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23-01-19王秋龙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缓冲区村落安徽省

王秋龙,程 蓉,吕 俭

(滁州学院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形成时间较早,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且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近年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的价值[1-3]、空间形态[4-7]、空间分布、演变及影响因素[8-13]、保护与发展[14]等方面。关于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地学统计分析方法(邻近指数、局部关联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法等)和GIS手段(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关于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采用空间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相关研究尺度主要集中在全国和省域,省域尺度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湖北、甘肃、福建等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而对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濒江临海,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常住人口6 323.6万人,面积为14.01万km2,人口密度全国第六;村落数量天然占优,又因地形多丘陵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原因使得许多传统村落得以保留。2012年至今,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与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公布了5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计6 823个,其中安徽省400个,居全国第七;黄山市有传统村落271个,在地级市中居第二;黄山市下辖歙县有传统村落148个,传统村落数量在县级排名中居全国第一。本文以安徽省400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元代及以前、明代、清代等时间纬度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以期为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安徽省传统村落数据来源于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公布的5个批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安徽省各批次的获批数量分别为25、40、46、52、237个,共计400个,通过百度地图坐标拾取器获取传统村落的地理坐标,利用ArcGIS软件建立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库。湖泊水系数据为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的湖泊和水系矢量数据。安徽省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的90 m分辨率SRTMDEM数据。基于安徽省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应用ArcGIS软件中的坡度分析和坡向分析工具提取分析安徽省坡度数据和坡向数据,应用ArcGIS软件中的水文分析模块,提取安徽省山谷线数据。

1.2 研究方法

1.2.1最邻近点指数

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分为集聚、均匀和随机3种类型。最邻近点指数是将实际区域中的点和理论意义中随机分布的点相比较从而判断点的空间分布类型[3]。本文将安徽省传统村落看成点状要素,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判断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其公式如下:

(1)

(2)

1.2.2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是在整个研究区域内计算出点状地理要素的密度,它是基于每一个格网点,搜索点状地理要素落入一定半径圆形范围内的数量值,进而求出各个格网点的密度值。在计算过程中,落入研究区域内的地理要素被定义了不同的权重值,越靠近格网的中心,地理要素的权重值越大。密度在每一个格网中心处为最大值,是它的几何意义,向外围不断递减,在距离格网中心一定阈值范围处密度值降为0,区域范围内的密度值总和则是格网中心处的核密度值,其公式如下:

(3)

式中:p(x)为x处核密度;h为搜索半径值;d为数据的维数;n为落入搜索范围内的数量;k为权重值。

2 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截止到2022年8月,安徽省中国传统村落数共计400个,按照始建年代和自然地理分区对村落数量进行交叉分组汇总,结果如表1所示。始建于元代及以前的传统村落241个,明代新建传统村落118个,清代新建39个,安庆市岳西县店前村和宣城市广德县前程村月克冲村分别始建于民国和建国以后。从始建年代来看,大多数村落建立于元代及以前,占总数的60.25%,其次是明代、清代,分别占总数的14.75%、7.50%;从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五大自然分区来看,绝大多数村落位于皖南山区,约占总数的90.25%,且此区域整体建立年代相对较早,有64.00%的传统村落建立于元代及以前,皖南山区层峦叠嶂,峰奇岭峻,位于江西、江苏和安徽三省交界处。元以前朝代多更替、多战争,而此区域多山的地形利于人们远离战火、隐市而居,使皖南山区成为传统村落分布的集聚地;大别山区共有传统村落17个,占总数的4.25%;江淮丘陵地区共有传统村落10个,其中8个始建于明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定都于此区域(今滁州地区),对本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淮北平原地区仅有一个中国传统村落——淮南市寿县隐贤老街,始建于元代及以前。综上所述,安徽省传统村落主要位于皖南山区,但其绝对地位有所下降,明清时期有向安徽省中部地区发展的趋势。

表1 安徽省传统村落区域分布情况表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Anhui Province

2.1 空间分布类型

表2 不同时期安徽省传统村落最邻近指数汇总表Table 2 Th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Anhui Province in Different Dynasties

2.2 集聚性特征

为进一步分析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集聚区域的变化,本文运用ArcGIS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不同时期的传统村落进行核密度分析。在进行核密度分析时,搜索半径的大小对结果影响比较明显,半径越小,在带宽内的密度值就越大,密度值曲线越突兀;半径越大,在带宽内的密度值就越小,密度值曲线越光滑。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传统村落最邻近距离平均值和传统村落数量,经过多次试验后,元代及以前选择18 km带宽,明代和清代时期选择15 km带宽,基于不同历史时期采用的自然断裂法分为6级,绘制元代及以前、明代和清代时期安徽省传统村落核密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从图1(a)中可以看出,安徽省传统村落元代时期形成一核一带的分布模式,一核是指黟县盆地,一带是指休歙盆地东北部与黄山、天目山相接壤的谷地地带;从图1(b)和图1(c)中可以看出,明代、清代时期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的总模式不变,空间上有向天目山北麓延伸的趋势。

图1 不同朝代安徽省传统村落核密度分布图Fig.1 The 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Anhui Province in Different Dynasties

2.3 空间分布特征

2.3.1平原丘陵低海拔地区汇集

利用ArcGIS软件对安徽省数据高程模型进行重分类,与不同时期的传统村落进行叠加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元代及以前建立的传统村落、明清新增传统村落均主要位于50~500 m之间的平原及丘陵地带,其中以200~500 m之间的丘陵为主,50~200 m之间的平原为辅。较低的海拔可以在同一纬度条件下获得更多的热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以获得相对充足的食物;另一方面,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较温暖的环境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利于村落的存续。

表3 不同时期安徽省传统村落与高程的关系表Table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Elevation in Anhui Province in Different Dynasties

2.3.2较缓坡分布为主,趋向于较陡坡发展

利用ArcGIS软件对安徽省坡度数据进行重分类,将其分为5类:较缓坡0°~8°、缓坡8°~15°、较陡坡15°~25°、陡坡25°~35°和急陡坡>35°。与不同时期传统村落进行叠加统计,所得结果如表4所示。元代及以前,村落主要分布在较缓坡地区;明代、清代位于较陡坡和陡坡的传统村落明显增加,尤其是清代,新增的传统村落有1/3位于较陡坡地区;而分布在急陡坡的传统村落历代均较少。综上所述,历代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0°~8°的较缓坡地区,较缓坡度的地形更有利于村落建设和村民的生产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村落新增于较缓坡的发展趋势渐缓,有向较陡坡分布的趋势。

表4 不同时期安徽省传统村落与坡度的关系表Table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Slope in Anhui Province in Different Dynasties

2.3.3阳坡指向性

利用ArcGIS软件对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坡向进行重分类,将其分为4类:1类为0°~45°、315°~360°,为阴坡;2类为45°~90°、225°~270°,为半阴坡;3类为90°~135°、270°~315°,为半阳坡;4类为135°~225°,为阳坡,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元代及以前、明代新增及清代新增的村落主要分布在半阳坡和阳坡,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各朝代演变中,新增村落有明显的阳坡指向性。坡向并非传统村落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还受耕地、水源、交通等多要素的影响。

表5 不同时期安徽省传统村落与坡向的关系表Table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Slope Aspect in Anhui Province in Different Dynasties

2.3.4近河远湖

水系不仅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而且也是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在农耕时期,村落的分布更是与水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利用ArcGIS分析工具中的多环缓冲区工具,每隔1 km对省内河流和湖泊建立缓冲区,并与全省的传统村落进行叠加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河流两岸每公里缓冲区内元代及以前传统村落分布最多的是1 km缓冲区;明代新增传统村落分布最多的是1~2 km缓冲区;清代新增传统村落分布最多的是2~3 km缓冲区;各时期50%以上的传统村落分布在0~6 km的河流两岸,呈逐渐远离河流的趋势。元代及以前、明代新增和清代新增的传统村落分布在湖泊10 km缓冲区内的分别仅占总数的8.30%、10.17%和5.13%,50%以上的传统村落分布在湖泊50 km缓冲区以外,离湖泊均较远。在各时期空间演变过程中呈现较强的河流指向性,可见择水而居一直都是人们的居住习惯。河流和湖泊均能够提供充足的水源,但因湖泊受地质构造、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水域范围相对不稳定;河流的航运价值相对较大,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便利的航运价值尤为重要。取水难度偏大和交通便捷性低是形成村落近河远湖的原因。

表6 不同时期安徽省传统村落数量与主要河流的关系表Table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Main Rivers in Anhui Province in Different Dynasties 个

2.3.5沿山谷呈带状分布

本文利用安徽省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山谷线数据,以1 km为间隔对山谷线建立累计6 km的缓冲区,与全省的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元代及以前、清代新增传统村落分布最多的是在山谷线1 km缓冲区内,分别占各期传统村落总数的23.24%和17.95%;明代新增传统村落分布最多的是在山谷线2~3 km缓冲区内,共计22个,占明代新增传统村落总数的18.64%。总体来看,各时期传统村落均主要分布在山谷线6 km缓冲区内,分别占各期村落数的84.65%、76.27%和81.50%。山谷地带地势低平和缓,常有河流经过,水源相对充足,是大多数村落选址的首选。特别是在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分布及演变趋势与山谷走向一致,沿山谷线呈带状分布特点。

表7 不同时期安徽省传统村落数量与山谷线的关系表Table 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Valley Lines in Anhui Province in Different Dynasties 个

2.3.6与中心城市若近若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中心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稳定地承担着政府的各项基本职能,对周边村落的发展和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本文运用ArcGIS软件中的近邻分析计算传统村落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考虑到传统村落建造时代背景下的交通便利程度,本文选取市级和县级行政中心作为中心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以20 km和10 km为距离节点,设置距离等级,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a)中可以看出:在安徽省400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只有30个分布于距离市级行政中心20 km范围内,仅占总数的5%,87.5%的传统村落分布在距离中心城市20~80 km区间内;从图2(b)中可以看出:327个传统村落分布于县级行政中心30 km范围内,占比81.5%。综上可知,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与中心城市若近若离。距离城市太近的村落受城市化影响较大,其特色生命力易消逝;距离城市太远的村落缺少了城市的依托,经济发展缓慢,对突发灾害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距离城市太近或太远都不利于传统村落的存续。

图2 安徽省传统村落与不同级别中心城市的空间关系统计图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hui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Central Cities

3 结束语

本文以安徽省400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地貌特征提取等方法,分析地形地貌、空间区位等因素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和演变特征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趋于局部集聚的特征,皖南山区传统村落占总数的90.25%,成为传统村落分布的集聚地。皖南山区可基于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政策,通过文旅结合等业态重构,进一步依托传统村落的经典符号,突出村落特色并再建村落文化共同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从安徽省传统村落各朝代的分布及演变分析来看,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分布及演变与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与山谷地貌走向一致;具有远离湖泊的特点,呈现出较强的河流指向性;传统村落与中心城市若近若离。由此可知,空间和时间维度对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及演变的影响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造就了当前安徽省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

3)通过村落与中心城镇若近若离的分布特征,可得出传统村落的存续和发展需要与中心城市在空间上保持较好的协同关系。在区域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需要将传统村落与城镇发展进行一体化布局,既有助于保护区域传统文化、凸显区域特色,又有利于传统村落在区域旅游中的角色发挥。

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文章进行分析时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现代架构下的地形、地貌、水系特征和交通环境等要素上,忽略了时代变迁中诸要素的变化,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缓冲区村落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基于网络聚类与自适应概率的数据库缓冲区替换*
嫩江重要省界缓冲区水质单因子评价法研究
关键链技术缓冲区的确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