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游戏中“留白”与“补白”的运用

2023-03-07黄志琴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补白区域游戏留白

【摘要】幼儿园区域游戏能够满足幼儿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教师把握区域游戏的价值,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索、学习和发现的机会,使游戏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游戏规则适度“留白”,能创造区域游戏无限可能。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游戏分享、游戏评价、游戏资源利用中适当“补白”,适时介入,有效指导,能激发区域游戏的生机与活力。区域游戏中“留白”与“补白”的结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区域游戏 “留白” “补白”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4-0125-04

区域游戏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和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幼儿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独特方式,既是幼儿的“游戏区”,也是幼儿的“学习区”。区域游戏能让幼儿在体验和探索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和主体性,是对幼儿个别化教育的有效手段。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活动形式,其教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很多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而忽视了其特有的自发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在指导游戏时常常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要么步步紧跟,亲力亲为。这导致幼儿失去了对区域游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降低了区域游戏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教育的契机,在区域游戏中灵活运用“留白”与“补白”,有效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从而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区域游戏中“留白”与“补白”的概念界定

区域游戏中的“留白”是指在幼儿做游戏时,教师不直接指导和干预幼儿的游戏行为,而是让幼儿拥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游戏中自主探索、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玩與学的过程中提升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区域游戏中的“补白”是指在幼儿做游戏时,教师在一旁观察幼儿的情况,适时介入,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推动游戏深入开展。“留白”和“补白”在区域游戏中的恰当运用对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乃至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留白”,创造区域游戏无限可能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适当放手,静下心来观察游戏,分析幼儿的行为,在空间、时间、材料、内容及规则等方面“留白”,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创造区域游戏无限可能。

(一)打破区域界限,让游戏空间“留白”

在以往的区域游戏中,为了方便幼儿选择游戏,教师通常不和幼儿商量就直接划分“娃娃家”“小超市”“理发店”“小吃店”等固定的游戏区域,甚至为了避免干扰,教师还用玩具橱、屏风等将区域隔断。这样一来,幼儿只能选择固定的区域进行游戏,其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教师的这种高控行为使幼儿丧失了对游戏的自主选择权,单一的游戏形式也使幼儿对区域游戏渐渐失去了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在设置区域游戏空间时,打破区域界限,实现游戏空间的共享,在有意识“留白”的过程中,给幼儿自主交往的机会,让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创设游戏的空间。教师还可适当空置一些游戏区角作为“百变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变化游戏探索、学习的内容,在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中充分展现其内心世界,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创造参与机会,让游戏时间“留白”

区域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对幼儿游戏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往,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游戏时,教师会限定游戏的时间,很多时候游戏进行到一半就草草收场,导致幼儿在自主探索的游戏过程中,没有充足的时间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达不到锻炼思维的目的。对此,教师应改变观念,创造机会让幼儿自己规划游戏时间,使其能够充分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晨间入园时,教师可让幼儿自主安排游戏、早餐及早操的时间,使幼儿在弹性作息中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开拓想象空间,让游戏材料“留白”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载体,材料的数量、种类、利用价值等都会对游戏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区域游戏中使用过于形象的玩具会阻碍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应给材料“留白”,用低结构材料替代功能单一的玩具,赋予幼儿更多的选择和探索空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师可在游戏区提供树枝、纸板、毛线、饮料瓶等材料,让幼儿根据游戏需要有效利用这些材料:将小小的树枝变成“娃娃家”就餐时使用的“筷子”、晾晒衣服的“架子”;用树枝和毛线制作“木头小人”;将纸板变成“桥梁”“高楼”“马路”,稍一加工,还能把纸板变成“小吃店”里的“麻辣豆腐”;毛线的使用也很巧妙,既能用来装饰手工作品、编织“围巾”,又能变成“面馆”里的“五彩面条”;将大小、数量不同的豆子装入饮料瓶,使其变成“乐器”,摇一摇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还可以给饮料瓶穿上五彩的“衣服”,使其变成可爱的“娃娃”;等等。幼儿的想象力远比成人的丰富,材料的“留白”能够为幼儿开拓想象的空间,让创造成为可能,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

(四)捕捉兴趣需要,让游戏内容“留白”

区域游戏的内容设置应基于幼儿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主题课程,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需要,将游戏内容“留白”,让幼儿在探索、交流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以往教师为了让游戏顺利进行,会提前设定游戏的主题,准备游戏所需的材料,设计游戏的规则,甚至连角色也会帮幼儿安排好。然而,幼儿对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内容并不一定很感兴趣。这种状态下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思维,不利于游戏的深入开展。对此,教师应转变固化的教育观念,以幼儿为主体,了解其发展水平及内在需要,让幼儿设计游戏内容、参与布置游戏环境、收集游戏材料、共同协商游戏规则、自主安排游戏角色等。如在“娃娃家”,豆豆提议说:“我们结婚吧!”旁边的沐沐开心地回应她:“好呀!好呀!”他们的对话吸引了其他孩子,大家的话匣子被打开,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乐乐说:“新郎新娘要戴戒指,还要有人帮新娘提裙子呢!”欢欢说:“我爸爸当过婚礼主持人,婚礼上还有很多人表演节目呢!”睿睿说:“是的是的,婚礼的舞台特别大,非常漂亮,新娘手里捧着美丽的花,还有人给新郎新娘拍照。”“新郎”拿来了卡纸说:“婚礼还有邀请卡,可以邀请客人来参加我们的婚礼。”“新娘”提议:“我们用美工区的材料自己设计邀请卡吧!”建构区的小朋友说:“我们可以为你们搭建一个大舞台!”于是游戏开始了,大家忙碌起来,将他们的想法一一实现。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孩子们的游戏是大胆又自主的。可见,教师适当放手,让游戏内容“留白”,能够使幼儿产生更多的想法,不断丰富游戏情节,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五)发挥主体意识,让游戏规则“留白”

在以往的区域游戏中,教师为了让游戏更可控,会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明确规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种限制幼儿行为的做法,导致有些幼儿不能大胆、自由地进行游戏,违背了游戏的初衷。对此,教师应改变做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给游戏规则“留白”。首先,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没有规则的游戏是什么样子的、如何制定有效的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有什么重要意义等问题;其次,在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每一个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最终达成共识;最后,在游戏规则出现问题、阻碍游戏发展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幼儿观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规则的内容,使规则更合理、更完善。

三、运用“补白”,激发区域游戏生机活力

当幼儿游戏出现问题或停滞不前时,教师应适时“补白”,给予幼儿支持与指导,用以推动游戏问题的解决和游戏的深入开展。区域游戏中,教师巧妙运用“补白”的方法,把握游戏过程、分享、评价、资源利用等时机,可帮助幼儿获取新的游戏经验,激发区域游戏生机活力。

(一)游戏过程中的“补白”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是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者,应时刻关注游戏进展,用适当的“补白”巧妙化解问题,丰富游戏情节,使游戏有序、顺利地进行。但是,在问题出现时,教师依然不能过早给出解决方法,而应鼓励和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的经验在交往、操作与探索中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教师也要有允许幼儿出错的意识。当幼儿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把握时机,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语言提示、角色扮演、材料跟进等方式指导幼儿,从而推进区域游戏的开展。如在建构游戏区时,乐乐不小心碰坏了其他小朋友搭建的“苏通大桥”,大家非常生气,不停地埋怨乐乐,有的小朋友甚至要動手,这时教师轻轻地走过去,用纸筒当作“喇叭”放在嘴边开始“广播”:“大家请注意!因发生交通事故,前方大桥受到影响,造成部分桥梁受损,请绕道出行,我们将尽快修好桥梁!谢谢大家的配合!”孩子们一听,立即投入新的游戏。这样,教师使用“补白”,巧妙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二)游戏分享中的“补白”

分享交流,是区域游戏必不可少的环节,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促进幼儿经验的积累,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新发现、新发明及新成果,让经验共享,用“补白”帮助幼儿建构认知,促进幼儿相互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分享中的“补白”也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把握分享交流过程中设疑和解疑的尺度,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顺势而为,恰到好处。教师可有意把某些问题突出、放大,再找出问题的核心点与解决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如幼儿在科学区探索“纸的力量”即一张立起来的纸能承受多少本书的重量后,向其他幼儿分享游戏中的发现、成果等,激发了其他幼儿尝试的欲望。第二天,科学区来了很多探索“纸的力量”的小朋友,他们不断尝试、摸索,书垒得越来越高,有个小朋友居然垒了80本书,大家欢呼雀跃,为他喝彩。教师抓住契机,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他能放那么多的书。通过观察、探讨、尝试,幼儿们发现能放书的多少和纸的厚度、高度、卷起来的大小等很多因素有关。“立起来的纸除了可以放书,还可以放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在以上游戏分享环节,为了让游戏区域都能“活”起来,教师通过适当“补白”,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探索发现,交流自己的经验、方法,使他们的探索精神得到同伴的赞赏,共享成功的快乐。

(三)游戏评价中的“补白”

游戏评价是区域游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根据游戏目标,观察幼儿游戏过程,运用多种记录方式,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中适当“补白”,能帮助幼儿发现游戏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拓展和提炼游戏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不断提高幼儿的探索、发现、交往等综合能力,树立信心,大胆展现,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在区域游戏中应有的价值。如睿睿在建构区一个人拿着大圆盘积木在玩,过了一会儿,他发现了一堆积木,走过去将其搭成了“风车”。睿睿兴奋得不得了,连忙告诉旁边的小朋友:“看,这是我搭的‘风车,多漂亮!”小朋友们都忙着玩自己的游戏,没有人理他。睿睿很失落。这时,教师走到睿睿身边,用欣赏的眼光看着“风车”,问:“睿睿,你搭的是什么呀?真漂亮,告诉小朋友们是怎么搭的,好吗?”“好呀!”睿睿高兴极了!他又拿来积木边搭边仔细讲解起来,小朋友们听得特别认真,连连称赞,对“风车”搭法跃跃欲试。在区域游戏中有很多像睿睿这样的幼儿,一个人游戏,没有玩伴,于是希望通过完成某种作品来得到同伴的认可。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补白”,适时介入,鼓励其他幼儿参与到他的游戏中,互帮互助,从而让幼儿在沟通交往过程中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四)游戏资源利用中的“补白”

适宜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引发新的游戏情节,使幼儿在对材料的直接感知、具体操作中,提高动手、交流等能力。幼儿的游戏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游戏材料也应该是幼儿常见的、熟悉的物品。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所使用的材料单靠幼儿园提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社区和幼儿园共建,通过“补白”使游戏资源更加多元、游戏材料更加丰富,从而有效支持和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深入发展。如在实践中,班级准备开设一家“快餐店”,在教师和幼儿共同筹备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还缺少一些基本的“餐具”材料。于是,教师在家长群介绍了幼儿园游戏开展及材料收集的情况,动员家长主动提供帮助。家长们都很配合,其中一位家长正好在快餐店工作,第二天就送来了快餐包装纸、快餐盒、纸杯、吸管等,还带来了许多相关的宣传用品。在家长们的支持下,“快餐店”收集的物品非常丰富,应有尽有,小朋友们纷纷前来“就餐”,甚至排起了长队。再如,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幼儿园附近的小花园,开展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游戏活动,孩子们观赏着形形色色的花草树木,闻着怡人的芳香,用画笔描绘着眼里的春天,在欢笑嬉戏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上例子中,教师利用“补白”手段,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丰富了游戏的内容,提升了幼儿的游戏体验,进一步推动了幼儿的发展。

四、综合运用“留白”与“补白”,促进区域游戏的纵深开展

区域游戏中,教师既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我发现,也要时刻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当其遇到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适度点拨与指导,综合运用“留白”与“补白”,从“适当放手”到“适时介入”,使区域游戏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在“娃娃家”,教师通过“留白”让小朋友们自己安排房间布局,自己摆放玩具,自主讨论家庭成员分工——“爸爸”做饭,“妈妈”打扫卫生,“哥哥”“姐姐”照顾“宝宝”。刚开始,大家非常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游戏顺利进行。但是一段时间后,“爸爸”和“妈妈”觉得无事可做了,便争着照顾“宝宝”,“娃娃家”一下子乱作一团。教师观察时机,适当“补白”,以“客人”的身份带上礼物到“娃娃家”做客,并告诉“爸爸”和“妈妈”礼物是在旁边的“乐乐超市”买的,超市刚开业,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建议“爸爸”“妈妈”轮流去超市逛一逛。于是“爸爸”和“妈妈”在“客人”的建议下开始讨论买些什么,游戏又变得和谐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留白”给区域游戏创造了无限可能,赋予了幼儿更多的创想与主张。但当游戏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继续放任不管,而是需要通过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白”,即适当介入,从而有效促进区域游戏活动的纵深开展。

总之,“留白”与“补白”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更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既要静心观察、适度等待,也要恰当介入、适时指导,为幼儿提供自主思考、探索与发现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幼儿內在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如能巧妙运用“留白”和“补白”的艺术,在区域游戏中做到收放自如、灵活把握,定会让游戏更有活力、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追寻研究:为了儿童与教师的共同成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善安.基于幼儿表征支持幼儿游戏[J].教育家,2023(42):24-25.

[4]王红红.如何在区域游戏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J].求知导刊,2023(28):113-115.

作者简介:黄志琴(1975— ),江苏南通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郑 夏)

猜你喜欢

补白区域游戏留白
多元“补白”,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立足文本,让思绪在空白处飞扬
关于增强小学阅读课堂教学效益的若干思考
语言艺术化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紧扣空白点,深入理解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