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性中蕴含美丽

2023-02-23郑敖天

环球人物 2023年4期
关键词:哈克巴中中巴

郑敖天

2022年,哈克大使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环球人物》记者采访莫因·哈克(下文称哈克)大使的那天,他谈得最多的是诗。

他朗诵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流畅而充满感情,仿佛那些句子都生长在他心里:“我愿人生如燃烧的蜡烛,助力消除天下的黑暗,每一地都因我的光而明亮。我愿生命如飞蛾,总扑向知识的明灯。”

这些美丽的诗句来自巴基斯坦著名诗人默罕默德·伊克巴尔。乘着诗兴,哈克大使向记者讲述了一个诗的国度。

哈克36年的外交生涯,一路与诗为伴。“我从童年起就爱上诗。我相信只要拥有灵感和内心的力量,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诗人。作为外交官,我从诗中获得智慧、启迪和广阔的视野。这让我能更好地通过外交促进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联系。”

本文开篇的那几句诗,哈克曾在武汉中巴友谊广场的揭幕仪式上引用过,以称颂中国援巴医生。在巴基斯坦加入国际竹藤组织的仪式上,他则吟诵了中国清代诗人郑燮的诗作《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哈克看来,伊克巴尔是位循循善诱的智者。“他的诗作聚焦于人的内在力量,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诗歌来教导人们过一种高尚的社会生活。在他眼里,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既是为了你个人生活的完满,也是为了你的家庭,你的国家,乃至全人类。他的这一理念与中国古代哲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哈克说,诗是巴基斯坦文化的重要部分,诗人在巴基斯坦社会中深受尊重,伊克巴尔在巴基斯坦更是家喻户晓,其诗作被收入教科书,代代传颂。“我们为世界贡献了一些最优秀的诗人,其中之一就是伊克巴尔。他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哲学家。我们称他为东方诗人。”

生于1877年的伊克巴尔被巴基斯坦人民尊称为“阿拉玛”,意为“博学之士”。他成长于殖民主义猖獗的时期,坚信亚洲各民族终将实现自身的解放。在他的诗中,“自我”是永恒的主题之一。他在诗中写道:“自我就栖息在你的心里,犹如天空在眼睛的瞳仁里”,“这气息的波浪是什么?是剑!自我是什么?是剑的锋刃!”这些诗句饱含他对巴基斯坦人民找回文化之根、反抗殖民统治、实现民族解放的期待。在得知中国革命的发展后,伊克巴尔提笔写道:“你睁开眼,看这苍天与大地,一轮红日正从东方升起!”

“伊克巴尔很早就看到中国人民的力量。当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时,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远见卓识。”哈克还乘兴朗诵了伊克巴尔的又一名句:“沉睡的中国人民正在觉醒,喜马拉雅山的山泉已开始沸腾!”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也引用了同样的诗句。哈克说,这是伊克巴尔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的诗句。“在那个年代,他就谈论着(中国的)革命,预见了中国的崛起。”他告诉记者,伊克巴尔等诗人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中文,为巴中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诗歌和文学的美,就像一股从人类灵魂深处涌出的清泉,折射了人类共同的愿景,可以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的界限。”

在担任驻华大使前,哈克曾在多个国家工作,足跡遍及世界。在他眼中,外交官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我们的职责是带来和平,避免冲突。所以我认为在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十分重要。”他说。

哈克曾任巴基斯坦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对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如数家珍。“中国有56项世界文化遗产,我曾造访故宫、颐和园等许多名胜古迹。很可惜,我没法造访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遗产,因为实在是太多了。”

“巴基斯坦共有6项世界文化遗产,我经常邀请中国朋友来巴基斯坦参观。巴基斯坦人民十分好客,尤其是对中国朋友。”哈克说,“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是巴基斯坦最富盛名的文化遗产之一。这座建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城是人类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保存完好的考古遗址上,我们还能看到远古的灌溉和排水系统,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对于热爱探寻历史的人来讲,摩亨佐-达罗是必须要来的地方。”

“拉合尔古堡是巴基斯坦另一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拉合尔自古便有‘花园城市’的美称。这座壮丽的古堡中,有着典雅的楼阁、花园和涓涓流水。”拉合尔古堡最负盛名的古迹,是沙·贾汗国王为王后建造的“镜宫”。在这座大理石宫殿的穹顶上,数十万颗珍贵的宝石组成了迷人的马赛克图案。据说,若在深夜的宫中点燃一支蜡烛,宝石便会反射烛光,使宫殿的穹顶宛如璀璨星空。

作为一名具有文化视野的外交官,哈克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有着深刻的认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目标之一就是倡导和包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哈克说,“我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满智慧。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之中蕴含着美丽。与此同时,全人类也同属一个庞大的家庭。在今天的世界,人类面临着极端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想要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在不同文化、社会和文明之间展开对话,促进团结。”

2022年4月12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右)在伊斯兰堡会见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临时代办庞春雪(左三)时,高度赞扬中巴关系和中巴经济走廊。

2022年9月29日,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区马德利镇临时营地,灾民抱着孩子站在中国援助的帐篷前。

哈克提到了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延顿的“文明冲突论”。他说:“作为外交官,我不相信‘文明冲突论’。我不会从二元化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也反对‘非此即彼’的国际关系观。自建国以来,巴基斯坦的外交原则是与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我们相信全球化、多边主义和国际团结。”

“在联合国,巴中两国拥有相同的愿景:我们支持《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目标,并希望通过联合国这一平台,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哈克表示。

“巴中关系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两国人民之间‘心连心’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高度的相互尊重和信任之上的。”

哈克说:“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两国人民休戚与共的友谊令人动容。2008年“5.12”汶川地震,巴基斯坦人民踊跃捐款,并派出救援队和医疗队。2022年巴基斯坦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中国大江南北的民众也慷慨解囊,有中国学生捐出了自己攒下的所有零花钱,我的一位中国朋友还把一个月的工资都捐给巴基斯坦人民。”

2022年11月1日至2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11月2日发布的中巴联合声明中,两国领导人重申,中巴两国紧密的战略联系和深厚情谊久经考验、历久弥坚。中巴友好符合两国利益,是两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方重申始终将中巴关系作为中国外交的最优先方向。巴方强调,巴中关系是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基石,巴基斯坦人民始终支持巴中最亲密友谊。

“中国是一个美丽、辽阔而多元的国家。”哈克表示,“担任大使两年多来,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在新疆,我看到不同的民族和谐共处。在武汉,我看到市民们团结一致,战胜了新冠疫情。在福建宁德,我见证了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减贫工作上的经验,并将其应用在巴基斯坦的减贫工作中。”

自担任驻华大使以来,哈克始终积极推动巴中合作。他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很有远见,而中巴经济走廊既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最重要的经济走廊之一,也是巴中合作的“旗舰项目”。在过去几年里,该项目大幅度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提供许多工作机会,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入第二阶段,两国将聚焦当地的工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为巴中两国,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2021年,我们庆祝了巴中建交70周年。巴中两国的高水平关系是我们两个国家和人民共同的骄傲。”哈克说,“我对巴中关系的未来充满希望,我确信,在下一个70年里,巴中关系必将走向新的高度。”

1963年生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市,1987年进入巴外交部工作,1993年任驻比利时大使馆二秘,1999年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秘,2013年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2016年任驻法国和摩纳哥大使,兼任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2021年任駐华大使。

猜你喜欢

哈克巴中中巴
巴中: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你偷走了我的心
——中巴建交七十周年主题推广曲
哈克出逃并找到一个朋友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哈克寻宝记
中巴纺织贸易投资新方向
真正的强者
Famous people who love to read books
生态巴中的三张名片
中巴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