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风险及企业应对措施

2023-02-22刘磊中投国建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外汇国际贸易贸易

文/刘磊(中投国建(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需要对国际风险类型和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控制[1]。国际贸易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调研管理,采取多样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多种途径实现风险转移,避免风险因素造成贸易失败,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本文针对国际贸易风险及企业应对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贸易风险的概述

国际贸易风险指的是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存在多种风险,如果不能够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防范和处理,势必产生严重的后果,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如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法律风险等,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2]。

二、国际贸易主要风险及成因

(一)国际贸易主要风险

国际贸易的主要风险类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政策风险,国际贸易涉及两个及以上国家,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不同,并且企业所在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如果两国之间存在贸易摩擦,则会增加贸易政策风险,如果两国之间为盟友或者同属一个阵营,则可能会享受贸易政策优惠。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虽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国际贸易政策风险依然存在,如果无法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势必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负面影响[3]。

其二,需求风险,国际贸易需求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国家、市场、企业、消费者对贸易产品的需求不同,导致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许多需求风险,如开发风险、消费者风险以及吸引风险等。开发风险,是指国际贸易中企业为了能够快速拓展市场,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和设计产品,但由于投入的各种资源不足,如财力、人力等较少,导致市场调研结果不全面,开发的产品无法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进而产生的风险。消费者风险,是指消费者和市场需求存在密切的关联,但消费者的需求多种多样,不同国家消费者的习俗、文化、爱好等存在差异,导致国际贸易存在不可预见的风险。吸引风险是指,国际贸易过程中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会采用多种多样的吸引策略,如货到付款、三包等,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贸易主体无法兑现,将会产生吸引需求风险,影响企业的信誉和长远利益。

其三,财务风险,国际贸易财务风险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外汇风险、欺诈风险、资金风险、税收风险等。关于外汇风险,如上文所述,国际贸易的交易主体分属不同的国家,在贸易过程中需要使用货币,但不同国家货币的外汇不同,在进行本币和外币交换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外汇风险,如果未考虑外汇风险,将会对国际贸易过程中企业的购买力产生巨大影响[4]。关于欺诈风险,其是指国际贸易过程中出现诈骗、造假等欺诈行为,虽然这种行为可能会给贸易某一方带来短期利益,但也可能对贸易双方或者多方都没有好处,甚至会导致国际贸易行业产生信任危机,没有信用度的国际贸易主体,势必会被国际贸易市场所淘汰。关于资金风险,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旦国际贸易的某一方出现资金风险,将会导致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回收困难等问题,致使国际贸易项目失败,给国际贸易行业带来巨大的危害。关于税收风险,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税收法律等存在差异,如果在贸易之前无法对税收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将会导致出现贸易税收冲突、矛盾的现象,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不利于国际贸易的规范化、统一化和标准化发展。

(二)国际贸易风险成因

国际贸易风险的产生,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缺乏前期调研。市场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不同国家的国际贸易市场、产品以及政策不同,但是部分企业在与国外企业进行贸易时没有做好政策调研管理工作,无法及时发现各种风险,导致国际贸易中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其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国际贸易过程中面临众多风险因素,但是部分企业在国际贸易时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没有投入专项资金、人力和物力等用于风险防范制度建设,无法及时、准确发现国际贸易风险,不能做出正确的预警,也无法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尤其是财务风险,其涉及的风险类型繁杂、内容众多,若不能及时控制,将会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税务风险、利润降低等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处理。

其三,人员素质较差。国际贸易风险防范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密切相关,但是企业财务人员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素质差的问题,如缺乏风险意识、自律意识较差、外语能力不足、缺乏谈判技巧等,导致企业面临许多风险。

三、国际贸易风险的企业应对措施

(一)强化调研管理

在调研管理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强化市场调研。在进行国际贸易市场调研时通常采用实地调研法、文案调研法两种方法,对国际市场环境、营销环境、商品情况等进行充分全面的调查研究。做好国际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研究,例如竞争情况、宣传情况以及销售渠道等。分析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需求情况、供给情况等,根据市场调研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经营方案,防止因为市场调研不足导致贸易失败。

其二,强化政策调研。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促进了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融合,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贸易政策进行调查研究,例如《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等。“十四五”期间,我国国际贸易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难度提高,甚至出现货物无法抵达的情况,或者是运输成本的增加。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2年《全球经济展望》,全球GDP 持续下降,外贸形势严峻,需要国内企业做好贸易国家的外贸政策调研工作。

(二)加强风险防范

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风险预警机制的创建。国际贸易风险因素众多,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因素给企业国际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创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并将风险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尽可能降低损失。为了提高风险预警效果,需要对国际贸易的行业动态进行全面分析,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预警,一旦检测到风险信息,则向企业发送预警信号,由相应人员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其二,风险控制管理措施。风险控制环节是企业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的核心,其控制水平直接影响风险防范效果。财务风险作为国际贸易风险的核心风险因素,因此,这里重点探究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其风险防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外汇风险的控制措施。外汇风险具有专业性强、复杂度高等特点,为了提高外汇风险防控效果,需要在企业内树立外汇风险防控理念,做好外汇风险防控宣传工作,在企业的管理层、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等进行宣传,尤其是管理层和领导层,必须认识到外汇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落实外汇风险防控责任,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一旦出现外汇风险,则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提升全员的外汇风险防控意识。制定外汇风险防控制度,借鉴同类型优秀企业的外汇风险防控经验,采取先进的外汇管理理念和方法,制定科学的外汇风险防控计划,并保障落实到位,减轻外汇风险给企业国际贸易造成的影响。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需要时刻关注外汇的变化情况,避免因为外汇因素对收入、支出以及成本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损害企业的利益。

针对欺诈风险的防范措施。贸易伙伴是否可靠、可信,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的成败,为了规避欺诈风险,需要做好贸易伙伴评价工作。通过做好国际贸易合作伙伴资信评估,选择可靠、诚信的贸易伙伴,避免在国际贸易期间出现贸易伙伴赖账、欺诈、交货不及时等问题。在进行贸易伙伴资信评估时,需要对贸易伙伴的经营能力、业务范围、经营范围、资信情况、政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通过国际贸易市场对合作伙伴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如搜集合作伙伴与其他企业、机构贸易的信息,对其贸易反馈进行核查;通过网络搜集贸易合作伙伴是否存在违约、违规、违法等行为;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贸易合作伙伴的信誉进行评估;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贸易伙伴的承担责权、经营情况、资金情况、信誉度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对贸易伙伴的营业执照进行检验,保证其真实性;对贸易伙伴的资产信用进行考察,对其履约能力进行检查。做好系统、全面的评估,选择实力雄厚、诚信可靠的贸易合作伙伴,能够有效地降低贸易风险发生的概率。

针对资金风险的防范措施。资金风险作为典型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国际贸易的情况采取多样化的资金风险控制措施。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避免出现因为商品价格波动大,导致商品预期价值远低于企业预期的情况,防止企业出现较大的资金风险。并且金融衍生工具还具有多种风险管理策略,如远期合同、期权合同等,能够有效地规避由于价格波动给企业国际贸易带来的资金损失。采用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企业国际贸易过程中可能出现资金周转和资金、短缺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导致贸易失败。因此,可以采用贸易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并且贸易融资具有成本低、门槛低等众多优点。由银行对企业国际贸易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能够获得相应的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也是资金管理的有效手段,企业需要创建应收账款档案,对应收账款的各种细节内容进行详细、准确记录,如交易单位、交易时间、单位信用、账款金额、到账时间等,由专人对应收账款档案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创建专门的清收部门,对没有按照合同规定时间付款的单位进行催讨,避免出现长时间坏账、赖账等现象导致企业资金无法回笼。备用金制度的创建,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资金风险抵抗能力,针对信用较差的国际贸易单位,企业可以启动备用金,防止对方不还账款、拖欠账款等现象,增加企业的资金风险。充分地利用备用金制度,能够保障企业具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运转,提高自身抵抗资金风险的能力。

针对税收风险的防范措施。税收风险的防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由当地税源管理部门做好进出口税收管理工作,对税务登记时间、纳税识别号等进行全面核查。其次,健全税收风险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增值税、存货和抵扣税金是否匹配、偷税风险、漏税风险、货运抵扣异常,对税收风险进行全面识别,提升风险防范的针对性。再者,强化和其他部门的联合,企业在国际贸易时需要和多部门协作,为了尽可能降低税收风险,需要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协作,例如做好与政府部门、银行部门、外汇管理局、税务部门、商检部门、海关部门等的联合与沟通工作,及时了解与税收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税务筹划调整工作,降低税收风险。

(三)提升人员素质

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参与,为了提高财务人员风险素质水平,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提升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国际贸易面临的风险因素众多,企业财务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识别意识,对国际贸易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评估和识别国际贸易风险,提前制定风险防范方案,降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其二,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财务人员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国际贸易成败。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知识,通过强化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外贸问题分析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电子商务能力、进出口贸易管理能力等,掌握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必要时掌握不同国家的方言。

其三,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重要素养之一,正确的职业观念、金钱观,较强的自律意识,遵守法律和职业规范的职业操守,尽可能降低财务操作失误,并抵御各种外力的诱惑,化解各种风险。

(四)实施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的是采用多种手段、措施和方案,将即将发生的风险转移,降低其对贸易主体产生的损失。企业国际贸易过程中的风险转移措施主要包括:

其一,国际保理措施,企业可以采用国际保理业务规避外贸风险,具体操作是在交货时,把发票转交给国际保理业务企业,由国际保理业务企业对交易对象进行风险评估,实现企业的风险转移,提升国际贸易的安全性。其二,银行保证书,企业在国际贸易时可以向银行递交保证书,如果对方收到货物后没有付款,则担保银行会先垫付货款,再由担保银行向对方追收货款,降低企业的风险。其三,购买运输保险,如果国际贸易双方的距离较远,在运输环节很容易出现问题,为了降低运输风险可以采用购买运输保险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如果出现风险,则能够获得一定比例的经济赔偿,弥补企业遭受的经济损失。其四,购买信用保险,在中央和国务院的共同推动下,创建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并且属于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为国际贸易保驾护航,当境外买方出现信用风险时,可以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赔偿,以此保证企业的利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时必须对多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总结导致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解决,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因素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企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站稳脚跟和实现长足、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外汇国际贸易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经常项下境内外汇划转相关业务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不辱使命的中国外汇人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