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意思青年”高校公益计划 成长与公益的双向奔赴

2023-03-05华南

中华儿女 2023年3期
关键词:探索

华南

音乐会、剧本杀、打卡积分、直播、网店、美妆、盲盒……当这些事物同时“跨界”出现,或许少有人能想到它们与公益的关联。

但,这就是2022年欧莱雅“有意思青年”高校公益计划(简称“有意思青年”)。对于“有意思青年”们来说,公益既是不设限,同时又是对人生的赋能。

自2022年3月启动,至12月活动落幕,10支高校学生队伍发挥创造力和执行力,通过在校园里组织欧莱雅产品线上线下义卖活动,筹得超120万元善款,捐赠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用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学子和校园社团公益项目。

纵跨10个月,成长与公益双向奔赴,拓宽公益渠道、构建创新公益生态圈,共同完成了一次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表达与担当。

时间倒回2022年3月,开学不久的郑州大学20级法学院学生梁佳欣,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欧莱雅“有意思青年”的推送。原本就希望在大二下学期能够对专业之外有更多探索的她,果断报了名。

此时,距离郑州大学700公里的天津南开大学校园里,商学院20级市场营销专业洪凡媛也同样收到了来自学校的活动信息。“这个活动跟我专业对口,又能提供完全真实的实战机会,而且义卖所得捐给本校贫困同学,这让我感觉很新颖、很有挑战。”她决定组队“参战”。

与洪凡媛不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李诗敏,是在老师的建议下参加的。“研究生一年级学业繁重,我第一反应是拒绝的。但看到是用商业挑战活动的方式做公益,又被吸引了。”

“美妆”与“公益”可以有怎样的结合?2022年春天,在郑州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全国10所高校里,一批学子开始了他们的“有意思”之旅。几天时间内,李诗敏担任起“义起买就队”负责人;梁佳欣找来4个小伙伴,组成“The Fearless战队”;洪凡媛找到动画、数学、计算机等专业的10名同学,组建了专业多元的“欧气十足队”。此后两个月,他们各自带领团队不计其数地头脑风暴,每周拿出固定时间商量创意,数易其稿,改写策划书。“我们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但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投身公益,有着同样的热情。”

“比起低价促销、吆喝带货,我们更想讲出‘Z世代’的理念,所有活动环节,都围绕这个展开。”梁佳欣说。最终,他们选定“勇气和美丽”作为关键词,围绕蜕变、探索、仪式感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洪凡媛与小伙伴们设计了剧本杀《穿越Oh镇游园会》,并专门为此写下一万多字的剧本,围绕三个角色展开故事,将公益、品牌、青年审美融入其中。

5月,10个团队从各自学校的校内选拔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圈,之后便进入长达三个月的策划完善中。来自不同专业,学科背景、思维方式、课业时间都不一样的年轻人,以公益为名,聚集一堂,尽情施展。

作为“有意思青年”的内核,“公益”是各团队活动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义起买就队”的设计中,有化妆大作战、礼物大派送、盲盒大作战、积分商城、护肤护发分享会、美妆体验会等六大活动。他们在策划书中写道:“以公益为名,以美丽为期,跟我们‘义’起买就对!”

郑州大学“The Fearless战队”联合几个志愿服务学生社团,联动“漂流信箱”“心愿卡”“牵手晚晴”等成熟的公益社团项目,开辟“关不住的画家”和“看不见的美丽”两个活动模块,将美妆与公益相结合,“关注视障女性群体,关注贫困山区儿童,扩大公益覆盖面”。

四川大学为校园义卖设计了专属IP“川小益”——一只身披川剧服装的大熊猫,并以川小益邀请同学们打卡“暖暖星球”地标建筑为活动线索,开启了一段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公益之旅。

“当圣树的最后一片枝叶凋零,美的力量就已经属于Oh镇每一个人。一直以来,Oh镇人民勇敢地守护着圣树,其实,我们一直守护的就是心中的‘美’。……美不是圣树赐予的,每个人都有资格定义自己的美。”当同学们在剧本杀现场,“穿越”时光为代表“美”的Oh镇挺身而出时,会听到主持人如此阐釋,并在接下来做出选择:分享自己的公益经验;观看公益视频;在活动主办方欧莱雅产品展示区为公益助力。表达对美的定义与审视、完成商业挑战活动项目、传递公益理念,这是南开大学“欧气十足”团队对活动的理解。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华伟说:“公益不仅有意义,而且可以有意思。”

2022年是欧莱雅“真情互动”校园义卖公益助学项目第19年。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03年9月,欧莱雅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首次启动“真情互动”校园义卖助学活动。

与很多公益项目不同,“真情互动”校园义卖助学没有直接捐款,而是每年在全国10所高校中,选拔10支学生团队,通过商业实践与公益相结合,将旗下优质产品以优惠价格在大学校园中进行义卖,用所得款项成立“欧莱雅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欧莱雅北亚及中国首席企业事务与公众联动官兰珍珍回忆:“当时想同时解决两个问题,让同学们参与到真实的商业实践中去,将未来面向社会所需的技能教给大家,真正实现这个项目的核心价值。”

19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的宏观社会背景、市场变化和青年群体需求,项目不断迭代升级。校园义卖逐渐增加线上售卖形式,受益者也从经济困难大学生,延伸至校园公益社团、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心理压力疏解、女性学生就业帮扶等多个领域。截至2022年,项目先后落地全国18个城市、27所高校,触达学生超过430万名,累计捐赠4000多万元。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Z世代”在参与校园公益方面的需求变化,2021年,欧莱雅将项目转型升级为“有意思青年”高校公益计划,致力于“用最IN的方式赋能青年投身新公益”,为在校大学生提升人力资本的同时,帮助他们拓展未来职业发展规划。2022年,“有意思青年”首次推出面向Z世代青年的“超Z计划”,通过四大板块——“段位训练营”为青年提供系统化培训和赋能,Youth Talk和校园义卖向青年提供实践创新的舞台,颁奖庆典勉励优秀团队和领袖精英,公益营则旨在促进青年交流。兰珍珍欣喜于这些创意:“我们致力于用最有趣的形式,向青年群体传递最本真的公益初心和最启迪人心的时代价值。”

一个项目从设计到落实,需要事无巨细考虑周全。这是大学校园里的同学们尚未接触过的功课。因此,“有意思青年”在暑假期间开设段位训练营,提前给予参营同学辅导和支持,并在后续活动中持续赋予他们力量。四天时间里,主办方欧莱雅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老师们在前期给大家进行线上培训,全方位提升他们对商业运营、电商卖货,以及公益理念的理解和认知。

“此外,欧莱雅还给我们每个团队安排了对应的导师,手把手教我们策划宣传,也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支持。青基会的老师确保我们团队的活动经费及时到位,鼓励我们大胆创新做公益。”李诗敏说。

对于许多参赛者而言,段位训练营涵盖品牌策略洞察、电商平台营销、爆款内容打造、直播干货技巧、青年公益案例、求职就业指引等方面,填补了自己在数字化经济与公益创新领域的认知空白。这让李诗敏很受启发,“通过这次训练营沉浸式的学习,让我接触到了校园以外的关于商业、公益和领导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数字化方面的知识,对于我未来求职就业也打开了新思路。”

“我们始终以建立一个赋能青年施展潜能的平台为目标,不仅鼓励青年关注公益、向往公益并投身公益,还启发青年发挥创新与领导力,成为奔腾不息、拥抱时代的造浪者。”兰珍珍说。

时间进入9月中旬,商业实战正式开启。这是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洪凡媛,第一次将自己的商业策划从纸面落到地上。她发现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执行时并非想象的那样美好。“按照学校规定,新学期开学后一段时间,才能在校内举办活动,所以Oh镇游园会的剧本杀、芳华自拍馆活动、星辰音讯音乐会时间重叠,集中在9月22日至24日,打乱了预设,人手也完全不够用,最紧张时,一个人‘拆开’当三四个人用。”

梁佳欣也没想到,“直播带货”时,提词器也能成为绊脚石。当时疫情封校,无法去商场买,网购已经来不及,校内超市又没有卖。“小伙伴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去复印店,用最大的纸把字打印上去,发现坐在直播台上看不清;向当地电视台借,也没有借到……”实在无路可走时,一个同学找到了一款提词器软件,下载到平板电脑上,总算解决了问题。“项目落地时的琐碎问题,只有想不到,没有不能出现。真是感受到任何小的细节都能决定最终成败。”

每一天都有琐碎且麻烦的问题考验着团队,但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同时不断与主办方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老师们沟通,获得具体的建议。一路“打怪升级”,破局后的收获总是让大家觉得一切值得。

在南开大学“欧气十足”团队梁阳宇记忆中,义卖活动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星辰音讯音乐会。“当晚歌会现场笙歌袅袅,或婉转悠扬、或激昂奔放,有十佳歌手带来的绝伦表演,也有新人们释放的蓬勃活力。不过最重要、最感动的还是来自同学们的反馈,不少同学都很感谢我们组织的这次活动”,让大家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有了不一样的欢乐和绽放。

蜕变在努力中悄然发生。上海外国语大学“义起买就队”负责人李诗敏懂得了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而作为直播活动的主播之一,王至诚不仅“从口播到撰写文案到直播,最后总算是修成正果”。他还发挥自己的阿拉伯语优势,为直播活动添了一抹亮色:“除了英语,还能亮出我最拿手的阿拉伯语。别人直播的困难是不知道说什么话,我直播的困難是不知道说哪国的话。”风趣幽默之余,学外交学专业的王至诚正色道:“青年需要走向世界!”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培养出全能型人才。但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高校是不够的。‘有意思青年’为同学们提供了贴合多元发展需求的培训内容、真实的商业实战平台,让大家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公益目标。”上海外国语大学“义起买就队”指导老师李艳说。

2022年12月,2022年欧莱雅中国“有意思青年”高校公益计划落幕。10支“超Z”战队分别获得“销冠先锋King”(上海外国语大学)、“创意鬼马King”(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社交流量King”(黑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校园弄潮King”(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和“公益新锐King”(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五类团队奖项。

奖杯的背后,有更多的温暖传递,和公益精神的种子萌发。

9月9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义起买就队”原本策划了教师节在食堂门口给老师派送鲜花和护肤品小样活动,却因为疫情反复而被迫暂停。“包括我所在的宿舍楼在内的部分宿舍封楼,而且看趋势短期内无法举行人群聚集的线下活动。”李诗敏很是焦虑。当她看到食堂叔叔阿姨们推着餐车,为她们把热气腾腾的饭菜运到每栋宿舍楼下时,她毅然有了将鲜花和护肤品小样送给后勤老师们的想法,并得到了团队成员的一致赞同。经过学校统一分配,后勤老师们在中秋节叠加教师节当天,获得了学子们的心意。当时被封在宿舍的李诗敏通过网络看到,老师们收到小礼物都特别开心,一直说谢谢。“看到他们的笑容,瞬间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我们真的是在做公益,把爱和温暖传递给了他人。”

洪凡媛记得,筹备星辰音讯音乐会时,按照学校当时疫情防控要求,要进行一系列报备、批准程序,正当团队担心时间来不及时,学校学工部老师主动为他们按照规定办好了手续。“老师说,一个人在年轻时代若是能够受到公益教育与公益精神的启发,未来的道路或许更宽、更宏阔,希望公益的力量能够在南开校园里继续发展。这让我们特别感动。”

荣誉背后,也是一代人的成长。

看到自己投入心血努力义卖所得的善款最终助力同龄人寻梦、圆梦,黑龙江大学的吴为表示得到了强烈的收获感和满足感,更坚定了自己未来乡村支教的决心。

南开大学“欧气十足”团队赵麒羽说:“全新领域的尝试,打破大家对数学专业学生的刻板印象,同时也是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挑战。”

郑州大学的梁佳欣从以前的执行者成长为更有担当的团队骨干,发掘了自己文案输出和创意策划的潜力,也看到了不设限之后人生的更多可能。更重要的是,她打破了自己对传统公益的认知,发现原来公益的模式可以很新,很有创造力。

与梁佳欣一样,洪凡媛也对公益有了更新、更深刻的理解,曾经认为公益是单向地给予、付出,是听到需求与呼救时的被动施与和救助,“现在我认为,公益可以是多元的、多种模式的,是助人自助。公益不是单方面的救济,而是发自内心的行动和赋能,是双方乃至多方一起变好,一起创造更大价值。”

这,正是中国青年回应时代使命、超越自我,勇担重任、向美向上向善的体现。

责任编辑 王碧清

猜你喜欢

探索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