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学案例

2023-01-23王真真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开题结题剪裁

王真真

本节微课选自高中生物学教材2019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后的探究实验。王真真老师立足于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指导思想,将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进行了本次的探究活动,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此次教学流程高度复原科研历程,分为提出问题、开题答辩、实验实施和结题汇报四个环节。

(1)提出问题。结合学生在阅读了《寂静的春天》之后的发问:土壤真的这么神奇吗?以及课本上的探究实验。实施了本次探究活动。

(2)开题答辩。通过激烈的开题答辩,学生按照课题的现实意义、设计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可行以及报告人的表达和答辩的能力进行评价,然后投票,最终评选出了3个问题:树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环境温度对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影响;土壤深度与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关系。其中,后两个课题是对教材课题的延伸。

(3)实验实施。在材料准备阶段,3个人组成一个小分队,1队的主要任务为挖土,采摘并剪裁树叶;2队制作纱布袋。最后大家一起将剪裁好的树叶和纱布袋组装起来。实验实施阶段,学生则分为2人一组,共3组,分别相应的自变量。实验进行时,2人相互配合,先称量1kg的土壤装入餐盒中铺平,接着均匀放置三个纱布包作为实验重复,然后再在其上均匀覆盖1kg的土壤,最后用双层浸湿的纱布将其覆盖。完成之后贴上标签,将其放置在自变量条件下。

(4)结题汇报。综合几组的实验结果得出:在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高温,10~20cm深的土壤分解作用较好。

我们经常说“遗忘以后剩下来的内容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我经常反思,在知识之外,我们真正给予学生的是什么呢?除了知识本身,更多的应该是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视频见光盘

猜你喜欢

开题结题剪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独立自主经验研究” 开题论证会举行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浑然一体有玄奥——写人作文之人事“剪裁”与“拼接”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
无人机系统适航标准剪裁案例分析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