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高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研究

2023-03-09

关键词:工科理念学科

韩 斌

(东北大学 党委统战部, 辽宁 沈阳 110819)

当前,世界正处在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后疫情时代的各方面复杂因素交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这场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工科高校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桥头堡,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能否把新发展理念领会好、运用好、落实好,决定着高校发展的动力和路径,关系着高校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更影响着高校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成效。

一、 问题缘起: 工科高校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迈好“十四五”时期发展第一步,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治本之策。所谓治本之策,就是从最根源、最基础的层面解决问题的对策。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恰恰体现了党中央站位新发展阶段,对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度认识,对各层面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的前瞻预判,对与国际接轨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深度思考和对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之母,更是未来一切涉及发展工作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也必然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航标和灯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自中世纪欧洲大学诞生至今,经过千年的发展变迁,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国家整体发展格局构建的贡献率越来越高,高校与社会的这种共生共荣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世界历史上的各个阶段。当前,我国正处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阶段,工科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师的摇篮”,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而激发创新动能、盘活经济活力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工科高校能否立足新发展阶段,更加完整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地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工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应用好新发展理念这一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方法论,只有在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内涵要义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新发展理念与自身发展的深度契合、紧密结合、有序融合,才能在致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中实现自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党和国家赋予工科高校的时代命题,更是工科高校应履行的重要使命和政治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 教育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围绕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矛盾问题,积极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修订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重要法律法规, 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 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2]。 在这期间,工科高校以其具有鲜明特点的工学精神、行业特色以及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为,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工科高校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进程中, 因认识程度、发展程度、学科水平和分布以及大学功能作用发挥的层次水平等不同, 在把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方面出现了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 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时与自身特色结合不够紧密。工科高校一般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行业背景以及长期以来积累的工科学科优势,但进入新发展阶段,部分工科高校对新发展理念与学校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还不够全面,特别是结合自身行业底色、发展特色,就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协调理念、绿色理念、开放理念、共享理念指导办学实践,如何将新发展理念融入自身办学脉络进而渗透进教育教学、学科发展、学校治理的具体工作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工科高校对创新理念的落实不够聚焦,没有突出工科创新的特点;对协调理念的落实不够深入,没有理顺发展与平衡的关系;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重视不够,考虑整体生态建设不到位;对开放发展理念的理解有所局限,没有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双循环新格局的现状;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浮于表面,致使办学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不清、边界模糊。

第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不完整、方向不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特别指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3]。“畸轻畸重”“以偏概全”是当前各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工科高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工科高校抓落实时仅考虑了新发展理念的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不注重协同,未形成合力;二是部分工科高校抓落实时没有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力不够精准,措施不够聚焦;三是部分工科高校未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看轻重、不分主次,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脱离了自身发展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第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缺乏系统化、有效性。部分工科高校对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办学治校过程中未能将其具象化、实际化,没有将具体落实的相关思路想法、重点举措等针对性地落实到各类章程、规划、计划中;部分工科高校贯彻新发展理念仅停留在规划计划的层面和落实上级具体部署要求的层面,具体落实偏局部而不注重系统化、偏学习而不注重制度化,中层的治理机制缺失,基层的政策举措不足,表现出“主动作为”不够,“被动牵引”有余的现象;部分工科高校实施过程偏重“有形”但缺乏“有效”,“唯概念”多、“搞运动”多、“喊口号”多,聚焦关键、解放思想、主动设计、着眼落地做得还不够到位。另外,还有部分工科高校脱离自身行业背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抓落实时不注重搞好结合、推进融合、抓好耦合,同时,很多工科高校单兵作战思想严重,缺少联合协同,不能凝聚合力。

二、 逻辑解析: 明晰新发展理念与工科高校改革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3]。新发展理念涉及的五大方面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发表一系列讲话,完整全面阐述了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在认清上述理念实质的同时,立足新发展阶段,工科高校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还要充分厘清这五个方面与自身改革发展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只有系统认识、深刻理解、完整把握、一体践行、立体推进,才能为工科高校自身事业发展固本强基、增添活力。

1. 工科高校的改革发展要紧密依托“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高校是创新的前沿阵地更是重要高地。近十年来,高校通过推动“放管服”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打造新时代创新文化,营造了鼓励创新创造的良好软环境。高校各类人才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成果所有权等逐步得到保障,人才引进、职称评聘、学位授予、绩效奖励和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机制也得到了优化。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和主力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一系列创新成果随之涌现,近十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全部自然科学奖中67%的奖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72%的奖项等均由高校获得[4]。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者和动力源,工科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密依靠创新,而不能脱离创新。

新发展格局下,工科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双重重要角色,其一是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其二是实施创新的重要主体。同时,工科高校也肩负着双重责任。一方面,工科高校要充分利用创新解决发展的内因问题,通过一系列符合时代特征、适应育人育才和学术创造的运行机制和治理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工科高校还要积极发挥创新高地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构建与外部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主动承接和应答区域创新需求、辐射创新文化,成为引领地方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风向标。

2. 工科高校的改革发展要全力用好“协调”这个关系纽带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5]。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征,是践行系统观念,解决系统内要素关系,实现全局与局部、当前与未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重要工作方法。协调特别强调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配合,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增强发展整体性[6]。当前,工科高校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发展体量大小不等、学科专业分布广泛而水平高低错落、队伍强弱不均等方面。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既不能脱离实际硬闯硬干,也不能不顾主观客观条件运动式地盲目乱干,如何做好“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工科高校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不等于平均用力,现实条件也不允许,还是要着重作好以下两方面的“协调”。其一是协调好发展的平衡问题,发展过程中既要统筹兼顾高校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如资金、规模、学科、人才等),更要突出高校自身的所属行业特色、学科特色和发展特色;其二是抓好各方面协同,从小处说是部门协同、工作协同,从大处讲可以拓展到管理协同、学科协同等,工科高校只有抓好工科背景下的协同和链接,才能真正做到固根基、扬优势、强特色、促发展。

3. 工科高校的改革发展要高度重视“绿色”这个重要方向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打造绿色发展方式,是适应和尊重自然规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创新。贯彻落实“绿色发展”,工科高校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自身建设要进一步突出绿色理念和生态内涵,包括在硬件上强化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绿色生态、富有品位的现代校园建设,在软件上突出管理服务的信息化、资源配置的科学化、内部控制的集约化节约化,从软硬两方面实现学校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和谐发展。二是要以学科的“绿色蝶变”支撑双循环格局的构建。工科高校的学科有很大一部分与国民经济发展有关,尤其是很多高校(如东北地区高校和西部地区高校)的学科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呈现正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是工科高校改造传统学科、发展新兴学科的重大机遇。工科高校应牢牢把握这一机遇,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优势,紧密围绕服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发展格局的目标,深度融入美丽中国建设,在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变革等方面作出贡献。

4. 工科高校的改革发展要深入抓好“开放”这个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7]。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国博弈和多元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直接反映是高校间的竞争。开放性是现代大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越具有开放性的大学,发展的驱动力越足,汇聚资源的能力越强,人才的集聚度越高,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引领带动作用也越强。多年来,正是由于积极推进开放发展,着力从外部有益的发展成果和经验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消化吸收再创新,才为高校自身的变革发展和获取竞争比较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形成新时代开放办学新格局,工科高校也必须在立足原有成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实现对内对外都要开放。对内,要心怀“国之大者”,深度嵌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大局,在同频共振中提升造血能力、提高发展水平;对外,要充分发挥工科高校在国家和区域对外开放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投身国际竞争、合作和全球教育治理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5. 工科高校的改革发展要坚定弘扬“共享”这个治理理念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一个政党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8]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体现了人民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发展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师生既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更是检验教育改革成效的目标主体,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工科高校必须进一步把巩固师生的主体地位放在办学治校的最高位置,始终聚焦师生、紧紧依靠师生、真诚服务师生、不脱离师生,把推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稳稳地放在增进师生福祉、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上,把师生的利益与学校的发展紧紧捆绑在一起,努力打造公平教育环境,营造和谐氛围,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师生。

三、 具体举措: 工科高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建议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工科高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也必须紧紧抓住“完整”“准确”“全面”这三个重要关键词。既要注重完整把握、吃透内涵,不一知半解、挂一漏万,也要注重准确理解、精准谋划,不脱离实际、盲目乱干,更要注重全面落实、系统推进,不畸轻畸重、以偏概全,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融入到学校发展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同时,工科高校的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所以,工科高校还要注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找准自身位置、突出办学特色、明确战略基点、担当鲜明角色,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价值与担当。

1. 要更加突出“创新高地”作用

一方面,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放在关键位置。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高校的重大使命。工科高校要适应时代变革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抓好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和质量保障三个重点环节,全力为地方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一要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需求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升级等因素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体系;二要坚持内涵提升与外延发展并重,着力重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政府、企业、高校有效互动、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9],打造理工结合、工文渗透、医工融合等新培养形态;三要强化过程监督与质量监控,构建学校指导、学生反馈、学院管控、学科把关的多维分类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上述方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依托专业优势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天津大学重构工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北京工业大学围绕碳中和打造未来技术人才培养新形态等,为工科高校提供了有益借鉴。

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有组织创新服务“国之大者”。进入新时代,随着科研工作综合性、复杂性日益增强,仅靠科研工作者自由探索和小团体作战是远远不够的,开展有组织创新是国家所需更是大势所趋。工科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深入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四个下功夫”的工作要求,即汇集力量重点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在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上下功夫、在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逐步将想干就干什么、能干就干什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国家需要就是努力方向”“国家召唤就要使命必达”的时代观责任观,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工科高校要进一步深化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将“零敲碎打”的“小科学”研究观念转变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的、有组织的“大科学”观念,围绕重大攻关方向组建重点团队,布局和培育区域性重大重点创新基地和平台,持续加强集成攻关,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水平,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出贡献。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多年来,学校接续推进集团作战式科研攻关,建成26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了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集群优势,成为区域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2. 要更加强化“协调纽带”功能

一方面,要坚持扬优势强特色。通过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集智聚力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和进展,同时也已经或者正在形成各自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优势和特色是未来高校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工科高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发展特征,做好宏观和微观的协调。宏观上要立足学科前沿持续不断地优化学科体系,继续巩固扩大领先学科的优势,大力扶持潜在优势学科,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提质增效,如东北大学结合控制学科优势,开辟“工业过程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新领域,被写入国际自控联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白皮书,相关研究成果引领了工业智能化发展;微观上还要紧密依托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在凝练学科方向上下足功夫,发挥特长、突出特色,构建起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学科内部的协调,还要实现学科之间的协调、主攻力量与支撑力量的协调、“硬”与“软”的协调,从而整体提升发展效能。同时,工科高校不能淡化甚至抛弃自身的行业背景,要在立足行业、依托行业、融入行业、引领行业中擦亮自己的品牌,着力将“比较优势”逐步发展为“绝对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切实在引领行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交叉协同。学科的衍生发展离不开学科间的合作与交叉。积极稳妥推进学科交叉、发展交叉学科,是增强高校学科功能、提升学科水平,进而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效发展路径。工科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建设,要紧紧抓好“交叉”这一重要“纽带”和“链接”,打破学科封闭意识,拆除学科之间的壁垒,鼓励和支持学科之间开展深层次交流与合作。要充分利用好政策这一“催化剂”,宏观上积极探索制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制度、引导性项目支持制度、允许失败的可行性保障制度等,从政策环境上、实际举措上、人文氛围上真正支持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延伸学科交叉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实现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从“物理叠加”走向“化学反应”,在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催生新的学科方向、学科增长点,努力抢占未来学科制高点。具体实施时,工科高校要积极探索创建新型交叉学科科研组织,创新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实施特区政策、特殊机制,在制度建设、人员使用、条件支撑等多个方面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坚实保障。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过整合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信息五个一级学科的研究力量,以纳米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和认知科学的多学科交叉创新为导向构建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建立Med-X研究院,推进医工学科交叉融合,并建立了虚实结合的组织结构、首席教授负责制度、全职兼职结合的人员聘用制度、分类考核制度等[10],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引领示范。

3. 要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模式

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好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绿化美化环境是“表”,打造师生与校园和谐共生的管理服务、资源配置机制等是“里”。因此,工科高校要适应未来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发展需要,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校园新基建,积极构建“5G网、有线校园网、无线网、物联网”的“四网”全覆盖、全融合、全联通的校园综合支撑网络环境,通过建设数据中心、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加强物理引擎、数字模拟等新技术手段应用,整合数据资源和算力资源,推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工科高校要注重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深化公用房管理改革,建立健全以学术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公用房配置和评价体系,推进公用房资源配置使用的精细化信息化;要不断推进实验室管理的层级跃升,构建跨部门、全领域、多层次的智能管控体系、共享服务体系和设备管理体系,统筹设备资源,推进实验平台、研究平台的开放使用与智能化管理;要注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全面预算绩效改革,建立成本控制机制和分担机制,节能降耗,杜绝浪费,建设节约型校园。

另一方面,要全力服务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几年,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挑战期,传统行业产业(如冶金、矿业、化工等)均需要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同时,一系列新兴绿色产业也需要得到支持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把“老字号”由硬变软,把“原字号”由短拉长,把“新字号”由小做大做强离不开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因此,工科高校要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实际有序引导传统学科把目光聚焦在传统行业所涉及的如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等方面,着力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新兴学科则要紧密围绕互联网、数字产业、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等方面开展突破性研究,以智能科技为传统产业赋能,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在这方面,京津冀地区高校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如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京津冀环境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等高校首倡成立“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从“主导”到“教育”多个层面支撑了生态文明建设[11]。

4. 要深入实施“开放发展”战略

一方面,要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重大发展战略反映的是国家和地区对自身发展的最重要、最深层次的需求,工科高校要把践行“四为方针”作为首要任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实际,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基点,把满足地方重大需求和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重要切入点,在扎根社会引领发展中彰显当代中国高校品格和价值。其一,高校要与国家战略布局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深度耦合,进一步融入国家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的布局,科学定位、汇聚资源,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和引领力。例如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创立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为政府决策提供发展战略、政策建议等服务[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华东八校联合成立“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进一步促进了长三角地区高校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与科技协同创新[13]。其二,要坚持以区域发展战略为重点,以深度服务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事业发展为主攻方向,组织各方力量,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在京高校与北京市在集成电路、脑科学等领域共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沪高校牵头承担人工智能、超限制造等上海市重大专项,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应当成为工科高校践行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另一方面,要倾力打造区域科教对外开放高地。高校对外开放仅仅停留在目前的国际人员往来和学术交流的层面是不够的,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前提下,扩大国际化办学规模与提升国际化办学质量要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工科高校要结合区域发展形势统筹处理好国际化办学的规模、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把精力聚焦到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上来。一是要立足地域实际,充分发挥科教高地作用,积极参与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更加自信、主动地融入世界,助力构建引领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高水平、多层次国际合作平台体系。例如上海高校积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建设“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面向老挝学生培养中老铁路技术更新和运维服务专门人才,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牵头组织了国家首批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深时数字地球”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高等教育组织和机构的交流,深化与其在国际认证、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合作,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国际规则制定,特别是要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经验、提出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特色,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影响力作出积极贡献。

5. 着力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根本。师生是决定高校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高校事业发展的最大底气。实现共享发展,工科高校要始终坚持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按照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要求,加强对教师的政策引导和人文关怀,支持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矢志科学研究,让爱才、聚才、容才、用才成为一种风气和氛围,全力营造有利于广大教师成长发展的软硬环境。同时,工科高校还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眼光和精力全面聚焦到教育、教法、教改、教室、教材这些基本环节上,以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评判育人成效,做到教育更加注重思想引领,教学、教改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开放性,教育资源更加注重适配性和可选择性,教材建设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适应性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志存高远,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既能仰望星空、存青云之志,又能脚踏实地、积跬步之行的实干型人才。

另一方面,要在内部树立起“共建共享”观念。目前,国内大部分公办高校办学是由国家或省市财政拨款,对高校教职工群体来说,总体收入稳定,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相比其他行业优势比较突出,但在高校内部,不同教职工群体之间待遇水平、工作条件、发展空间等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科高校必须统筹好当下和长远,在设计考核评价时着重突出质量导向和贡献导向,在谋划队伍发展时着重平衡好利益关系,倾力打造公正的决策、公平的环境、公开的氛围以及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风气,让广大教职工能够以主人翁的角色主动融入高校发展进程的同时,获取和共享发展效益,从而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其在学校发展建设进程中的参与感、成就感、荣誉感。然而,必须认识到的是,共享的前提是共建和共同付出,没有共建的共享是低水平的、不可持续的,工科高校要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引导树立共建意识,摒弃只要回报不要付出的思想,倡导共同付出共建共享的观念,只有这样,高校内部的各个群体才会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助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共享发展。

猜你喜欢

工科理念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