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政府为什么管不住军队

2023-02-08

新传奇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官军种参谋长

印度自独立以来始终对军方抱有戒备之心,担心军事政变和军人干政。印度的军政制度确实阻止了军人干政的发生,但也使得长期以来印度文官中缺少熟悉国防事务的专家。印度文官奉行不干涉军队内部事务的传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问题。

中印实控线发生冲突

近日,据《印度教徒报》报道,12 月9 日,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地区(中国藏南地区-达旺),解放军与印军发生冲突,双方都有人受伤。印军至少有20 人受伤,部分印度士兵甚至被打到骨折。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地处中印边境东段,我们称之为藏南地区。

印度《印刷报》报道,冲突具体地点在印度单方面认定的所谓实际控制线上,有250 名到300 名中国军人参与,他们携带了带刺的棍棒,金属拳套,以及泰瑟枪(电击枪)。最初有约50 名印度士兵与中国军人发生冲突,双方互相投掷石块,随后升级为使用棍棒等冷兵器较量。

印军消息人士称,印度方面至少有两个不同部队的士兵参与了冲突。印度军队在实控线附近的部队,主要执行巡逻任务,并且组成了若干个快速反应小组,以便在需要时对解放军形成“人数优势”。同时,印度陆军还在实控线之后的所谓“第二道部署线”安排了后备部队,这是自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的全新部署。

加勒万河谷冲突场景

12 月7 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印度国会上重申不会容忍所谓“中国单方面改变实际控制线的企图”。而且不久前,美印两军还在距离中印边界线100 多公里的地方进行了一场代号为“准备战争”的军演,我外交部就此向印方表达了合理关切。考虑到这些因素,不排除这起冲突是美印预谋的,其目的就是要试探中国的反应。

从之前加勒万河谷冲突的结果上来看,在边境冷兵器冲突中,印军基本上不是我军的对手,伤亡人数明显超过我军。所以,此次我军边防部队即使有人受伤,人数也必定少于印军。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发生后,我军边防部队的冷兵器作战装备进行了进一步强化。不仅“大刀队”多次在中印边境附近亮相,而且我军边防部队官兵普遍装备了防爆服,完全足以应对印军发起的冷兵器挑衅。

为什么印度又在边境挑事

为什么印度又在边境挑事?其实很简单,是为了向美西方表明态度:印度不会靠向中俄。这要从印度最近接了俄罗斯的一个大单和印度对购买俄油的态度说起。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俄罗斯向印度发送了一份含500 多种产品的清单,以便为本国企业提供所需原材料和零件。报道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的制裁已经导致俄罗斯一些关键产品的供应受阻,所以俄方向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发送了一份所需的清单,而印度政府出于平衡贸易收支的考虑,非常愿意用这样的方式促进对俄出口。路透社称,俄罗斯的航空公司正在经历严重的零部件短缺,与此同时,随着全球汽车制造商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俄罗斯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也很旺盛。

俄罗斯向印度抛出大订单主要是为了平衡俄印贸易。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随着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煤炭和化肥的购买量飙升,印度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2022 年2 月24 日到11 月20 日,印度从俄罗斯的进口额增长了近五倍,达到290亿美元。与此同时,印度对俄罗斯的出口额从24 亿美元降至19 亿美元。

印度不仅接了俄罗斯的大订单,还继续购买俄油从中赚差价。当地时间12 月5 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访问印度。她此行的目的之一是说服印度加入西方对俄石油限价的行列。不过苏杰生在同贝尔伯克会谈后表示,出于对自身能源需求的考量,印度将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苏杰生还特别提醒,实际上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远比印度多得多。而且印度低价购买的俄油主要不是满足自身需要,而是经过加工后高价卖给了欧洲,从中赚取差价。

然而,这种对印俄双方都有利的事情,美西方能高兴吗?当然不高兴。而印度又不想失去美西方为遏制中国将产业向印度转移的机会。面对这种两难怎么办?表示一下对中俄的冷淡,平衡一下就行了。

印度政府为什么管不住军队

印度自独立以来始终对军方抱有戒备之心,担心军事政变和军人干政。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印度高级文官们认为任命国防参谋长会让军事权力过于集中于一名高级军官手中,会增加军事政变的风险,于是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印度政府和议会拥有制定军事预算的权力,限制军费的过度膨胀;各军种参谋长在任时间短,以防止某一位军官长期担任一个军职。各军种参谋长任期过短在客观上造成了有改革抱负的高级将领没有足够的时间推动军事改革。

为了进一步限制军人权力,在尚未正式独立的1946 年9 月,担任印度过渡政府总理的尼赫鲁就决定各军种司令不再出任内阁成员,文职国防部长代替各军种司令出任内阁成员。正式独立后,印度进一步对国防部进行结构性改革,在国防部之下分别设立陆、海、空军司令部。1955 年,印度取消了陆、海、空军司令的职位,设置新的陆、海、空军参谋长的职位。由此导致印度国防部长作为文职官员的权力被大大强化,同时各军种参谋长实质上在扮演双重角色,各军种司令之前负责的行政事务被转给了各军种参谋长,而各军种参谋长仍要负责军事事务。原有的文官与军队职责清晰的军政关系被改变。

印度的军政制度确实阻止了军人干政的发生,但也使得长期以来印度文官中缺少熟悉国防事务的专家。印度文官奉行不干涉军队内部事务的传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问题。印度文官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协调各军种之间的矛盾,也没有阻止军事组织自主性的发展,印度国防部长等文职官员难以从军事专业的角度对跨军种问题和各军种的矛盾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并制定专业的国防发展规划。

另一方面,印度的职业军人并不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政府一旦作出决定,军队就只能执行。因此,印度军队有时也会在不了解政府决策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军事方案。例如,在2001 至2002 年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对峙中,印度虽然下达了军事动员令,但印度政府事先并未详细询问军方的意见,而且也没有明确印度希望通过军事动员实现什么样的政策目标。印度军队也不知道政府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对巴基斯坦发动战争。印度军队实质上是在没有清晰的政治目标的情况下执行军事动员命令的。

现在,印度不仅意识到了自身军事改革面临严重的滞后性,而且也清楚深化军事改革的急迫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滑的影响,印度军队能否按照原定规划完成预定的军事改革目标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猜你喜欢

文官军种参谋长
军种
历史传统、官兵结构与ROTC军官占比的军种差异
陕西华阴市唐宋素墓发掘简报
新四军参谋长亲临省府催军饷
将军嗜睡扭转战局
西方文官制度中职务常任原则的演进与嬗变
江苏扬州杨吴李娀墓出土木俑
王维国当好防灾决策“参谋长”
红三军参谋长唐赤英
斗联话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