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动物疫情防控,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以锡山区为例

2023-01-21陈玲赟

新农民 2022年35期
关键词:兽医疫病防疫

陈玲赟

(锡山区农业农村局,江苏 无锡 214000)

近几年来,动物疫情领域“黑天鹅”事件频发:2018年,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动物疫情,疫情短时间内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猪肉产能断崖式下跌,猪肉价格直线上升,给畜牧产业经济、食品卫生安全和居民消费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21年国内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我国通报了15起疫情,全球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发生7300多起非洲猪瘟疫情,与我国接壤的俄罗斯、韩国、印度等国家均有疫情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结核病、包虫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也时有发生,去年国内多个省份报道发生了家畜炭疽疫情,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人感染死亡病例。这对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文就以锡山区为例,浅谈动物疫情防控的几点想法。

1 发展现状

1.1 畜牧业发展薄弱,地产畜禽发生疫情风险较低

锡山区,隶属江苏省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东北部,面积399km2。根据锡山区统计年鉴数据,2021年,锡山区地区生产总值1128.73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16.68亿元,二产增加值579.53亿元;三产增加值532.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51.3:47.2。 锡山区产业经济结果主要以二产三产为主,第一产业较为薄弱,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8.98亿元,牧业0.599亿元,占比仅为2.1%。2021年,辖区内生猪存栏0.66万头,禽存栏3.87万羽,羊存栏0.012万头,本地畜牧业发展较为薄弱,地产畜禽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较低。但作为四通八达的苏南地区,群众肉类消费需求较高,辖区内现有两家生猪屠宰企业,年均屠宰量在15万头以上,屠宰环节、经营环节通过频繁调入生猪及生猪产品,增加了非洲猪瘟等病原传入风险。

1.2 动物疫情防控组织体系较为完善

锡山区已经建立区、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形成了一系列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机制、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作机制、疫情应急管理机制等工作机制。经过新一轮的机构改革,锡山区畜牧兽医组织机构主要分为三部分:⑴锡山区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内设科室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主要负责畜禽生产技术指导;负责《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协助实施动物防疫、检疫,承担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工作;负责动物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疫情报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制定;参与指导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参与组织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扑灭工作等职责;⑵锡山区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内设科室五个驻镇(街道)畜牧兽医站主要承担本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培训;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免疫质量,动物疫病监测、消毒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协助开展辖区内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等职责;锡山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中队主要负责兽医兽药、生猪屠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相关的监督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依法实施动物免疫、检疫;负责动物卫生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区镇两级组织架构较为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协作,共同为锡山区动物疫情拉起一道坚实的防护网。

2 存在问题

2.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苏南地区受经济发展、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畜牧业发展迟缓,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不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等机构形同虚设,动物疫情防控部门游走在农业农村部门的边缘,乡镇街道现行的防疫体制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动物防疫工作主要以兽医主管部门为主,属地参与不足,对动物防疫工作巡查考核存在形式化,兽医主管部门承担运动员与裁判员为一体的职责,乡镇街道对突发动物疫情等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演练不足,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应对。

2.2 动物疫情防控组织体系仍待深化改革

畜牧兽医部门已经经历过多次改革,但仍存在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职能不清等问题,锡山区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在编在岗仅两人,要对应市水畜中心和畜牧兽医处10几个工作人员,出现越到基层人员力量越不足,工作内容越繁重的问题,基层屠宰检疫工作辛苦,日夜颠倒,官方兽医轮岗人员不足,基层防疫人员处在老龄化,新鲜血液无法得到补充,青黄不接尴尬处境,职称评定晋升渠道不畅,基层工作人员很难接触到质量高的项目。同时基层防疫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主要从事动物防疫和动物检疫工作,对动物疫病甄别以及疾病的诊疗缺乏专业知识,很难辨别早期动物疫情发生苗头。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还存在思想上麻痹,长期从事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容易存在该做的工作没有及时落实,该补的短板没有及时补上,动物疫病的风险往往就潜伏在侥幸麻痹之中。

2.3 宣传引导措施不足,群防群控的氛围浓度不足

地方政府对强制免疫病种防疫重要性、动物疫病发生的症状以及处置方法宣传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在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拉网式防疫服务时,存在抵触心理,对于抽血监测反对情绪强,致使兽医人员无法很好地开展工作,评价疫情发生风险。甚至可能存在随地丢弃掩埋病死畜禽不上报给畜牧兽医部门等情况。根据现有强制动物疫病“先打后补”政策的推动下,由于市场化的原因,强制免疫疫苗价格远高于政府补贴价格,规模养殖场经营主体经营成本增加,对防疫存在侥幸心理,对防疫积极性不足,漏防的情况时有发生,也进一步增加动物疫情发生风险。

3 应对策略

3.1 制定联防联控策略

从全国兽医卫生安全战略出发,避免各自作战的现象存在,采取国际、区域、部门、群众合作的策略,集中力量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避免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与流行。第一,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国外预防、对抗疫情的先进经验,了解新疫病、外来疫病,将动物疫病传播杜绝在国门外,切实维护我国卫生安全。第二,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动物疫情发生和发展往往不会局限于某一行政区划内,动物自身的活动和迁徙以及人类的贸易、运输等活动往往使得动物疫情的传播跨越了人为设定的行政边界,因此需要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界线,采取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的方式,开展联合防控,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防控效果。第三,强化部门合作,统一组织,明确分工,相互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按照疫病暴发规律,开展综合防控,切实维护人与动物的健康。第四,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畅通群众诉求和建议通道,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要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宣传,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有利于群众提升动物防疫意识,也有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动物防疫措施,达到群防群控的目的。

3.2 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提高重视,充分调研评判,进一步深化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改革,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理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乡镇畜牧兽医推广机构的职责,压实动物疫病防控职责,构建完善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制度体系,保障相关制度和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并且贯穿始终;进一步配齐配备专业人员,县级要综合考虑畜禽养殖数量、养殖密度、诊疗机构数量、屠宰企业和无害化处理企业数量等因素,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力量。可以通过农业农村部门内部调剂、跨部门调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式充实基层防疫队伍,同时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畅通职称评定渠道,既要吸引人才又要留住人才,保障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通过传帮带、老带新等方式,推动工作力量下沉,将下乡进村服务工作量和实绩作为人员考评主要指标,确保防疫工作有力开展,增加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频次,不断强化个人能力,发挥个人价值;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对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全面提档升级,配备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并做到定期更新维护。定期开展参与实验室比对,确保兽医实验室和疫病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

3.3 强化动物疫病基础工作

第一、夯实基础免疫,全面落实防疫责任,严格压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格依据国家省市要求,对口蹄疫、猪瘟、蓝耳、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根据本地畜禽常发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实际,科学开展新城疫、狂犬病等病种的免疫工作。对拒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等责任主体、因免疫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的单位和个人,严格依法处理,严肃追究其责任。第二,抓牢动物检疫,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履行检疫职责,依法依规开展检疫工作。进一步强化产地检疫工作,到场到点实施检疫,确保出栏畜禽应检尽检;严格规范屠宰检疫工作,落实屠宰检疫规程要求,突出做好动物进场查验、产品出场把关、重点动物疫病检查等关键环节。第三,加强监测预警,监测预警是防范动物疫病产生和流行的基础,只有通过动物疫病监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掌握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可能造成的危害,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决策。监测预警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不断提升动物疫情监测能力,利用实验室手段,排摸疫情发生风险;二是提升动物疫情溯源追踪能力,通过统一标识等使用,追溯疫情源头;三是提升动物疫情信息综合分析能力,建立动物疫情信息综合平台,跨区域合作,信息共享,达到精准防控。第四,强化企业监测主体责任,屠宰企业和大规模养猪场应配备有专业的非洲猪瘟监测实验室,对入场出场的生猪及其猪肉产品开展混样监测,宠物诊疗机构应具备狂犬病血清的检测技术,发挥哨点作用,确保把疫情扑灭在发生初期,对无法配备实验条件的经营主体,应定期向第三方监测机构或属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监测样品。

3.4 强化应急管理

一是为应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成立动物疫情应急指挥机构、日常管理机构、现场处置机构、专家委员会,多部门联动,明确职能,理顺关系。二是根据动物疫病变化、技术力量提升等,不断完善更新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等。三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靠科学、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预防处理动物疫情工作。四是按照“预防、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安全防护,应急响应终止,后期处理”运行机制,熟悉处置流程。五是做好应急保障,包括健全专家队伍,完善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保障应急通信,资金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治安维护等。六是对疫情应急处置队员进行系统培训和应急演练。培训内容包括: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知识,包括免疫、流行病学调查、诊断、病料采集与送检、消毒、隔离、封锁、检疫、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个人防护知识;治安与环境保护;工作协调、配合要求等。七是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有关社会团体的作用,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动物防疫科普知识,指导群众科学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八是对参加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5 扎实推进兽医队伍行风作风建设

畜牧兽医人员是动物疫情防范工作中的血液,一旦血液出了问题,全身脏器都会损伤。自2020年起,兽医行风整治工作就做了专门部署,下阶段要继续深化,一步不让,扎实推进,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排查梳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即知即改,完善相关制度,补齐短板弱项,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兽医行业行风专项整治工作落地有声、抓铁有痕,实现工作标准更加严格,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健全工作制度更加健全,工作机制更完善。

4 结语

动物疫情防控作为生物安全防范的重要一环,要时刻保持警惕,长期处于防患于未然的状态,围绕着防控第一,及时发现动物疫情,一旦发现第一时间行动,确保动物疫情彻底解决不再发生为工作思路,本文以锡山区为例,分析研判锡山区动物疫情发生风险程度以及相关组织架构,找到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制定联防联控策略、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动物疫病基础工作、强化应急管理、扎实推进兽医队伍行风作风建设五个方面提升动物疫情防控能力,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以期对全国各地动物疫情防控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兽医疫病防疫
“豪华防疫包”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