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现状探析*— —基于苏北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证调查

2023-03-09张爱辉徐博华云

智库时代 2023年3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情怀

张爱辉 徐博 华云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力推手。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1]大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尤其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掌握高超专业技能、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更应该潜心培植爱国主义情怀,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现状如何?他们对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本文拟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探究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现状,力求为找到当前形势下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创新策略奠定良好基础。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现状初探

为了解当前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现状,我们课题组在苏北三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共回收有效问卷460份。调查范围广泛,调查内容主要涉及高职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态度、情感及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状况等。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学生更加关心国家时政,时常关注一些时政热点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我国时事政治、国家形势、社会现实等比较关心,而且,他们对当前的党风状况、国家综合治理状况、国家政治参与状况等的满意度较高。绝大多数(占94.5%)学生较为满意我国目前的国家政治参与状况,88.8%的大学生对于我国当前的党风状况较有信心,89.2%的大学生对于我国当前的国家综合治理状况较为认同。绝大多数(占98.2%)的大学生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常有信心,绝大多数(占94.9%)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前景信心百倍。他们也时常关注一些时政热点。

(二)学生大都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主人翁意识,谨慎、理性爱国倾向明显

当回答“在网上看到一些损害我们爱国之情的新闻,您是否会发表评论”时,72.2%的学生谈到自己会发表评论,而且58.3%的学生尤其强调说,评论时会注意措辞的运用。在“不会对此发表评论”的27.8%的同学中,绝大多数都将不会评论的原因解释为“因为还没有了解实情”,可见大多数学生在对待国家大事、维护国家利益方面普遍处事谨慎、不冲动、不盲从、不偏激。

(三)学生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并善于表达爱国情感

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普遍较强。绝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有朴素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强烈的自豪感(占93.5%)。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识到爱国是公民应有的责任,要爱自己的祖国。对于“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绝大多数学生(占96%以上)认识非常到位、准确,明确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祖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声誉”,也能做到从自身实际出发,经常参与爱国主义活动。90.9%的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就是要通过“踏实学习、努力工作”来报效祖国。

而且,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祖国的态度整体上是积极向上、开放、主动的,他们满怀炽热的爱国情感,并乐意主动向祖国“告白”。有96.9%的学生愿意在公共场合明确表达:“中国,我爱您!”。

(四)学生多以更为务实的心态和更“接地气”的方式践履爱国行为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不是仅仅在口头上表达爱国情感,而是更乐于用行动来体现。如:在被问到“如果有被重金聘请移民国外高薪工作的机会,但必须放弃祖国的建设事业,您是否愿意”时,有83.5%的学生坚决反对。

学生们的爱国方式更“接地气”。他们注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好高骛远。如:当被问及“作为大学生,在国家利益受到外国无理侵犯,您会用哪些方式来表达您的爱国情怀”时,学生的选择依次为:“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实事”(占90%);“努力学习和工作,报效祖国”(占73.9%);“国家利益受损时挺身而出”(占68.7%);“尽量支持民族产业,向周围的人宣传爱国主义”(占58.3%)。

在选择“个人最喜欢的爱国方式”时,学生们选择最多的是“将自身价值融入祖国的需求中,认真学习工作”(占92.2%);其次为“时刻关注国际国家大事”(占73.5%)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等的侵蚀,发扬艰苦朴素,勤劳节约等优秀民族精神”(占73%);最后是“经常参与爱国主义活动”(占62.2%)。

(五)高职院校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提升教育效果

家庭潜移默化和学校教育是影响学生爱国热情的主要因素。95.2%的学生反映,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效帮助他们理性爱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较为重视爱国主义教育,89.2%的学生感觉所在学校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力度较强。

国家重要的节日、纪念日等,各个学校都会组织一系列主题活动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如: 以 “爱国力行,勇于担当”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校园文化宣传活动、演讲比赛、微视频比赛等各类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学生的爱国行为。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总体状态良好,体现出满满的正能量,但因多种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爱国主义理论的认知能力尚需提高

调查显示,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爱国主义具体表现等问题认识比较到位,但在被问及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等相关深层次理论时,学生往往表现得一知半解。学生都清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只有6.4%的学生表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非常了解,竟然有60%多的学生声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不甚了解;学生只知道“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这个结论,但对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之所以一致的原因及其理论本质却模糊不清;学生明白要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机密,但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理解不深……这些现象都表明,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普遍比本科院校学生低,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太浓厚;同时,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很多师生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忽略对基本素养、政治素质的培育。当然,思政课堂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学生缺乏开放心态和全球视野,对时代特点和国际形势认识不深刻

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中国时政、中国发展实践感兴趣,但对外国发展的情况、与我国的关系等反应平淡、态度冷漠。个案访谈中有些学生说,别国如何发展是别国的事情,与咱们无关。还有学生觉得,别的国家“好与不好都无所谓”,咱们国家过得好就行了……这表明,学生看问题尚缺乏辩证思维和高远眼光。

高职院校学生之所以会存在这种心态,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认清当前新时代特点及国家所面临的两个“大局”,对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内涵以及中国怎样才能在这样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站稳脚跟并展现大国智慧和担当等问题还没有达到深刻理解。而且,那些在思政课中学到的诸如“地球村”“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互利共赢”等概念还仅仅存留在理论层面,而尚未真正灵活应用、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其次,学生在生活中多受家庭宠溺,多少有一些自私心理,包容性较差;同时,他们因受市场经济影响,更注重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和眼前利益,而缺乏精神层面(如同理心、开放、共享、豁达等)的追求和超越、长远的眼光。

(三)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够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主要有思政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教育、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等。但在调查中发现,只有68.3%的学生感觉思政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显著,30.9%的学生则认为有效果但不明显。学生普遍反映,思政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造性和吸引力(占85%),课堂所教理论与现实有些脱节(占12%)。

高职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不够频繁,而且学生参与的实际状况并不好,只有33%的学生表示会经常参加学校的爱国教育活动,51.3%的学生“偶尔参加”,14.3%的学生表示“想参加,但没机会”。经常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或浏览的学生只占29.6%,65.7%的学生只是偶尔去,还有3.9%的学生从不去参观。 并不是所有高职院校都会借助重要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只有76.1%的学生反映自己学校举办过类似于五四青年节的纪念活动。

三、新时代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思考

如今的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布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这种新形势下,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注重将生动现实和鲜活案例提升到爱国主义理论的高度

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是只陈述一两个事实、讲几个故事就可以了,我们应该把生动现实和鲜活案例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阐述。因为只有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使他们的爱国情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所以,我们不单要展示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更要善于挖掘这些事实背后的理论根源和制度基础,讲深讲透,让学生透过这些身边的鲜活实例真正从思想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真正体会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最大优势,真正看到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的团结力量,真正感悟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和民主、人权……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油然而生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更加坚定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进而增强自身奉献国家和勇敢担当的意识。

(二)在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升华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Z时代”新青年,乐于追求新鲜事物,活动能力较强。他们内心有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易于表达,但如何正确引导和升华其爱国主义情感是关键。在调查中,学生对未来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他们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爱国教育,以便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意识:做到大事不避,在发生涉及到爱国问题的大事时,学校组织专家讲座,以便及时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占73%);定期开展户外爱国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占70%);多开一节“形势与政策”的公共课(占63%);举办爱国演讲,讨论关于理性爱国问题(占56.1%);办辩论赛,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如何正确爱国(占50%)。可见,学生不仅仅希望在课堂中学到爱国主义理论知识,他们更希望通过相关热点的专家讲座提升爱国意识和认知水平,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增进和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高职院校可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多举办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如:邀请英雄模范人物做报告;举办“爱国青春”的征文、演讲比赛或故事会;“最美歌声献给党”歌咏比赛……通过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发和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并促使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感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三)通过“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改革增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还是高职院校其他教职员工乃至外聘教师、企业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等的职责所在。因而,高职院校要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及课程思政改革,真正构建“大思政”格局。

一是家校共育。家庭和学校应相互督促、共同携手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三观”确立的重要时期,更要多方位正确引导。学校和家庭应定期沟通、交流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思想动态,及时采取措施修正或引导学生看问题的方式。

二是校社联动。高职院校加强和改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利用好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如:带领学生参观爱国红色基地、历史场馆、世博会等,让学生实地体验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悟祖国历史文化的厚重,了解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同时,鼓励和带领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奉献中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三是校企合作。企业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要有意识地通过讲解国家经济发展成就及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危机意识和担当意识;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介绍,让学生萌发自豪感和敬畏心;通过讲企业家故事,提高学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四是课程协同。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实践类课程等都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携手并进,尽力挖掘自身课程中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并通过灵活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在“细无声”的自然浸润、循循善诱下豁然开朗。

总之,高职院校只有全员联动,全方位实施,并确保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一直到他们未来就业的全过程都能时时处处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才能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真正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赣鄱情怀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五老”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