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示例

2023-03-03赵行专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31期
关键词:小巷星空雕刻

赵行专

【中考真题】

如图是《永玉六记·汗珠里的沙漠》中的一幅漫画。那个坐在青石板上,仰望星空,充满遐想的少年,是否让你产生共鸣?

根据这幅漫画,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1.融合性。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作文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注重多元融合,漫画+话题,要求学生既要能透过漫画内容深入挖掘寓意,又要求学生深入漫画情境中,化身为那个少年,去追溯成长旅程中那些感动过的东西。写作任务的多元融合性,对学生作文思维的要求较高,审题不仅要审读漫画,更要审读话题,兼顾两者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命题者的用意。

2.真实性。那个坐在青石板上仰望星空的少年,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少年时光。少年浪漫在于少年不识愁滋味,爱看天看云,无论燕语呢喃还是星辰大海,都足够引起少年的遐想。那些感动过我们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是星星本身,是星星下那万家灯火中的人间烟火味,是青石板处清冷的秋夜虫吟……我们不妨围绕“感动”这个关键词,用遐想在脑海中编织一组“词云”:星星、月亮、家乡、聚餐、外面的世界、虫儿飞、蝈蝈叫、捉鱼摸虾、草原、牵挂的朋友……作文要求中明确指出“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就限定了我们的“遐想”边际,限于自身亲身经历和体验,不能以别人的故事和神话传说为写作主要内容,要紧紧围绕“遐想”中捕捉到的感动瞬间叙述。

3.情感性。这幅漫画中的少年和所处的环境,都给人一种清淡之感,仿佛远离世俗的喧嚣,让身心在星空下自由呼吸,让思绪在星空下自由翱翔。想起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的经典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少年的“痴”是少年的特质,漫画的情感指向非常明确,“别轻蔑”。“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別”是对世俗成见的否定,也是对我们的规劝。“少年时期”和“目前时期”形成了对比,时间上产生了距离,成长后才明白过往的美好。“感动过”和“轻蔑”又形成了对比,曾经和现在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变化。叙述清楚情感的流变过程是作文中应该具备的。

4.开放性。星空,既可以作为叙述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成为故事发生的环境,更可以作为叙述经历的氛围烘托。“别轻蔑”“感动过”意味着作文中既要写清楚感动什么,为什么感动,又要注意情感的流变和转化,感动过又如何轻蔑了,又为何不轻蔑了,这就比直接命题作文《珍藏少年时期的美好记忆》多了很多作文高阶思维的层次。开放性还体现在可以自主拟题,自主创新,文体不限。拾掇起成长中那些细微的感动,装进我们的行囊,不因微小而蔑视,不因成长而摒弃,我们的生命才能丰盈。

【佳作示例一】

仰头看星空

◎秦川

夏夜,感晚风之闲惬,我仰头看星空。

夜幕之上,繁星若尘,璀璨夺目,令人神往,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欲上九天摘星辰”的心愿。我试着用手去抱住一颗星星,可无济于事,为何有人偏有追寻星辰的执念?

我想起了王守仁。倘若他曾仰望星空,那他眼中的星便是哲学真理。他曾在庭院中用七日格竹,欲“格物致知”;他曾孤身去往辽阔的北国,看战火纷飞金戈铁马;他曾独守夜郎之月,秉烛夜寐,终于“龙场悟道”,寻得真谛;他曾是一个翩翩少年,也曾是一介苍苍老叟;他曾是一位“心学”大师,也曾是一个星辰的仰望者,他有他的执着不懈。

倘若探险家斯科特少年时曾仰望星空,那他眼中的星便是征服南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本身就是一片无可逾越的禁土。持续数日的暴风雪,没有热量的摄入,体力的严重消耗,同伴一个一个离去……他肩负着替祖国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历史重任。任狂风肆虐,任暴雪漫天,任体力衰竭,他心中永存的是国家的尊严,是不可磨灭的意志。即使挪威人阿蒙森率先抵达,他也并不后悔。因为在星空中,始终闪耀着他的勇气与毅力。

我还想起了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倘若他们曾仰望星空,那他们眼中的星便是绿化祖国。从前的塞罕坝荒无人烟,黄沙遍地,毫无生机。他们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本可以衣食无忧,可他们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改造荒原的重任。盐碱化的土壤,植物生长极为困难,他们潜心钻研,攻克了一次次技术难关,誓为治理风沙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最终,他们成功将荒漠变为绿洲,星空之上永远铭刻着他们不朽的功勋。

英国登山家、珠峰攀登者马洛里有一句名言:“我们为什么要攀登珠峰?因为它就在那里!”我们为什么仰望星空?因为星空就在那里。以上三者,他们都仰望着星空,在他们身上,我还领悟了一样东西——信仰。

别轻蔑年少时感动过自己的那片星空,那是少年的你心里的种子在发芽,不论身在何处,不论境遇如何,信仰总会让你放缓匆匆的脚步,仰望自己所寻求的美好。于是,以后的你将一直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怕困难坚持拼搏。这是你的灵魂,永远赤诚如初的灵魂。

面对这无限的繁星,我也试着去仰望,去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其实仰望,是另一种抵达。

【佳作示例二】

别轻蔑少年时

感动过自己的东西

◎董倪子涵

“小时候,我们总是做些无意义的事情,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拥有内心的热情。”

对于一个少年来说,生命中的许多个瞬间都被感动充溢,它们都是鲜活生命中最璀璨的颜色,让我们窥探平凡生活中的生动美好和无限精彩,譬如一本书,譬如总让我魂牵梦绕的小巷,尽管斑驳,在回忆里却总是出奇的亮丽。

小巷是清雅的,青石板街,青苔把白墙渲染得充满诗意,是万丈红尘中的一隅清凉天地。小巷是热闹的,各色各样的人都有,有吆喝着“磨剪子戗菜刀”的,有推动磨盘做芝麻香油的……最吸引我的是我家楼下的木工,他每日一大早就在那里摆摊,上学他在那儿,放学他仍在那儿。有客人,他就用热情的态度迎接,没有客人,他就低头静静雕刻,那手法非常娴熟,每一刀的长度、深度都恰到好处,雕刻山林时,树木的纹路、大大小小的叶子,都一点点地刻出来,看他雕刻,感觉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偶尔,我会和他攀谈,得知他是一位木雕传承者,不忍心看老手艺丢失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每次雕刻作品前,他都要亲自挑选木材;雕刻时,任何一处小细节他都要钻研很久。所以,他的作品栩栩如生,毫不死板。可是,小巷的居民大多是老人了,没什么余钱,常常购买者寥寥,时常,他一个人独对漫天夕阳。

终有一日,我放学回来时忍不住问:“你有这样的手艺,一直窝在一个小地方,不觉得无聊吗?”

他并不觉得我没礼貌,很自然地回答:“是赚不到什么钱,可这就是生活啊,这里生活节奏慢,能让我静心去雕刻,而且,还能帮这里的老人做点木工活儿,也算体现我的价值了。”

后面的话我没太听清楚,只记得年少的自己,被他当时淡定从容的表情感动了,仿佛看到了一种很“古朴”的东西,正是它,支撑着一代代工匠以清贫之身,一路坚守到了今天。

不久后,我们搬离了小巷,此后几年,学习生活让我日渐忙碌,无暇留意身边的风景,直到那天回到小巷探亲,我惊愕地发现,小巷还是那么宁静、祥和,老人们讲着我听不太懂的家乡话。阳光偷溜进小巷,踏着光影,我又看到那位木工,他一如既往地坐在那里,静静地坐着。时光并没有带走什么,只是他额头上的皱纹多了些许。这次,他身旁多了位少年,入迷地看着他雕刻……那一刻,久违的温暖充斥心间。

岁月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光在他手中的一刀一笔中流走,我想,在手艺人那里,生活会很慢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份热爱、一种手艺,代代相传,更要用一生来守护。

别轻蔑少年时感动过自己的东西,那都是生命中可贵的精神财富。

从年少起,这位木工便在我心中种下了“热爱”的种子,不知不觉间,我发现我对创作的热爱早已悄然而生,或许会经历挫折和迷茫,但生命经过雕刻,才能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这份感动,促我向前追寻,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可以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变得更加明亮。

‖南京市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李若菲

猜你喜欢

小巷星空雕刻
门前的小巷
《古村小巷》
小巷深处
On art
雕刻时光
星空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星空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