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的影响,发生原因,特点及防治策略

2023-01-21

新农民 2022年35期
关键词:林区林木树木

纪 鹏

(本溪青山绿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辽宁 本溪 117100)

林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我国针对林业管理制定了详细的法律法规,例如《森林防火法》《 森林法》《种子法》等,通过严格的法律规定约束现实中存在的破坏行为,做好森林的保护培育工作,规划统筹林业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各级部门都要严格地遵循林业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采取科学适宜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制定有效的监测机制,完善林业管理体系,保证森林的健康稳定发展。

1 林业主要病虫害的类型

1.1 林业病害的类型

林业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分为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按照病原类型进行分类又可以分为真菌性、病菌性、细菌性的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植物病害。一旦发生了这种类型的病害,传染性非常强,快速地感染整片林区,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常见的例如由真菌引起的霜霉病、白粉病等。非侵染性病害则是由环境变化或是自然灾害引起的,具有时节性,例如强烈的温度变化出现的热害、冷害以及地质灾害、恶劣天气、水资源污染等因素,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林木出现脐腐病、缺素症、日灼病等,导致林木的大量死亡。

1.2 病虫害的种类

结合林木的种类分布对其进行病虫害的种类调查,调查范围包括人工林场、森林公园等,在调查之前,要进行线路的规划和调查计划的核定,明确好调查区域和路线,做好信息收集和标本采集工作。主要是观察林木病害发生的部位,损害程度以及引发病害的原因,对这些信息进行简要的分析记录,同时进行拍照记录,方便进行对比分析。在调查完成后,对收集的信息和影片进行归纳分类管理,标记好感染病害的寄主植物、采集地点、病害生物等相关信息。根据调查可以得到几种较为常见的林业病虫害,例如在柳树、榆树、杨树等林地容易发生杨干象、杨树烂皮病、松梢螟、美国白蛾等病虫害。每种病虫害引发的原因和特点存在差异,例如杨干象,主要是通过孵化虫卵的方式进行繁殖,主要寄生于树木韧皮部和木质部等区域,在其侵害部位往往表现为树干出现横裂口,水分过量流失,导致树木发生折裂。而松梢螟往往存在于树皮缝中,一般在嫩梢和顶芽上产卵,其对树木的侵害程度较大,会导致树木逐渐地枯萎直至死亡。而寄生菌类型的侵害杨树烂皮病则会根据气温升高而缓和,这种病害一般出现在生长状态差、患有冻害的树木中,一般表现为树木表面出现病斑,皮层逐渐变软腐烂,出现酒糟味道,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类型。

2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 防治方法不科学

一般林区中病虫害得不到及时的治理,主要是由于防治方法不科学,忽略了气候环境、林木种类等影响因素,采用单一的防控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引发病虫害的原因种类十分复杂,在采取防治措施时,要综合的考虑病虫害的成因以及习性,判断好病虫害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防治。林业管理部门恰恰缺少这一意识,尚未形成科学防控的治理观念,往往采用较为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理,很难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并且治理不够彻底,容易出现二次爆发现象。虽然我国在林业建设中已经有所成就,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尚未转化为成熟的技术,目前的防治技术都是较早的一些手段,先进技术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尤其在虫害治理过程中,习惯于采用化学药剂喷杀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见效快,简便易操作,没有技术要求,但是化学药剂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在食物链的影响下,对其他野生动物或者益虫造成伤害,影响整片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长期使用还会导致病虫出现抗药性,削弱化学药剂的使用效果,为日后林业病虫害的治理留下隐患。

2.2 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林业治理过程中,拥有一个完善成熟的病虫害监管机制至关重要,是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的基础。但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我国林业管理机制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是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病虫害的治理技术需要创新,引进新型的技术和设备。病虫害发生时,扩散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如果不能迅速地进行治理,会导致整片林区中的树木遭受侵害,花费较长时间治理之余,生态恢复稳定过程缓慢,由于缺乏先进的防治设备,林业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以解决,进而影响整片林业的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我国大多采用粗放式的林业管理模式,对于林木的生长培育没有进行科学的护理,导致林区的可见光性差,在阴暗的环境下,非常不利于林木的正常生长,容易滋生细菌和虫卵,对林木造成一定的危害。

2.3 砍伐天然林现象严重

在林业建设中,越来越多的经济种植林区出现,越来越多的林区都是由人工种植的,其中栽培的树木的种类也很单一,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在各地区都存在对天然林过度砍伐的情况,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稳态,大量的砍伐树木非法出售来获取效益,导致林区被迫变成了耕地,严重破坏了林区内的生物链,打破了生态平衡,使得林区对虫害、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下降,严重削弱了生态调节能力。伴随着林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大规模地种植经济树种,即大面积种植单一树种,这就导致整片区域内的生物群落相较于天然林中的群落数量明显减少,交叉生物链减少,由于缺少天敌制约,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功能降低,一旦出现了病虫害,会迅速地蔓延至整片林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4 监察工作不全面

在林业管理中,不仅是在林木栽培环节重点关注,还要注重对林木生长阶段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查,倘若没有及时地发现隐藏的虫害卵源,一旦顺利越冬后就会快速地孵化繁殖,这时再采用防治手段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虫卵一旦孵化成幼虫,就会寄生在树木的各个部位,啃食树木,并不断地繁殖,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直至被寄生的植物枯萎死亡。由于缺少科学的监察体系,管理人员对树木的虫害检查不够全面,没有及时地发现树木中寄生的虫卵,导致树木受到病虫害侵蚀死亡。与此同时,检查工作不到位也就意味着林区中各种病虫的信息收集不完整,在进行防治措施的制定时,会出现错误的判断,存在盲目性,导致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侵害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利于林业的健康发展。

3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3.1 病虫种类多

在天然林中,树木的种类较多,生物多样性高,加上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的不同,在不同区域中出现的病虫害类型也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采取科学适用的手段进行防治。一般天然林内,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害虫也会分类为不同的品种,它们的寄生部位、生长方式、对树木造成的侵蚀程度各有不同。例如常见的刺蛾类害虫,其品种就不限于扁刺蛾、黄刺蛾、褐刺蛾、褐边绿刺蛾等等,这些害虫常常寄生在枫杨、大叶黄杨、法桐等树种上,刺蛾幼虫一般会蚕食叶肉和叶片的表皮,直至树木只留下光秃秃的枝条和树干,树叶被啃食导致树木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影响树木的生长,严重的会导致树木死亡。这种类型的害虫不仅对树木造成侵害,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其幼虫的刺毛存在毒性,一旦与皮肤接触,会引起强烈的刺痛,皮肤出现发烫红肿的现象。同时由于化学药剂的使用,害虫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变异产生新的品种,并且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新产生的品种能够更好地躲避天地的捕杀,无形中增加了治理难度。因此,防治病虫害不仅是对树木的保护,还是对人类健康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稳定的维护。

3.2 突发性强

由于林区一般覆盖的区域广泛,再加上对林区树木的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一旦出现了病虫害后会迅速地向周围树木扩散,造成严重的后果。当前较多的病虫害都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例如,刺吸式害虫,像叶婵、介壳虫、蚜虫、网椿等,它们在发生初期个体较小,如果不是十分细致的检查,非常容易被忽略,并且其发生初期蔓延明显的害状,导致留下隐患,一旦进入繁殖期后,会迅速地蔓延至植物的各个部位,通过刺吸口器吸取植物中的汁液,同时传播病毒,导致植物生长矮小、叶片卷曲、发白枯萎,甚至造成整株植物的死亡,使得林区中的林木数量大大减少,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削弱了林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进化速度快

当出现病虫害问题时,习惯性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通过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这种方式见效快,作用强,能够消灭大部分的害虫。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药剂的浓度和计量,长期过度的喷洒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发生基因的抗性突变,使得药剂的防治效果变差。因此科学的使用化学药剂十分重要,要根据实际的病虫害类型和侵害程度合理地使用药物,进行合理的药物轮换或者混合用药,尽可能地减慢病虫害的进化速度。在感染病毒的植物中也存在这类现象,病毒会与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变异,出现新的毒株,并且繁衍后代,进而导致林业治理的难度加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4 林业病虫害的影响及治理意义

4.1 林业病虫害的影响

在林区树木种植过程中,苗木一旦受到病虫害的侵蚀,不但生长发育的速度变得缓慢,还可能会导致发育结构畸形,出现腐烂,大大降低了苗木的生长质量和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苗木的成活率,在病虫害发生后,或多或少地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降低苗木的成活率,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2 治理林业病虫害的意义

随着病虫害发生率的升高,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对林区管理机制的建设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保护好森林资源,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进一步地提高林业发展水平。通过合理地规划林区种植工程项目,建设稳定的林区生态系统,拥有更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力,减少病虫害发生时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促进自然生态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5 治理林业病虫害的具体措施

5.1 创新防治方法,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

林区病虫害治理,要摒弃原有的陈旧的治理观念,采用多元的治理手段,结合发生病虫害的特点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利用生态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样化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理。例如通过利用某些生物或者其代谢产物进行防治,不仅能有效地杀死病虫害,也不会对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最重要的是有害生物不会产生抗药性,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比如,在治理蓟马、螨类害虫时,通过引进其天敌胡瓜钝绥螨进行生物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5.2 完善林业监测制度,加强植物检疫

在治理林业病虫害过程中,要重视相关的检测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开展落实好林业部门的检疫工作,提高林区病虫害治理水平,根据林区实际的发展状况和规模建设林业检疫站,制定好科学的检疫计划,定期地对林区进行土壤调查、林木生长的情况检查等并且加强对检疫人员的职业素养的提升,掌握好相关的检疫监察知识,熟练检疫工作内容,及时地发现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林业管理上,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将构建更加完善稳定的生态系统,做好林木的预防检疫工作,提高林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5.3 丰富林苗种类,优化生态结构

要想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要优化生物链结构,提高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在林区中,可以采用混合培育林木的方式,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混合种植,提高树木对抗病虫害的能力。例如在北方,通过将枣树和杨树混合种植来优化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种类,改善生态系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丰富林苗的种类更有利于维持林区的生态平衡,借助生态链中的相克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促进林业健康的发展。

6 结语

在林业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对森林中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使得林业种植的成活率和质量大大降低,因此,遵循“先防后治”的原则,先加强植物检疫与预防检测工作,再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治理。要充分了解病虫害的种类,尽可能地使用科技进行防治,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林业治理中防治病虫害的效率,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林区林木树木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五台山林区抗旱造林技术浅谈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树木之最
黑龙江省林区与非林区居民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超声表现
中幼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性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辨认树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