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探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方法

2023-01-2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中心小学王之祥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整本书鸟儿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中心小学 王之祥

对学生来说,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让学生积累充足的知识,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感悟。因此,教师需要从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推荐高质量的书籍,重视书籍的导读教学,同时还需要强化阅读交流,使学生能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既有国内文学家的作品,也有国外文学家的作品;既有古代文学家的作品,也有现代文学家的作品。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能让学生掌握充足的基础知识,可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教材中通常都是选择某一作品中的片段或章节,而这就会导致学生只能大概了解整部作品的创作主旨、创作背景、情节发展、人物特点、语言风格等。只通过对教材进行阅读,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无法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可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去阅读整本书,逐步拓展和延伸学生的阅读空间,使其更加深入地感知文学魅力。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高质量的阅读并非简单地朗读课文内容,而是需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其中就包括分析文本的写作方法,了解不同的题材和问题,把握课文的结构,分析和研究主题意义,了解时代背景。因此,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参与到整本书阅读中,逐步锻炼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使其从能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掌握主题表现手法、语言运用技巧和人物塑造方法,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稳步提升。针对不同的书籍,学生也需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针对一些小说类型的书籍,学生则需要采用略读的方式,大致了解故事内容即可;针对一些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学生则需要采用精读的方式,可运用批注式的阅读方式,标记出优秀的语句、段落,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等。

(三)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需要学生长期坚持,学生人文素养、阅读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长期积累。持续性的阅读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进行阅读。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一)做好整本书的阅读推荐

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时,好书推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基础。在推荐书籍时,教师可从课文内容的角度进行拓展和延伸,利用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为学生推荐同一作者、同一风格、同一题材的书籍,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文本、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认真讲解作者的生平、书本内容,并挑选其中精彩的片段进行共同阅读,使学生能发现整本书阅读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每个学生都需要准备好推荐阅读清单,向自己的同伴推荐这些书籍,并说明推荐这些书籍的理由。利用生动别致的好书推荐课,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能产生不读不快的感觉,将好书推荐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教师可定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整本书阅读书单,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更新和优化,保证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符合喜好的书籍,顺利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这一课时,该篇课文拥有较为深刻的意蕴,是一篇非常感人、有趣的童话故事,但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悲伤色彩。课文内容讲述的是一棵大树和鸟儿是好朋友,在冬天来临时,鸟儿将要飞往南方过冬,于是跟大树约好明年春天再回来歌唱。当春天来临时,鸟儿按照约定回来了,但是大树不见了。因而鸟儿就对着火苗唱了去年约定好要唱的歌曲,虽然聆听这首歌的不再是去年的大树。听过这个故事的学生都被鸟儿所感动,因为它做出了约定、履行了约定,实现了自己所做出的承诺。在完成课文内容的讲解后,鸟儿与大树之间的感情真正留在学生的脑海中,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情感类似的书籍,如《小狐狸阿权》《毛毯和钵之子》《爷爷和玻璃罩煤油灯》等,使学生能在保持良好情感的基础上参与到整本书的阅读中。受到课文内容的熏陶,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文内容的阅读中,对即将开启的整本书阅读旅程充满期待。

(二)重视整本书的导读教学

每当学生拿到一本新书后,就会产生一定的疑问:为何这本书会起这样的名字?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这本书的封面是这样的?这本书将会讲述怎样的内容呢?导读就是要解决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使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欲望。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教师就可先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整本书的封面、扉页和导读内容,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些地方都隐藏着怎样的信息。

例如,在学生阅读《一百条裙子》时,该本书籍有一个导读,内容主要是讲述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旺达,她声称自己家里有一百条不同类型的裙子,但受到学生的嘲笑;某天班主任说旺达将要转学,曾经捉弄旺达的学生将会作何反应呢?在这本书的导读中,作者简单地介绍了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家庭背景,还呈现出该本书的导火线,即爸爸的一封信。这时,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想要知道旺达家里是否真的有一百条不同样式的裙子,捉弄过旺达的学生将会做些什么,爸爸信中写了些什么?教师可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这本书的导读内容,从中大致了解该本书籍的故事内容。开篇设置悬疑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全身心参与到整本书的阅读中。

(三)强化整本书的阅读交流

整本书的阅读需要学生花费较长的时间,因而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出现中途放弃阅读的情况。如果在学生出现消极心理时,教师未能给予适当的监督和提醒,未能及时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半途而废的想法。因此,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就开展相应的交流活动,打造经验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心得,了解他人全新的想法和观点,从更加新颖的角度挖掘书籍内容,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想法。

例如,在阅读《马提和祖父》这本书时,教师就可从自身角度或让学生自行设计读书讨论活动,提出的问题应当限制在故事情节上,还可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感受与疑惑。如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祖父快要去世的时候,大家都在哭,只有马提不哭呢?”教师也可围绕着书籍内容提出问题:“在这本书中,祖父和马提曾经出游过,在这段时间哪个情节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后来祖父越来越小,最后居然进入到马提的身体中,你觉得这一现象可信吗?你如何理解和分析‘爱的人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这一句话的?”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能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能让学生继续保持阅读欲望去阅读剩下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会,标记出书中的优秀语句、片段等。利用这样的方式,可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感悟,也能与书中的人物、作者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大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从课文内容的角度出发推荐优质的书籍,认真讲解书籍中的导读内容,还需要重视书籍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步提高。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整本书鸟儿
与鸟儿的秋日邂逅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