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小古文情境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3-02-18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实验小学董思亮

师道(教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古文文本

文/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实验小学 董思亮

“小古文”这个概念,最初由李振村先生提出,指篇幅短小,浅近、易懂、有趣的文言文。由于“小古文”篇幅短小、文质兼美、语言精炼、含义深刻,特别适合儿童阅读,有助于小学生感受语文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所谓情境阅读教学,是指将文字转化成具体画面,把书中的文字想象成风景图片,就像“摄像机”那样把文字内容、位置记录下来,既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了解内容、方便背诵记忆,又能保持学习的趣味。在小古文教学中,运用情境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配乐朗读,渲染阅读情境

音乐是人类抒发日常情感的一种艺术,借助音乐,我们可以抒发情感、释放情绪、感受心情。在情境教学中,音乐的辅助可以让课堂情境更贴合学生心理,有助于学生感悟作者写作时的心情状态,进而体会文章主旨。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把握文章情感基调,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配乐,为学生创造可以入情入境的阅读情境,引导他们感知文章背景氛围,激发学生与作者之间内心共鸣,调动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在配乐朗读中,激发对文本学习与探知的兴趣。

选择配乐朗读的小古文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作品的情感色彩选择朗读的内容。褒义的课文内容(如《少年中国说》)可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中性的课文内容(如《伯牙鼓琴》《杨氏之子》)是否可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则要根据情况而定;贬义的内容(如《自相矛盾》)一般不进行有感情朗读。具体环节如下:

例如,在设计《少年中国说》一课时,由于文本情感的爆发特性,教师可以加入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渲染朗读情境。教师首先进行情境铺垫,跟学生们讲解时代背景,了解当时社会情境。初步理解文章之后,学生分组分段朗读课文,同时教师播放《英雄的黎明》作为背景音乐,随着朗读者情感逐步饱满,则配以激昂、振奋人心的音乐。当读到文章结尾“美哉”“壮哉”时,再更换相对厚重、帮助情感沉淀的音乐。在配乐营造的氛围中,学生们会读得铿锵有力、情感饱满,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有些同学甚至热血沸腾,情绪高昂。在配乐朗读结束之后,学生既弄清了文本中的读音、断句,又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情感有了自己的理解,学得轻松有趣,审美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二、表演诵读,感悟课文情境

表演朗诵即“角色扮演+背诵朗读”,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利用不同角色的扮演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小古文阅读课上,教师也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表演诵读,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趣味中体悟情感。

选择表演诵读的小古文的基本原则是:故事性强,对话丰富,让学生可以通过对话、语言等人物描写,联系生活实际,将内容表演出来。例如《守株待兔》《王戎不取道旁李》《自相矛盾》《杨氏之子》等较难理解但动作性、语言性强的文本,让学生根据文段内容进行想象,既可以角色代入表演文本内容,又可以紧扣中心思想自编自导自演一处文段内容。如此将文本内容通过学生的表演,在课堂上情境再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让学生通过情境阅读的教学方法,在创新中获得不同感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具体环节如下:

在《自相矛盾》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中注释部分,由学生自主梳理字词,初步了解小古文基本内容后,将小古文变成白话文剧本,然后自导自编自演,分角色扮演。同学们面对如此新奇的上课模式,积极性很高,自发分组写剧本,不懂的部分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对课文内容适当增删,对人物出演分组排练,然后在课堂精彩演绎。形式多样的剧本和生动活泼的表演,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学生在进行情境表演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不仅进一步理解了文本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其他能力,如组织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等,可谓一举多得。

三、课文插图,抓住文本情境

课文插图,即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的图画。在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会有一幅或几幅小插图,这些插图是课文的“眼睛”,它们能帮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它们又是课本的“第二语言”,告诉学生一些未知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想更辽阔、更深远。在小古文阅读教学中借助课文插图,向学生展示课文场景,对学生主动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审美创造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选择结合插图的小古文的基本原则是:插图内容可以直观地展现课文内容中的某些情景和画面,可以以此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插图内容也可以是学生没有见过或者不熟悉的事物,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的事物(如《守株待兔》中的“耒”)。可以通过插图,解答难理解的词汇,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具体环节如下:

在学习《书戴嵩画牛》一课时,由于学生生长环境和阅历的局限,他们对牛的特性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于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关注课文插图,认识相关事物,明确人物身份,进行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基本内容之后,教师提问“戴嵩的画中究竟画的内容是什么?”多媒体播放多张两牛相斗的图片,让他们结合文章内容和眼前的真实画面,发现画面与文字不同之处,去体会牧童想表达的意思,并感受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启示。在根据图片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与周围人争论得面红耳赤,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笑声,在充满趣味的讨论中,大家找到了牧童笑的原因,戴嵩尴尬的原因。更可贵的是,学生们在课上申请主动演绎故事内容,分享体会。这对学生提升自我学习、感受和理解能力无疑有积极作用。

四、创编故事,联系生活情境

创编故事,就是依据生活逻辑,通过想象和艺术加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又合乎情理的人生画面。在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中,时代久远且意义非凡的小古文一定是对学习生活具有导向意义的,甚至有些情境可以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通过演绎展示出来的。引导学生把课文情境转化为生活情境,学会观察生活细节,思考处理方法,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选择创编故事的小古文的基本原则是:文章故事性强,具有容易引起观众认同感的理想化人物。如《杨氏之子》中的杨氏子、《自相矛盾》中的卖盾和矛的人、《精卫填海》中的精卫等,这些课文中都至少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具体环节如下:

在学习《杨氏之子》一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表演诵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杨氏字的聪慧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杨氏子”不姓“杨”,而姓“王”“黄”“李”等姓氏,应该如何回应?与同桌交流讨论,并进行故事创编的编写,第二节课分享。学生在创编过程中,发现杨氏子和孔君平的思维逻辑,感悟人物语言的美妙之处,同时激发学生写作能力,克服对小古文与写作的恐惧心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情境教学策略,多角度、多方位的挖掘小古文教学思路,重视学生的情境体验训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古文文本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