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2023-03-05徐凌燕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龙洞课前预习情境

徐凌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效语文课堂则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课堂焕发出活力。那么,该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则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需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真正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以及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等多个角度来优化课堂教学。

一、重视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预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上课前,学生应当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课堂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结合设定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撑,如制作导学案、微课视频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一诗时,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向学生简单介绍诗的作者苏轼,讲解关于苏轼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在微课视频中还可以给学生展示西林寺、庐山等景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通过开展这样的预习活动,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多投入到学习中。

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但并不能因为“基础”而忽视其重要性。预习不仅是学生对所需要学习内容的初步涉猎,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来理解所学的内容,这一过程不需要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同时又能表现出高度的思维特征,因此能够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的重点在于明确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作业设计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明确了教学目标,学生才知道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学习的重点在哪里。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而且还要将教学内容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各不相同,教师要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出现。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习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讲解一些拓展性的知识,满足其深层次的学习需求,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教师可以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正确读写词语,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梳理课文的叙述顺序。对于学习基础较强的学生,除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外,教师还要让他们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实践表明,引导学生把握好课堂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这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无效的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对于学生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学生在适当的学习情境中能够进行高效的学习。因此,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重视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自身的生活能够有效衔接起来。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1.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

小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心,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单一的文字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展现给学生,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例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教师一共用了三次课件。第一次,在课程初始阶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金华的双龙洞,那里的风景真的很美,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此时,教师展示金华的双龙洞图片,与学生一起欣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打开课件,将作者的所见所闻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跟随作者的视野,走近金华的双龙洞。第三次,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金华的双龙洞相关的视频,与学生一起观看,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刻,以此获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一定要理性使用,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避免学生对于课件产生过度依赖。

2.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表演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表演,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过程,使学习内容能够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赵王、蔺相如、秦王等角色,并为学生寻找合适的背景音乐,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创设课本剧情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3.創设生活情境

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所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所反映的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课文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父爱之舟》一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与父亲是如何相处的,有哪些记忆深刻的小故事,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环节,把握好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有方向有节奏,同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教师要着力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南通市启东市祖杰小学)

猜你喜欢

双龙洞课前预习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游金华双龙洞
我和叶圣陶先生游双龙洞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景美篇之行踪清晰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随着脚步看风景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