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最脏的活守最净的心

2023-03-12赵雯阮成建张易

党员生活 2023年3期
关键词:江汉区水务污水

赵雯 阮成建 张易

刘得祥,196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武汉市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排水队疏捞班长。他坚守排水疏捞一线三十载,守护着城市地下“经脉”。面对居民困难,他兢兢业业尽心服务;在专业领域,他始终秉承工匠精神;在危急时刻,他勇于发挥先锋作用。近年来,刘得祥不仅荣登“中国好人榜”,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武汉市“时代楷模”等荣誉,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有问题找刘班长,从没听他说一个‘不’字……”

“你别看他为人木讷,可活儿干得真漂亮!”

在社区居民和同事们的口中,刘得祥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白天,他带领疏捞班下窨井、钻涵洞,常年与淤泥、毒虫和粪便打交道;晚上,只要群众有需要,他又带着突击队第一时间排忧解难。

提及他,大家都感叹:“做一件好事不难,但他能30年如一日做好事,这不就是当代活雷锋嘛!”

群众的事大过天

春寒料峭,2月的江城依然寒气逼人。

一大早,刘得祥就带着队友冒雨来到马路边。只见他麻利地打开井盖,黑洞洞的窨井里,墨绿色的污水翻腾着白色的泡沫,刘得祥身穿黑色的橡胶服,戴好头灯,矫健地下到排水井底,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清理着沉甸甸的淤泥和粪便……这便是刘得祥每天工作的日常。

30年来,刘得祥像钉子一样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双手清理起数以万吨污泥,守护着江汉区100多公里排水管网的通畅和近10万只窨井盖的稳定,维护着城市的脉动。

工作以外的时间,刘得祥也“闲不住”,常常步行或骑电动车在辖区内巡查。发现井盖破损或有渍水的地方,他就第一时间处置。遇到居民求助,他更是义不容辞。

几年前的一个中秋之夜11点多钟,刘得祥突然接到西桥社区一位七旬老人焦急求助,连忙穿上衣服就往外跑。

疏通居民家中堵塞并非刘得祥的工作职责,但在他看来,群众的事大过天。

原来老人家中厕所堵塞,连客厅都已粪水满地。刘得祥二话不说就上手疏捞。排水管很细,刘得祥只能用铁丝逐节掏,用手指去抠那些粪渣。铸铁管内壁布满了毛刺,他的手很快就被划伤,粪水一浸火辣辣地疼。

直到凌晨1点多,“哗”的一声,排水管内的污水终于疏通。老人感动不已,刘得祥却连口水都没喝便匆匆离去。

十分内向的刘得祥不善言辞,但谁都信任他。

附近社区一位拿低保的老太太家中厨房一直渍水,多次请人修理都没能改善,无奈求助刘得祥。经验丰富的他经过内外排查,发现原来是老太太家中水槽漏水倒灌进墙体后汇集地面。寡言少语的刘得祥悄悄自掏腰包给老太太重新做了个水槽,问题终于解决。

“像他这样的人真是太难得了。”江汉区汉兴街道华苑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许静感慨地说,“有时候居民在雨雪天气求助,我们都觉得刘得祥可能赶不过来。但很快,就会看到他急促的身影出现在雨雪中。”

多年无私的帮助,让刘得祥在群众中有口皆碑,江汉区排水队也声名在外。

排水队的荣誉室里挂满了各种锦旗,有接受过刘得祥帮助的居民感激地送来土特产,更有老人动情写下的感谢信……

对于这些荣誉,刘得祥总是憨厚地笑着说:“这都不算什么,只要我能帮得上忙,我就会去做。”

做一事终一生

刘得祥曾是一名侦察兵。1987年退伍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那是他人生最神圣的时刻。1993年,他进入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排水队工作。

“虽然大家都说这活又脏又累,但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刘得祥回忆道。

逢年过节,阖家团圆时,别人往家走,刘得祥总是向外奔。他说:“大过节的,别人家里堵了日子不好过。”

高温酷暑天,他穿着短裤在下水道前池窨井里一点点地疏通管道,一干就是几小时。上来后,他瘫倒在路边,身上的汗水裹着污水,路人见了都绕道走。他说:“夏天下水管道气味太大,不疏通的话,臭的就不止我一个人了。”

寒冬腊月,他穿着单衣在一个个窨井上下攀爬,手冻得通红。他说:“冬天水管容易上冻,必须及时清理,我们干习惯了不觉得冷。”

2009年梅雨季节,一场特大暴雨过后,姑嫂树铁路涵洞下的排水孔被铁路扩宽施工的水泥块堵住。涵洞内,渍水几千平方米,最深处达3米多。冲进涵洞里的车辆在污水中漂浮着,情况十分危急!

到达现场后,刘得祥毫不犹豫地沿着倾斜达70度的栅栏,几个箭步就纵身跳进潜池。队友们也紧跟其后跳了进去。

下去后,刘得祥发现堵点在直径仅1米的污水管中,只容得下一人进入。

“我去!”刘得祥立刻躬身钻了进去。

狭小的水管里塞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泥块,刘得祥拼命清理。突然,在他撬动一块大石头的瞬间,强大的水压将石块和他一起从管内弹了出来!

大石块压在了他腿上,奔涌的污水将潜池的水位急骤抬升,即将把他淹没。命悬一线之时,队友们拼命搬开大石头才将他救了出来。

由于石块的撞击,刘得祥左脚的腓总神经严重挫伤,法医鉴定为八级伤残。医生要求刘得祥至少要休养半年,但他只休息了两个多月,就带着特制的脚托上班了。

“他就像一个猛张飞,从不说困难,有事抢着做!”江汉区排水队副队长吴祥华和刘得祥共事30年。他说:“受伤后,组织十分关心,让他多休息。但只要有活儿,他又二话不说赶过去。”刘得祥却说:“把老百姓的困难解决好是我们的本分,我怎么能不去?”

党员初心不忘

上个世纪末,为了能随时去现场,刘得祥吃住在单位,24小时待命。当时设备落后,疏捞现场往往臭气熏天,居民怨声载道。

如今,智能水务系统让水务工人能随时掌握现场情况。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環境卫生。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刘得祥为民服务的初心却从未改变。越是危难时刻,他越是冲在前。

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连遭暴雨袭击引发广泛关注。7月21日,武汉市第一批排水救援队出发支援河南。

听到消息后,刘得祥坐立不安。一贯沉默的他主动找到领导,要求参加下一批的救援行动。

队领导考虑到他年龄偏大,身上又有旧伤,不同意他前往。但刘得祥坚持道:“我有经验,我可以的!”

2021年7月25日晚,刘得祥跟随救援队伍到达河南安阳。

一到现场,刘得祥就主动接下夜班值守任务。他火速勘察完积水点情况,抬起重达350斤的抽水管就开始抽排。

旧伤的后遗症让刘得祥的脚每到阴雨天就会酸痛。一到安阳就整日泡在水里的他,很快就感到腿上传来阵阵隐痛。但他依然一声不吭,夜以继日地抽水,力争早一分钟恢复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

經过几天几夜的抽排,渍水终于排除干净。期间刘得祥几乎没怎么合过眼,每半个小时就要泡在浸满雨水的地下室里,打着手电筒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清理周边杂物……

“我是个党员,别人看我,就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到底能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我不能给党丢脸。”刘得祥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在刘得祥的影响下,刘得祥的妻子和儿子也都成为一名水务工人。曾经“嫌弃”父亲工作又脏又累的儿子,逐渐以父亲为榜样,已成长为江汉区排水队一位副班长。

刘得祥带着一家三口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水务事业,成为老百姓心中排水管网的“守护神”。

记者手记

新时代 新雷锋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符号。

在刘得祥身上,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光芒。

雷锋精神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和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的真诚服务和点滴温暖。群众的点滴小事也是大事,为民服务,再渺小也伟大。

雷锋精神是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价值观如何多元,都不被纷纷扰扰所影响,坚守最净的心,正本清源,抑恶扬善。

雷锋精神是德不孤,必有邻。正如在刘得祥的影响下,他的家人、队友、同事也都纷纷以为民服务为己任,以敬业勤业精业为标杆。扛起自己那份职责,做社会的脊梁和柱石。

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积小流以成江海,最终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航船的磅礴动力。

猜你喜欢

江汉区水务污水
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志存高远 苍翠挺拔
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让绿意点亮生命
水务智慧巡检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建设探讨
水务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探讨
用创新的激情抒写养老事业的新篇章——记前进中的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