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兰诗》片段扩写

2023-02-17芦学华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木兰诗咸阳市爹爹

芦学华

微话题

请从《木兰诗》中任取一节进行扩写,完成一篇微作文。

要求:(1)尊重原作主旨及人物形象,想象需合情合理;(2)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让习作内容充实,人物形象鲜明;(3)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微思路

一、了解原作,熟知人物形象及主旨。扩写是对原作进行扩展和充实,不能改变原作塑造的人物形象及主旨。故扩写时务必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熟悉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木兰诗》便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回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孝顺父母、淳朴坚毅、不慕高官厚禄的奇女子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二、选定片段,选定内容。《木兰诗》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木兰忧心父亲年老,决定代父从军;出征前忙碌、有序地准备;离家奔赴战场,对父母的思念;看到边地将士们苦寒的生活、走上战场英勇杀敌;战后返朝,力拒高官厚禄;荣归故里,家人团聚。从这些片段中任选一个,进行合理的想象、扩写即可。

三、运用恰当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可直接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也可间接刻画人物(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等);既可以第一人称木兰的口吻来叙述,也可以第三人称来叙述,但都要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活。

微作文

昨夜见军帖

◎鲁芮彤

清辉微凉,树影婆娑下虫鸟私语,屋子里暗黄的灯光久久不熄,宁静的夏夜也因屋中传来的阵阵叹息声而不再惬意。

“唉!前线的征兵令催促得愈发紧急了。”屋内的织布声时断时续,木兰轻抚着眼前的布匹,却没有心思再捋线了。“昨夜的军帖中,爹爹的名字屡次出现,前线战事如此紧急,看来无论如何,家里都必须出征一人。可是爹爹年事已高,身体那般虚弱,弟弟妹妹又这么年幼,该如何是好?要是我有个哥哥就好了。”木兰的眉头不觉皱起,心中泛起阵阵酸楚。“家里再没有可以替爹爹出征的人了,若爹爹带着这样虚弱的身体前往战场……”木兰不敢再往下想了,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缓抹去眼角的泪痕。

夜,深了,油灯的光越发昏暗,那些鸣叫的虫鸟不知什么时候安静了。昏暗的灯光下,只看得见木兰模糊的身影,只听得到那声声的叹息。

【陕西咸阳市启迪中学初2023届博识2班】

◆点评

小作者在遵照原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描写和对木兰的心理刻画,通过环境的烘托,体现出木兰因父亲年老体弱,家里無人应征而焦急的心态;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木兰懂事、孝顺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

清辉微凉,树影婆娑下虫鸟私语,屋子里暗黄的灯光久久不熄,宁静的夏夜也因屋中传来的阵阵叹息声而不再惬意。

“唉!前线的征兵令催促得愈发紧急了。”屋内的织布声时断时续,木兰轻抚着眼前的布匹,却没有心思再捋线了。“昨夜的军帖中,爹爹的名字屡次出现,前线战事如此紧急,看来无论如何,家里都必须出征一人。可是爹爹年事已高,身体那般虚弱,弟弟妹妹又这么年幼,该如何是好?要是我有个哥哥就好了。”木兰的眉头不觉皱起,心中泛起阵阵酸楚。“家里再没有可以替爹爹出征的人了,若爹爹带着这样虚弱的身体前往战场……”木兰不敢再往下想了,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缓抹去眼角的泪痕。

夜,深了,油灯的光越发昏暗,那些鸣叫的虫鸟不知什么时候安静了。昏暗的灯光下,只看得见木兰模糊的身影,只听得到那声声的叹息。

【陕西咸阳市启迪中学初2023届博识2班】

◆点评

小作者在遵照原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描写和对木兰的心理刻画,通过环境的烘托,体现出木兰因父亲年老体弱,家里无人应征而焦急的心态;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木兰懂事、孝顺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

一天的训练终于结束了,战士们已精疲力竭,连去打碗粥的力气都没有。但将军们不敢懈怠,胡人的战书已下,一场恶战迫在眉睫。还有好多如我一样刚入伍的战士,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作战经验,根本不懂战争意味着什么。一路上,我们快马加鞭,赶赴战场;我们心怀梦想,杀敌报国。可是看到边地的苦寒、将士们窘迫的生活、每天新增的亡故名单时,我无比憎恶战争。

夜晚,我们不敢脱去冰冷的铠甲,倚靠在一起取暖。月光冷冷地照在我们身上,凝重的空气中不知传来了多少次更鼓的声音,远处幽幽的羌笛响起,我们遥望着空旷的夜幕发呆,那是家的方向。

【陕西咸阳市启迪中学初2023届博识2班】

◆点评

习作在遵照原作的基础上,扩写了木兰来到战场,目睹将士们艰难、苦寒生活的片段。通过环境的烘托以及对木兰的心理刻画,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荣归故里

◎王子涵

辞官的木兰终于回到了她魂牵梦绕的家,这是她出征前居住的闺房,一种急切的期望促使她快步向前。

推开那扇尘封许久的门,温暖的阳光洒在木兰肩头,照进闺房东阁的地面。望着熟悉的陈设,她恍惚了,好像自己从未到过这个地方,乃至于木柜每一处深浅的纹路,每一粒飘浮的尘埃,都陌生得引她细心回味。直到坐在闺床上,眼眶里呼之欲出的清泪才直直地跌落……

卸下陪伴多年的盔甲,将旧时的衣裙披在身上,原来行动起来是如此轻盈。佩剑安放在檀木桌边,坐在铜镜前,木兰望着镜中的自己,与阔别已久的女儿装重逢,不变的,是眼中的决绝,曾经束发从军如此,今日拒官还乡亦如此。木兰解下盘起的发髻,梳理如云的秀发,又拾起胭脂在脸颊上轻轻拍打,在额间轻轻点上如烈火般明艳的花黄。木兰看着镜中的自己,如果可以,她想告诉那时的自己——

“他们能握住的剑,你穿针引线、临溪浣纱的手,也可以。”

【陕西咸阳市启迪中学初2023届博识1班】

◆点评

习作在不改变原作主旨的基础上,对人物动作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体现了木兰辞官回家、重着女儿装的喜悦和兴奋。合理的想象,精彩的细节,让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明。

猜你喜欢

木兰诗咸阳市爹爹
老爹爹和酒
陕西省咸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老爹日记
陕西省咸阳市教学能手——陈正东
尊重学生自我体验的课程设计
一纸财产协议化解“黄昏恋纠纷”
咸阳市关工委举办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教育报告会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Water Supply Networks as Cyber-physical Systems and Controllability Analysis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