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3-02-14张强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当前传播生态日趋复杂,面对公共传播的勃兴,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着挑战。为了在智媒时代下厘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采用实地调研法,一方面走访部分融媒体中心,了解其对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走访企业,了解其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结合教育实践,分析传播需求端和教育端的实际情况,发现需求端存在人才需求量大、技能需求密度高、技能性需求强于批评性、传播性大于新闻性等新情况;教育端却存在跟进不力等问题。为此,文章分析新闻传播人才应当具有的能力,提出智媒时代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即推行渐进式人才培养方案,坚守新闻传播的基础素养和技能,全面提升学校智媒适应度,构建轻量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多面的智媒传播人才。

关键词:智媒时代;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G2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1-0071-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智媒时代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JYJ2022B06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也不例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以及元宇宙等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信息传播平台越来越智能化;随着媒介深度嵌入社会,各行各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标准化、轻量化、多样化”的特征。新闻传播在实践中形成了“万物皆媒”的智能社会传播特征[1]。

智媒时代公共传播的日益勃兴,既带来了机会,又带来了新挑战。传播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引发了新闻传播教育生态体系的急剧变化。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均已滞后于信息传播主体的现实诉求。一方面,新闻传播类大专院校培养出了大量的新闻传播人才,另一方面,人们总是听到需求端对新闻传播学子的各种抱怨。新闻传播人才的学院培养和现实用人的需求脱节,这不仅来自新闻传播教育诞生伊始,还来自当下社会传播主体的现实诉求;并且这一脱节节点随着媒介的智慧化和智能化呈现出扩大的态势。这正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正视的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了解智媒时代人才需求,并积极作出探索研究,是智媒社会赋予高职院校的应然之义。

(一)人才需求量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社会传播主体呈现出井喷状态,另一方面在技术助力下社会信息传播的难度系数大大降低,公共传播规模在社会信息傳播体系中越来越庞大,对传播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每一个社会组织甚至个人标配的智媒体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传播人才,由此促使新闻传播院系从以前的“小众”院系演变为如今的“大众”标配院系。传播人才需求从专项新闻传播转向公共传播的趋势愈发明显。

(二)技能需求密度高

当前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是高密度的需求,任何一所院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都提出了“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当前的新闻传播岗位对人才具有“采写编评策摄播营”等多面的、综合的和立体的需求。智媒时代的个体化供给和需求下,技能需求被压缩在个体上。传统意义上的“一人一专”和“一岗一事”,逐渐在需求和技术面前瓦解和稀释,高密度技能需求日趋成为趋势。

(三)技能性需求强于批评性

智能化技术驱动下的广电媒体新闻话语呈现工具价值的偏向[2]。当下正是智能媒体勃兴的时代,对技术技能的强调风头正盛。正如前述,当前无论是公共传播还是专业新闻传播中的新闻传播岗位,都有着“采写编评策摄制播营”等多面综合性需求。社会新闻传播,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呈现出纯粹的“技术主义”导向,对人的技能性需求挖掘远远大于批评性需求,以便实现社会传播和信息工业的规模化传播。

(四)传播性大于新闻性

智媒时代的社会传播呈现出传播性大于新闻性的传播偏向。整体来说,新闻性带着理性基因,传播性孕育感性基因,在智媒时代传播性的内核构建可以说是娱乐基因。在深度媒介化社会,传播主体自身更需要在浩瀚的信息传播中凸显自己,为传播主体发声。传播性中感性的娱乐因素尤为突出,传统媒体时代的“娱乐至死”在智媒时代继续上演,甚至在“娱乐至死”后还在无尽地吞噬传播。很显然,公共传播的主体自然要更多的娱乐传播性。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端的特征分析表明,当前的传播生态系统日趋复杂,面对社会对传播人才的多元需求,作为职业教育主要承担者且体系灵活的高职院校,更应该承担对现实需求的呼应责任。但也要在教育中坚持人才培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新型传播人才的需求。

(一)稳定性和变化性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的新闻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引起了人才培养稳定性和变化性之争的问题。不少灵活多变的高职院校,一味迎合当下市场对公共传播的需要,人才培养方案一味追新弃旧,不停变化,追求新理念、新技术;而另一些院校则不为所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动性不高,或者说给人才培养方案穿上了“皇帝的新装”,最后换汤不换药。

(二)工具性和价值性问题

整体来看,当前人才培养从价值性向工具性转变。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和理念方面都在迎合工具性,其中高职院校尤为明显。这不仅体现在宏观视野下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体现在微观层面的课程实践,并且不少高职院校还在进一步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工具性属性。如何平衡智媒时代的工具性和价值性成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基础性技能和发展性技能问题

一般情况下,作为传统新闻传播所要求的“采写编评摄”等基础性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其基础性,其在智媒时代反而被忽视,更多地强调学习诸如无人机新闻、VR新闻等发展性技能。但从需求端的反馈来看,基础技能较差也是一个共识,因此,当下的职业教育必须强调基础性技能。当然,并不是说发展性技能不重要,但要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需求,做好相应的协调。如何平衡技能也成了摆在人才供给端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四)教育同质性和差异性问题

不少高职院校快速响应社会的需求,设置了符合当下所需的新专业,但在实践中,课程设置上划分太细,导致课程间同质性增强,实践中未体现差异性、有效性,给教学带来障碍和麻烦,也给学生带来困扰和疑惑。这不仅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还体现在不同学校之间、类似专业之间、授课之间、学生之间,比如不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专业之间也未体现应有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作为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把握教育同质性和差异性问题也是当下新闻传播教育大发展给其带来的现实思考。

(五)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期待性问题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中都存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期待性问题,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剪刀差。总体来说,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新闻传播教育者的行业实践经历较欠缺,大部分没有完整的新闻传播实践履历。新闻传播行业生态急遽变化,要求多样性技术,但教育者自身知识和技能存在迭代较慢的情况。为此,当下不少高职院校下派教育者到“工厂”实践,但也没有收到理想的、预期的成效,存在诸多问题。而被教育者在社会现实需求的推动下认为教育者在知识和技能上与时俱进,对此有了较高的期待。更甚的是,商业力量助推被教育者拥有更多的实践技能和操作经验,由此,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存在心理逆差。

(一)人文通识能力

任何时代强调人文通识能力的基础性作用都不为过,当然也包括智媒时代。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一味强调新技能的背景下,更应该强化人文通识能力。人文通识能力作为新闻传播者的底层逻辑和基础,决定着新闻传播者的事业前景。新闻传播中任何一个微小的人文通识错误,都可能断送传播者或者背后传播主体的前途。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存在人文通识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应该引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者的重视,以体现智媒时代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中的德育标准。

(二)基础技能

如果人文通识能力呈现隐性特质,那么“采写编评摄播”等传统基础技能便是显性特质,其能更好地被捕捉和识别。当下不少传统的基础性技能被忽视,出现基础技能的“灯下黑”情况。这不是个别学校存在的现象,而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如果人文通识能力是底层基础,那么基础技能便是中层发展。作为中层发展的基础技能退化,会影响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人才通识能力和基础技能不应因为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重视和强调智媒技能而受到忽视,导致本末倒置;而应做到苦练基本功,避免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灯下黑”教育窘况。

(三)新媒體技术能力

高职院校应把新媒体技术能力作为传播者的方向性能力。新媒体技术能力包含着众多新闻传播领域近年出现的方向性能力,比如无人机、数据采集、人机协同等。当前高职院校都在培养具备高精尖的新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以证明人才培养与智媒时代的吻合,证明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被时代抛弃。新媒体技术能力作为方向性能力是必要的,这是智媒时代传播的趋势,但必须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四)可视化生成能力

进入读图时代不久后,人们又进入了视频时代。无论是图像还是视频,人们都在进行可视化的叙事传播。随着智媒体进一步智慧化、智能化、无门槛化,可视化在其中愈发重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可视化叙事的到来,高职院校需要大力提升学生的可视化生成、创作和运用能力。随着元宇宙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可视化生成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可视化生成能力中,要注重对可视化的景观再现能力、场景交互能力、图像审美能力、人机互动能力、平面设计能力和符号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数据运营能力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日趋复杂,对数据和运营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众多传播平台和传播端口涌入,这些平台端口不尽相同,有视频端、文字端、图片端,也有H5端口;有商业端口,也有非商业端口;有自有端口,也有他人端口,形成了当前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针对如何运用全媒体传播矩阵,数据运营为智媒时代传播者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式。当前媒体已从粗犷式经营过渡到数据精细化运营阶段,要求树立用户思维,把握每一个传播矩阵的数据,甚至每一条信息传播链的数据[3]。数据运营能力还体现在对用户的精准画像,当前的传播早已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互动的,智媒时代更需要传播者主动争取用户、留住用户。总之,数据运营能力是实现智媒时代复杂信息传播的关键。

(六)人机协同能力

随着在实践中形成了“万物皆媒”的智能社会传播导向,社会中不仅存在人类传播和机器传播,还存在人机之间的混合传播。各种类型的传播愈发重要并且深度嵌入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作为教育机构,应当具有前瞻性,需要密切关注智媒社会发展,做好教育的长期规划。因此,如何识别、协同和驾驭机器传播、人机传播将是下一阶段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当然也是智媒时代的传播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其中,对于人机数据的获取将是识别、协同和驾驭机器传播和人机传播的重点和关键。因此,高职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应当整合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元宇宙、计算机语言、数据可视化等教育资源,为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基于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端的特征分析,以及对人才供给端问题的探讨,结合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就当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如下建议。

(一)人培模式的设计:渐进式变革

正如前述不同高职院校的人培方案不同,有的稳如泰山不动摇,有的每学期频频变化,引起了诸多问题。智媒时代的人培模式,应该尊重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切记不可拔苗助长,为新而新;也不可因循守旧,稳如磐石;要遵循循序渐进、动态联系、尊重实际、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系统观。所以渐进式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各方都能更好接受的方案。与不少追求高新尖的人培方案相比,其落实起来更加容易也更有效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也能更好地适应。反之,高精尖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么被束之高阁,要么被掏空内涵,虚化执行,更加得不偿失。所以渐进式变革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是创新发展的体现。

为了更好地适用渐进式变革的人培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重与1+X证书的衔接,体现出鲜明的行业性和实践性。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拓展和丰富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化,形成积极性、内生性的人培模式。

(二)人培模式的坚守:强化基础能力

传统媒体的式微及转向,智能媒体的欣欣向荣,各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学子迅猛增加,无一不表明新闻传播行业来到了智媒时代,新闻传播行业迅速转向新媒体。但在调研中各融媒体中心反馈当前学子不仅存在新闻传播基础技能较差的情况,还存在人文通识基础薄弱缺陷。这一点也从不少专家学者处得到印证,当前的人文通识教育不足[4]。就高职院校而言,我必须承认在人文通识方面的薄弱之处,需要进一步强调基础能力。除了增加基础的、通识的人文素质教育之外,还应当尝试增加基于学科交叉、文理通融的人文素质素养课程,甚至应当增加国情教育、国际环境等方面的教育课程[5]。目的是强化潜在传播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注重滋养文化底蕴,厚植家国情怀,对于被教育者、社会、国家都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包括智媒时代在内的任何时代,做好扎实的新闻传播基础技能培养工作就是最好的创新发展方式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守正创新,要从基础能力出发,吸纳更多的新技术进入基础技术能力之中,才能更好地对当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行创新。

(三)人培模式的基础:软硬件的提升

智媒时代对当前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高职院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培养不得不依赖于其生存的土壤。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培养出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高职院校要在自身软硬件上率先适应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软件”一般是指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包括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方式等;“硬件”则是指学生实践的智媒设施。因此,在“软件”方面,专业教师需要树立智媒思维、用户思维、可视思维、交互思维、数据思维。具体来说,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引进更多计算机、统计、消费行为等方面的教师,开设数据采集、数据运营、用户分析等方面的课程。在“硬件”层面,可以建构智媒实验设施等。当下不少高职院校依然存在人才培养基础软硬件缺失的问题,阻碍了新闻真实教学场景的建构,不利于培养符合当下需求的人才。

(四)人培模式的指向:引领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发展,具体要利用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优势,在专业设置、课程调整、行课方式、课本教材、课程评价等方面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通过调查发现,不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看起来“高大上”,并无问题,也符合当下智媒时代的需求。但实际上,课程排列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课程排列无法体现循序渐进的线性思维,并不符合从无到有、从基础到专业的过程。这使得课程安排极不合理,也导致学生不甚理解,甚至不甚运用。

人才培养模式指向的创新要符合当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要从教学的全过程去考虑和实施,从教学理念的更新到最后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都有创新的途径。高职院校要充分了解和利用自己的优势,以便更好地创新发展,以体现智媒时代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的教学要求。

(五)人才培养的措施:多举措并进

人才培养的措施应当根据人才培养对象来不断优化调整,当下进入高职院校的大多是00后,他们成长在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时期,是智媒时代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因此,要创新当下的人才培养措施,而不是因循守旧。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对象也需要新举措。要用移动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并发思维、数据思维、可视思维、场景思维来进行教育和引导,在教育体制、理念机制、教育方式、教育场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测评方式等方面多举措齐头并进,不断地进行尝试,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适应智媒时代的现实教育需求。

(六)人培模式的特色:轻量化前行

当前更多公共传播主体加入社会传播后,在技术和市场的推动下,智媒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进入了“广义化”“批量化”的“轻量”阶段。新闻传播教育源自最开始的实践教育,奉行“师徒制”,后来才进入高职院校,进行“精英化”的职业教育。面对公共传播的勃兴,高职院校在智媒时代开启了批量性新闻传播职业教育,开启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轻量化新闻传播教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轻量化”,不是对知识素养的忽视,而是以自身性质和具有的优势,围绕人才培养实践,结合行业现实和学校实际,走“厚知识、重技能轻量化发展”道路。

高职院校要用好“短口径”的传统优势,实现“轻量化”的创新发展,更加灵活地、动态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多样、真实、适用智媒场景的课堂模式,以作品反促课堂,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即上岗”的人培模式。职业教育人培模式应该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培养社会“即用性”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以体现智媒时代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的办学导向。

高职院校在智媒时代新聞传播人才培养中,切忌贪多、贪全、贪快、贪变,要关注合理性,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循序性、渐进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涉及广泛,是一项系统性、体系化的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宽松教育机制,建构智慧场景、后勤协同发展等多层次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智媒时代的教育需求,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第二课堂,抑或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都应该进一步创新,以助推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程丽.智媒时代地方高校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讨[J].传播与版权,2020(11):8.

[2] 高慧敏.智媒时代广电媒体建设性新闻话语实践逻辑与路径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7):8.

[3] 周胜,龚鸣敏.基于大数据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

[4] 林禹杉,李明德,刘婵君.智媒时代新闻与传播专硕课程设置及优化:以陕西省4所高校为例[J].新闻传播,2019(23):58.

[5] 李华君.智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与新要求[J].青年记者,2019(22):61.

作者简介 张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应用。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培养模式创新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
论融媒体形态演进与智媒时代的开启
未来的“智媒时代”是什么样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