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3-01-21谢晓雯

新农民 2022年35期
关键词:农机手农机具监理

谢晓雯

(灵璧县农机监理站,安徽 宿州 234200)

“十二五”以来,各类农机购买与贴补政策相继出台,政府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农业生产中,全程机械化作业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各地区结合自身需求与经济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引入了现代化农业机械产品,如插秧机、深松机、联合收割机等,并在实际农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作物和农产品生产质量与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机安全监理在当前农业生产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加速完成小康建设的关键。为保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相对良好、有序、健康的环境中进行下去,相关部门与管理者应对现存问题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确保农机生产正常运转

在当前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机安全监理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实施,监理人员按照既定标准和制度依法执法。结合实际工作内容来看,安全监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各类农机具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正常运转,使农机具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以满足作业需求。随着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我国信息化建设程度日益加深,借助科技力量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水平已成必然,因此,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升监理能力,可确保农机具在实际作业中保持较高运行水平。

1.2  提高操作人员技术能力

农机具的大量应用,以及机具功能维度的不断拓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员作业压力,但当前人们对“农机”的理解,以及所赋予的“功能”,还未完全剔除掉“人工因素”。尽管部分农机具已具备一定智能化特征,但仅限于局部操作,整体上还是需要人力资源来做支持。因此,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除了要关注农机具在实际作业中是否能够持续正常运行外,还要监督人员操作行为,如设备驾驶是否规范,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机械操作要求。显然,高质量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会对提高操作人员技术能力有一定帮助。值得注意的是,提高操作人员技术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比如加强理论知识培训,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拓展操作人员的知识维度,帮助他们熟悉各种机械操作原理,熟练操作技巧,以及获得更为丰富的故障排查经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能力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每一位操作人员都能很好驾驭农机设备,所以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来实施具体措施,提升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更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1]。

1.3  构建和谐工作关系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在农机作业中充当生产顾问的角色,与农机手形成比较特殊的关系。一方面,监理人员在监理工作中需要时时提醒农机手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帮助农机手提高安全作业意识,向他们渗透更多理论知识和法律常识;另一方面,监理人员还要与每一位农机手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关系,这样能够更加详细、及时地了解到农机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显然,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执法权力,能够更好地保证农机手的合法权益,可以将农机安全监理功能发挥到最大。

2  新时期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问题

2.1  安全监理意识薄弱

农机安全监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农业生产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也得到广泛认可。现阶段,各农村地区对实际存在的各种监理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但安全监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却始终未能彻底解决。所谓“意识薄弱”,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监理人员能够意识到农机安全监理的重要性,但认识不够深刻,致使整体现状无法得到改善;二是监理人员缺乏最基本的工作认识,安全监理过于敷衍,甚至很多管理者认为安全监理可有可无,于是聘请兼职人员去完成工作,由于缺少必要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这些兼职人员很难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任何帮助。

2.2  人员配备不齐全

随着农机具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各个地区农业生产活动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内容也逐渐得到丰富,如何科学合理分配人员,便成为管理者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显而易见的是,农机应用于农机监理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特别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来说,二者具有极强相关性,即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要与农机数量和种类相匹配。甚至于,要以农机使用频率与监理工作效能为核心,构建一套完整的监理体系,以使监理实效性满足农机应用需求。同时也需要认识到,上述内容的实现,必须要有相关资源来做支持,特别是,要保证现有人员配置满足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要求。但事实上,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监理人员数量和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间存在较大差距,“身兼多职”现象屡有发生,导致监理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2.3  安全监理制度不健全

“农机安全监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项农业活动,它是在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不断成熟后才出现的,其目的是保证农机具作业能力和作业效果满足实际农业生产需要,助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朝着健康、有序方向持续发展下去。为使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更具现实意义,需要有相应制度作为约束,通过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使监理行为更加理性、客观。从活动行为管理角度看,结合活动内容与要求构建制度规范,是人们固有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这在很多行业生产活动中都能看到。事实证明,正因为有“制度”存在,不健康、不正确的活动行为才能受到制约。但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制度”价值和功能,就必须使其与实际活动内容形成“一一映射”。农机安全监理制度在监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一成不变的制度内容在很多时候会制约监理工作顺利开展,随着农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以及农机安全监理内容不断被丰富,监理制度也应被更新或优化。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很多地区并没有对农机安全监理制度给予足够重视,制度结构与内容的不健全,使很多监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不仅拖慢了农机监理工作进程,还影响了工作质量。

2.4  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在现代农作物种植与农产品生产活动中,农机具应用频率越来越高,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机具功能和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然,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资金能力作为支持,很多功能丰富、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将无法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得到普及和应用。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机具应用发展,而农机具应用发展又直接影响了农机安全监理,同时监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又推动着农机具应用向更高维度扩充。整个过程中,“资金”这一因素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资金投入越多,农机具科技含量便越高,种类也更加齐全,而为了满足农机具持久使用需求,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投入力度,使监理内容和水平与农机具应用行为相匹配。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农机监理工作属于政府性质工作,带有一定“公益性质”,并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需要当地政府投入一定资金才能维持实际工作。对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来说,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是非常有限的,农机监理部门经常因为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而无法正常开展农机监理工作,若该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必将影响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2]。

2.5  农机手待遇偏低

在农机智能化作业还未完全实现以前,任何机械设备都需要有相应人员操作和控制才能发挥出应用功能和价值。显然,农机生产作业中,农机手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人与机器不同,若劳动付出与劳动所得无法成正比,将很难长久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农机手在完成相应作业任务后,必须获得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相当的酬劳,而部分地区因为经济紧张和管理上问题,无法向农机手及时提供与实际工作量相当的酬劳,进而导致农机手待遇偏低这一现象发生。长此以往,很多农机手便不会积极配合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这便给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3  新时期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问题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农机手安全使用机械设备问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在制定并实施监理措施前,需要对安全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此举可以有效提升农机手安全操作意识,同时也能让他们了解到更多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操作习惯。众所周知,秋收时期是农机事故多发时期,提前进行宣传与培训工作,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事故概率。在具体实施中,农机监理部门应该要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平台,发放传单、挂图、反光贴等宣传形式,开展宣传教育。设立咨询台、悬挂条幅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农机安全的知识,增强群众对农机安全的意识营造出安全的氛围。提高广大农民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将农机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3.2  加强检查力度

加强检查力度,是提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效果的重要举措。具体包括:

(1)从整体上优化农机安全检测与故障排查流程,细化内容。

(2)通过建立和完善检查机制,成立专门检查机构或组织,规范技术人员检查与检测、维修与调试行为。

(3)扩大地理范围,让工作人员走进农田检查农具,帮助农机手分析并解决故障问题。

(4)农忙季节,增加检查频率,延长工作时间,特别是在危险路段,加大超速超载、酒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3.3  强化设施建设

作为新时期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问题对策之一,“强化设施建设”包含很多内容,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如前文所述,当前农机监理部门唯一资金来源便是当地政府,因此若要提升监理部门工作效能,彻底解决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并且要保证持续投入。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来说,若依靠现有发展思路和模式,完成资金持续投入并不现实,地方政府可考虑建立产业发展联动机制,以此来促进社会资金流动,从而解决农机监理部门资金缺乏的问题。除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外,政府还应加强设施建设,为当地农机监理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条件。与此同时,针对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不力问题,监理部门需要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通过引入先进检测设备,以及丰富检测与维修方法,提高机械设备故障排查效率,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农机具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3.4  提高农机审验质量

为各类农业机械设备和农机手建立档案,用文字的方式使机械设备功能水平和农机手技术能力得到集中反映,这样,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便能充分了解每一位农机手和每一台农机具的水平变动情况,方便在出现安全事故时查清安全隐患,使机手具备更强的责任感,也是对驾驶作风的一种整顿。通过完善审验工作,对机手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有显著提升,同时促进提升机车的技术状态。

3.5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业务培训

对于新时期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而言,业务培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农机手进行技术培训,保证每一位农机手具备较强农机具操作能力,使其技术水平满足实际作业要求。同时,使农机操作人员形成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通过对农机手技术水平、操作能力、职业素养进行针对性提升,加速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实现。二是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定期开展业内培训,按照“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要求,建立优质服务窗口,促进今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顺利开展。

3.6  健全安全监理制度

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若要想获得理想效果,除了要端正工作态度外,还必须有详细、科学、严谨、健全的监理制度作为支撑,以确保多样化监理方式和检查措施得以充分实施。工作人员要能够结合农机监理现状,以现有制度内容为依托,以新时期政策和发展方针为指导,丰富、完善、健全、调整监理制度。必要时,可增加联动监理制度,这样可以对以提升监理工作有效性为目的的多部门联动监理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使农机安全监理真正有制度保障。这对主要设备使用情况,如玉米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等,监理人员需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监理,在保证安全同时,让设备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严格落实每一条监理制度规定,认真分析每一台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情况与安全性能,结合具体检查结果,根据实际需要,变更或完善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标准,最大限度保证农机使用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监理人员和部门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去提升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监理工作问题,各地区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解决措施,确保当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农机手农机具监理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多形式开展农机手技术培训 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江南春·农机手
拖拉机使用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