,在色谱柱及阀切换时间确定之后,组分的出峰顺序会固定不变,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增长,各组分出峰时间会整体偏移,但出峰顺序不会改变。

2.2 定量分析

在定性完成后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在相同分析条件下,通过比较标准物质与样品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获得定量结果的计算方式。外标要求仪器重复性很严格,适于大量地分析样品,因为仪器随着使用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曲线校正。此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计算方便。

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本标准曲线的建立采用外标法,首先用已知含量的标准气体,多次进样测定得到各物质相对应的保留时间与峰面积,以浓度为纵坐标,峰面积为横坐标,建立各组分的标准曲线。

标准气体中各物质出峰顺序依次为H2、CO2、N2O、O2、N2、NO、CH4、CO。各组分含量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分含量汇总表

通过含量与峰面积计算绝对校正因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i:各组分i的绝对校正因子;Ci为标样中各组分i的含量,单位为%;Ai为标气中各组分i的峰面积。

待测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等于相应的校正因子乘以该物质的峰面积。计算公式为

式中:Ci为试样中含氧化合物各组分i的含量,单位为%;Cs为标样中各组分的含量;As为标样中各组分的峰面积;Ai为试样中各组分的峰面积;

2.4 精密度与准确度试验

将同一试样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进样6次进行测定,试验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精密度试验结果

表3 准确度试验结果

由表2、表3可知,本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能满足生产分析要求,是一种实用快速的全组分分析方法。

3 结论

3.1 存在问题

若待测样品或载气不纯含有少量水蒸气,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导致CO峰前移与CH4峰接近甚至出现部分重叠,导致CH4测定含量偏低,可通过老化色谱柱解决此问题,老化时需要注意不同色谱柱的上限温度。若老化后效果不明显,可在分析亚硝酸甲酯的第二台色谱仪加入CH4测定,通过一次进样实现CH4和亚硝酸甲酯的测定。

3.2 酯化循环气包含H2、CO2、N2O、O2、N2、NO、CH4、CO等组分

本文结合循环气组分,选用两台色谱仪,通过配置合理的色谱柱、检测器以及多阀切换,采取外标定量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酯化循环气全组分,操作简单,同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为工艺生产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色谱仪亚硝酸载气
往复式压缩机隔离气系统分析及探讨
亚硝酸钙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硬化过程的影响
聚丙烯装置载气压缩机安装质量控制
利用芽孢杆菌去除水体中亚硝酸氮的研究
气相色谱仪的故障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SLSP-2K型快速色谱仪最佳工作状态的调试方法
载气对碳/碳复合材料致密化过程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
安捷伦6820气相色谱仪问题峰处理及其运行改进措施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多功能离子色谱仪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