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南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对策分析

2023-01-21

新农民 2022年35期
关键词:南疆农牧民教学资源

柯 玮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1   前言

在南疆地区,农牧民通过对通用语言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自身的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不仅如此,语言的互通还有利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这对促进民族大团结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但当下南疆在通用语言资源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满足农牧民对通用语言的学习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通用语言资源建设优化的应对策略,进一步提升农牧民通用语言学习效果。

2  优化南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教育质量水平

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原因在于,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交流的关键,只有落实该项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播发展,更好地体现国家整体的教育质量水平[1]。对南疆农牧民群体而言,本身对国家通用语言资源有着较高的需求,但在通用语言资源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农牧民群体难以很好地使用通用语言资源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想要更好地推动新疆基础教育稳定顺利地发展,同样离不开通用语言资源建设的支持。基于此,必须要注重加强南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的优化力度,更好地满足南疆农牧民不同群体对通用语言学习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整体教育质量水平。

2.2  有利于改善南疆贫困农牧民的经济状况

在南疆地区,一些农牧民仍处于相对困难的状态,他们的收入来源有限,且经济收入比较低。虽然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距离走上致富的道路依然还有一段距离。而国家通用语言,则是帮助南疆农牧民“走出去”,开辟新的谋生之路的关键所在。但在当前,由于一些农牧民的文化程度有待提升,且应用国家通用语言资源的能力低,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从而严重阻碍了农牧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资源等途径进行学习和提升。基于此,必须要注重加强南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的优化力度,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更多学习国家通用语言资源的路径,使其充分享受国家通用语言资源,提升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及综合素养,帮助广大农牧民顺利就业,为广大农牧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使其走向致富的道路。

2.3  有利于提升通用语言资源的利用率

在优化南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师资教育资源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资源,究其原因在于广大南疆农牧民在实际接触、学习、使用这些国家通用语言资源时,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帮助。因此在实际进行通用语言资源建设时,必须要提高对师资力量建设的关注。通过采取有效方法策略,不断提升南疆地区师资质量,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应用各种通用语言资源,强化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打造一批具备较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才能为农牧民进行通用语言资源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提升通用语言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也是南疆通用语言资源建设优化的一项基本内容。

3  新时期下我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定位

透过现象看本质,优化南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最终指向的是农牧民通用语言教育,为相应的教育提供更多的通用语言资源。基于此,为提升通用语言资源建设的优化效果,还应立足新时期,了解我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定位。具体而言,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过程中,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各民族是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教育是推动相应政治建设的基础保障,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能够传递各民族共同认可的文化,促进民族之间亲密无间,达到政治建设目标[2]。因此在新时期下,针对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的教育发展定位,要求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并在这一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这一教育定位能够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治载体作用,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整合国家政治理论资源,引导各民族群众形成相同的意识形态,能够对国家、政府产生认同感。而在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优化方面,这一教育发展定位,要求相应的语言资源内容必须符合政治建设的要求,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价值观念。

(2)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应稳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在新时期下,要求城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缩小两者差距,同时在国内,实现经济大循环。这意味着不同民族成员在生产、分配、消费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应的产品、资源等形成统一的认识,彼此能够相互依存,互利互惠,协调共生。因此针对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定位,则是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帮助力度,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其生产能力水平。与此同时,在通用语言的加持下,更好地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融入现代社会,不断扩宽他们的就业途径,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通用语言教育,引导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对民族地区给予强力的支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经济动力,这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经济基础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意义。这一教育发展定位意味着在通用语言资源建设优化方面,需要注重一些文化技术性资源内容,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未来更好的就业,融入现代社会,实现更好的发展。

(3)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国家通用语言本身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载体,同时也是文化意识教育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时期下,要求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进一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民族大团结,最终目的是增强不同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基于此,针对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定位,则需要应用通用语言教育,引导各民族成员积极学习通用的语言,对中华文化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知。除此之外,在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帮助下,农牧民还能够从中学习一些新的思想理念、文化观念等。这一教育发展定位意味着在通用语言资源建设优化方面,必须要加强通用语言文化资源的共享,引导农牧民不断学习现代化的文化观念,能够紧跟现代文化发展潮流,如此才能更好地彰显通用语言教育的价值。

4  南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通用语言教学资源覆盖范围低。从农牧民通用语言教材资源建设情况来看,当前依然缺乏统一的教材资源,且教材资源内容不够规范,教材资源覆盖范围较低,从而导致在通用语言资源教育方面,相对比较落实,难以满足南疆农牧民的实际需求,限制了通用语言资源基础教育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在通用语言教材资源的使用方面,缺乏配套的资源设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材教育功能价值的发挥,导致南疆农牧民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

(2)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资源薄弱,在国家通用语言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优化建设非常重要,但当下,南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资源建设依然比较薄弱,一方面,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教学用书以及通用语言学习练习册的编写,开发出与统编语文教材配套的通用语言教学教材。另一方面,国家通用语言教辅资源也相对较少,因此在实际进行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时,很难借助一些教辅资源,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除此之外,从教学资源内容来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相对较少,从而难以有效培养南疆农牧民统一的中华文化意识,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3)通用语言学习资源较为单一。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在网络之上,还有着很多宝贵的学习资源。但在当下,针对南疆农牧民的通用语言资源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书籍资源为主,缺乏网络资源的引入,从而难以满足南疆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因此如何进一步丰富通用语言资源,是当下通用语言资源建设优化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5  南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优化策略

5.1  加强通用语言的教学资源建设优化

首先,通过上文叙述可知,通用语言资源的优化建设,最终目的是推动相应的教育工作开展。因此在实际进行建设优化的过程中,还应提高对通用语言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南疆地区实际语言情况和生产生活状况,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并为通用语言教育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而让南疆当地的通用语言教师也能够通过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通用语言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其次,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稳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还应从通用语言教学内容本身出发,注重加强古诗词、书法等教育资源的建设融入,还可以开展各种通用语言学习活动,比如大力支持开展各种古诗词经典诵读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南疆农牧民通用语言的学习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培养其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优化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还应从通用语言教学本身出发,进一步提升教师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在南疆地区,受经济、教育资源薄弱等原因的影响,导致通用语言教师编制不足、教师数量较少,从而限制了通用语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强南疆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授课能力培训力度。在实际开展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国家通用语言以及相关学科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从而提升教师的通用语言教育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优质教师加入。与此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特岗计划、各类支教计划等,为南疆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有效补充南疆地区通用语言教育的师资缺口,提升通用语言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5.2  加强通用语言的网络资源建设优化

在互联网时代下,针对通用语言教育资源的建设优化,应注重机遇,引导广大农牧民提高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关注,加强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引导广大农牧民自主进行通用语言的学习,更有利于发挥通用语言教育资源的价值。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应加强对通用语言网络学习资源使用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为农牧民普及一些专门的学习网站、学习APP等,引导其自主进行搜索相关通用语言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其次,面对网络学习资源出现的内容质量不过关、分类混乱、针对性不足等问题,还应加大投入,结合南疆地区通用语言教育资源发展现状,主动搭建专门的通用语言学习资源网站。从而引导广大农牧民通过该网站进行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站的交互性,互相进行学习讨论,更好地满足农牧民学习通用语言的需求,还能够为农牧民提供更多优质的通用语言学习资源,引导其自主学习,提升其学习效果。针对网站通用语言资源的学习内容呈现,应注重体现出网络学习资源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广大农牧民使用网站资源的兴趣。同时还有利于其在学习通用语言的过程中,印象更加深刻,加深其对通用语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除了丰富通用语言学习内容以外,还注重提升语言内容学习的针对性。通用语言的学习,对农牧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语言网站中,相关通用语言知识的学习还应主动与专业技能联系在一起,即相关语言学习能更好地反映专业技术知识,从而通过把“语言+技能”的培养,帮助农牧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最后,为解决部分网络通用语言学习资源收费较高以及资源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还需要网络学习资源开发者提高重视,加强对通用语言学习资源质量的把关,在发布资源前,及时做好检查。同时还应对用户使用学习反馈进行收集,针对性地修改发布的网络学习资源,确保相应的资源更加符合农牧民的实际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合理制定收费标准,有效防止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因为收费过高限制了其传播范围,这显然不利于农牧民进行通用语言网络资源的应用。

6   结语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资源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学习需求。当下在南疆地区,广大农牧民在通用语言学习方面,依然面临重重的阻碍问题,因此必须要提高重视,在明确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定位的基础上,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通用语言资源建设优化的策略,实现问题解决,为南疆农牧民学习通用语言提供良好的支持。

猜你喜欢

南疆农牧民教学资源
南疆木棉红似火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南疆最美是春天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马振声书画作品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南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