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价值

2023-01-2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二中学雒翠玉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美育意象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二中学 雒翠玉

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其中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美育功能。而教育的发展,也让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其中,文学作品美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使高中语文美育目的与方向更加明确。但是目前来说,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人文性中的美育价值,借助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其在探究中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美育的意义

(一)落实与发展素质教育

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动力及掌握更多知识与技能,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而教师要想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最为重要的是要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美育,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学习欲望与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达到拓展学生见识和思维能力的效果。

(二)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高中语文中的文学作品蕴含着诸多丰富的自然美、哲理美、人性美等内容,此为开展美育的良好资源。但是在实际上,教师教学中并未将重点放在美育上,严重影响了美育教学改革的效果。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文学作品中的美育价值,能全方位地挖掘出文学作品中的美感,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革新,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育十分重视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学生提升审美能力。高中语文中蕴含着诸多美育资源,借助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的美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审美能力及审美意识。同时,借助其中的文学底蕴和人生哲理,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能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享受到不一样的美育。

二、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价值的策略

(一)感知文学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情感

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魅力,闪耀着审美的光辉,是推动文学作品美育的突破口,也是引导学生能直观感受其中美育价值,体会情感的有利条件。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的规律,教学时从感知语言角度出发,使学生能在教学中精准掌握内容,还能被文字中散发的语言魅力所感染,从而对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采用此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作品的主旨情感有更深刻的了解,还能深入挖掘其中的美育内涵。

例如,在教学文学作品《故都的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到故都秋天的气味,但是在作品中从头到尾都并未出现“味”字,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发现“味”?作者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到作品阅读中,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描写故都秋景的句子,让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充满秋天气息的风景图。通过此种形式,使学生能在阅读中拉近与作品的距离,并能感受到作品的美,并借助朗读比赛机制,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合作竞争氛围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随后可以邀请学生分享阅读作品的感受,说出文章中的哪些句子能让自身感受到文学美,使学生能充分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和主旨思想,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感知力奠定基础。

(二)边读边写,感悟作品的情感美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美育强调学生在进行阅读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感知美和体验美,同时也要学会创造美。高中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字情感,有的激昂、有的悲壮,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充分地体验到作品中的情感,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适当地展开仿写活动,让学生能在边读边写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和作品融为一体,使自身成为阅读中美的创造者。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对文章中的抒情描写手法进行分析,随后让学生借助此手法进行仿写,将自身熟悉的经典利用此方法描写出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而教师引导学生实施仿写,能让学生在仿写中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使学生在仿写中学会“创造”情感。同时,也让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从传统的欣赏者转变成创造者,促进了学生审美教育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鉴赏力,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还要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其是部分文学作品篇幅较短小,学生在学习中并未能把握其中所要表达的主旨与情感,从而影响到学生对审美内涵的感悟。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已有对文本的理解上,大胆进行想象和创造,以此来锻炼和发展学生审美鉴赏力。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为了能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审美层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作者笔下描写的秋天与现实生活中的秋天具有哪些差异?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蕴含了怎样的情感?教师通过提出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阅读中,并借助对比分析和想象,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并能在教学中掌握独特的审美感受,达到借助想象力鉴赏文学作品的效果。

(四)还原文学作品的画面,再现作品形象

古诗词中蕴含着美育资源,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诗人在进行创作时,通常会将自身所见所闻运用简短的语言描绘出来,因此古诗词能给人一种明显的画面感和形象美。教师要想让学生充分掌握古诗词的形象美,需要在教学中还原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方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形象美,起到审美熏陶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琵琶行》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白话文将画面还原出来,重现诗词的形象美。在此作品中分别有两个线索,其一是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其二是作者的身世遭遇,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他们身世遭遇,直观展现二人的形象。并指导学生对重要段落进行翻译,使其能将二人的共通之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随后,在对人物形象具有一定了解后,鼓励学生进一步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展开思考:诗人是如何将无形音乐转变成文字进行表达的?让学生能在思考中领悟到形象美。

(五)关注文学作品的形象,感受其中意象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蕴含着大量的意象美,即借助具体形象能表达特定的情感。在古诗词文字作品的学习及理解中,最为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意象。因此,需要教师着重挖掘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美,引导学生深入其中,思考作者是如何利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

例如,《蜀道难》中蕴含大量的意象,作者在作品中利用诸多独特的意象表达方法,将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融合在一起,能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让诗歌更具有审美的意蕴。例如,作者在描写天梯石栈后直接跳到五丁开山等场景的描写,从现实跨越到千年前,给人独特的跳跃感和审美体验感。并且作者在进行创作时还运用超现实夸张手法,营造诸多不凡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向往之情。教师通过意象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从蜀道难的艰辛认识到生活中的艰难之处,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越挫越勇的人生态度。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要着重关注其中的美育价值,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美育意象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论公民美育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意象、形神
美育教师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