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股具有估值吸引力

2023-03-11张学庆

理财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疫后医药行业估值

张学庆

在经历了过去两年幅度相对较大的调整之后,医药板块的估值受到了较大幅度的压缩,已经处于历史低位附近。

在经过了近两年的调整之后,性价比显著的医药板块,今年以来市场关注度显著上升。

资金追捧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申万医药指数从去年10月初以来的涨幅为16.61%,位于申万一级行业第五。

无独有偶,港股的医药股也取得了相对较好的表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医疗保健指数从去年10月初以来的涨幅为46.97%,居恒生综合行业指数首位,超同期其他行业的表现。

近期有大量的资金正在“跑步入场”,南北向资金均不约而同地在加仓医药生物板块。

基金2022年四季报显示,医药是主动权益基金重仓的前三大板块之一,也是第四季度公募基金增持最多的板块,获得了资金的大幅增配。

据招商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募基金持有医药生物行业的仓位占比达到了11.70%,获基金主动增持的比例高达1.96%,是持仓占比环比提升最多的板块,成为了四季度最大的赢家。

业绩改善

医药板块经历了2年熊市周期以及3年疫情扰动,展望未来,疫后复苏驱动下,企业盈利有望改善,医药板块有望从熊市周期中走出。

据预测,2022年多数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均在疫情影响下实现了业绩增长。西南证券对63家医药上市公司四季度利润的预测,增速下限超过50%的有20家;增速下限在30%~50%的有6家;增速下限在15%~30%的有9家。

在经历了过去两年幅度相对较大的调整之后,医药板块的估值受到了较大幅度的压缩,已经处于历史低位附近。截至2023年2月10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27倍。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41%,低于4年来中枢水平(174.0%)。

瑞银证券研究部医疗行业分析师陈晨表示,现在医药股的估值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2023年我们对医药行业持比较乐观的态度。”陈晨说,“2023年我们看好创新和复苏这两个主题,优先看好的5个子行业包括:Biotech、医疗科技、CRO、线上线下药房、医疗服务。”

西南证券分析师预计短期内市场将青睐估值修复空间大、政策利好的医药子板块。

中长期来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疫后复苏将驱动行业增长。展望2023年全年,西南证券看好高确定性3条投资主线:一是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二是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三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重视板块

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在疫后复苏和新冠诊疗需求大增等因素的推动下,医药消费需求整体呈现出较好的复苏态势,医药行业又重新回到了成长轨道。

中邮证券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关注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 CRO:估值业绩双升

前期受海内外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和医药一级投融资市场都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加速回暖,相信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

- 创新药:聚焦药品的临床价值,精选年内催化剂丰富的标的

监管政策正合力加速创新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行业出清有望消弭低质量内卷。2022年CDE批准创新药数量、科创板医药类企业IPO数量均同比下降。相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药监部门发布多项创新药研发指导原则,包括要求3期临床使用阳性药物或最佳SOC作为对照、NDA申请应纳入风险/收益总结等,逐步收紧创新药品上市标准;上交所科创板监管逐渐加强对拟上市药企自主研发硬实力的要求。创新药投资应回归关注药品的临床价值。建议关注年内催化剂丰富、核心管线进入密集数据发布期的加科思(01167.HK)、海创药业(688302)、德琪医药(06996.HK)、康宁杰瑞(09966.HK)、康方生物(09926.HK)。

-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放松加快,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

国内防控政策已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現边际减弱。民营医院或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同时,医院诊疗量反弹将提高血制品临床用量,推动需求端快速修复。叠加进口白蛋白供给紧缺,血制品行业进入半年至一年的去库存周期。持续的供需不平衡或使院外市场终端产品出现涨价趋势。血制品行业迎来基本面全面修复,建议关注:派林生物(000403)、博雅生物(300294)、天坛生物(600161)。

-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景气度扩散

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

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

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 原料药:业绩反转

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今年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建议关注:同和药业(300636)等。

生物医药行业近年巨大的成长,表现在市场上,带动行业指数获得较高的回报。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申万生物医药指数近十年的总收益为136.17%,年化收益率为12.19%,远超同期沪深300的表现。

猜你喜欢

疫后医药行业估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全球抗疫与疫后重建
汇聚起加快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湖北人大关于奋力夺取“双胜利”的决定出台前前后后
疫期财政的应对 疫后财政的支持
对垒疫后衰退
巧用估值法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
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揭晓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
猪八戒网为何估值过百亿?
100亿总估值的炼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