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场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的衔接

2023-01-14韩嘉骝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12期
关键词:建设期运维信息系统

韩嘉骝

(北京博维航空设施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2604)

1 系统建设和系统运维

信息系统基础建设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建设、基础网络建设、后台服务器系统搭建和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而系统的运维工作则包括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一切活动。

从生命周期角度划分信息系统的全过程,包括需求调研、规划设计、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系统更新五个阶段。根据实际工作需求,信息系统的运维工作主要负责维护和管理已在线系统的所有设备硬件和功能软件。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两者既承前启后,又相互制约。建设期参考运维思路会更有利于后期的使用维护,系统建设会更贴近实际的使用需求,运维过程中的建设方法更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从两者目标实现的角度来阐述相互影响的重要性,理解各自的优势,保障系统的良好运行。

2 业务目标

信息系统建设的业务目标是在设定的时间节点达成进度和质量目标,系统建设期间确定关键时间节点作为目标参考。在关键节点进行量化考核,有利于推进整个系统建设工作的进展,实现系统的业务目标,为建设单位更好地掌控系统建设目标。安排运维团队参与建设,有利于在系统建设中参考既有成熟系统的使用习惯和经验,及时跟踪和调整在建系统,使建成的系统更符合使用习惯,满足实际需求。系统建设期更多地注重落实设计要求,运维人员侧重于从应用的角度协助推进建设向运维过渡。

传统概念将系统建设与运维相割裂,导致系统建设后期运维过渡时间长、接收困难多、过程拖延,甚者出现建设与实际需求的偏离,浪费前期建设投资。建议维护人员在系统需求调研阶段就逐步参与到系统建设中,熟悉系统的建设过程,并把维护需求结合到建设过程中,使系统真正为了使用而建设,而不只是一个应用功能的堆砌,从系统长远的使用及维护角度考虑建设的目标。建设不只是满足设计目标,也要方便后期维护,结合维护的惯例及经验,在建设期就排除应用隐患,提前解决运维的困难,避免后期整改,节约资源。

割裂了系统建设和运维的相互影响关系,运维团队也丧失了全面了解系统的最佳切入点,给后期的系统运维工作带来不便。系统建设应站在整个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提前布局运维工作,将系统建设与系统运维一并考虑,效果会大不相同。建设完整的信息系统,首先做好前期需求调研,构建分析建模,结合用户实际需求逐步完善。参考既有系统运维经验及运维数据,减少细节的疏忽,既需满足用户功能需求,也要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及业务流程。

3 成本目标

成本控制在系统建设和运维都是重要的关注点,系统建设过程就是成本消耗的过程。系统功能的取舍都是基于各类资源的平衡和成本考虑,是系统投资需要综合考虑的结果,从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进行成本控制,包括建设期费用及后期系统运维成本。

针对机场等特定行业开发的信息系统与普适性的大众应用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前者有高度的行业特点及行业应用面。在没有参考模板下的系统建设,运维的经验参考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是使用模糊化需求的逐步求证,另一方面是总结既有同类系统故障及存在的弊端,在建设的过程中加以规避,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和浪费,节约建设成本。

在整个信息系统建设的生命周期中,若将系统建设与后期使用耗费的人力、物力、管理资源等总成本合计,估算投入到系统前期建设中的成本只占约30%,而信息系统后期使用运维的费用占到总成本的70%。系统大部分的成本被消耗在后期使用运维阶段,随着信息化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系统运维的总成本可能成倍增加。从长远的成本控制角度出发,占用70%资源的运维阶段,运维效率需引起足够重视,需从系统全周期的角度来计量信息系统的成本支出。根据系统全生命周期使用总成本的预算,寻找在现有系统建设模式基础上更合理的方案,结合运维成本及使用需求,降低系统应用总成本。

4 管理目标

信息系统建设不只是几个应用功能的上线,而是贯穿从系统的建设交付、制度建立、流程规划、管理步骤、数据应用等一系列的管理过程。系统的应用过程是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完善、管理目标渐进清晰明确的过程,最后形成针对管理目标的一套制度化、合理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的传统认知是“先建设,后运维”,这种模式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在实际系统建设过程中,建设时期的组织是一个临时性团体,其中的成员虽在某个方面是专家,但他们只是阶段性的存在,只是为了临时解决建设中某一项任务,他们的行为也是短期的,目标是短视的。如果运维团队能更早地参与建设过程,可以弥补建设期的短视行为,补充建设期考虑的不周,促进建设与运维的平滑过渡,实现建设与运维的连续。这不仅有利于系统后期应用,更能提高系统的建设目标性和后期使用效率,从更为长远的角度考虑建设系统的各个因素,进行取舍调整。前期建设的沉淀经验很难匹配到系统后期应用的各式需求,如系统的网络应用调整,这些事项在系统建设期很少涉及,个别调整在竣工交付的文档中也不会详细记录,当后期网络运维需要开展网络维护信息化时,对无记载的应用调整很难逐一核实,往往会造成遗漏及疏忽,从而形成隐患。这样的结果对系统建设期来说是允许容错的,但对于系统运维工作来说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相对于系统建设组织,系统运维部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在整个系统运维管理上更具有积累沉淀的优势。稳定的组织结构对于系统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手段都具有延续性,对于敏感问题的认知也更有优势。在系统建设期,让运维部门提早介入建设内容,为系统建设提供参考辅助,也为后期运维做好铺垫,了解系统的建设前因后果,从管理的角度更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系统运维的问题。

5 数据目标

信息系统建设不只是设备的物理连接,更重要的是功能的互动,系统交付使用后,产生的运维数据才是系统运维需要的结果,而运维数据的输出数量及质量最终取决于系统建设的过程质量管控,通过对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服务关系的分析,做好系统建设质量的把控,从源头提高运维数据的质量,丰富的运维的数据也可以弥补了系统建设期的遗漏和不足。

随着信息系统广泛应用及功能的日渐完善,对运维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运维服务从检查维修、保障运行,逐步转化到服务监控,运行监测、数据备份和功能变更等深层次内容。运维工作逐步由过去的巡检维保、保障应急,逐步延伸到业务变更、功能优化、应急容灾等方向。对于信息系统的运行,运维的重要性日渐提高。

运维数据的规模和企业设备规模、系统运行形态和运维能力直接相关,企业规模越大、业务形态越复杂、运维能力越高的企业,运维所形成的数据越多。运维数据也更具有多维性,系统建设的要求越高,使用的信息化新技术载体越前沿,产生的运维数据在数据质量及数据应用面也就越广泛、越多维、越有利于促进系统的应用性的发挥。系统运维的目标就是在系统运行中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优化、细分、再利用,反作用于既有系统进行矫正、增补,使系统更完善、更适应业务需求。运维能力最终体现在运维数据的处理能力,夯实系统建设的质量关,加强建设期的运维参与度及运维数据参考性,实现系统建设与运维的完美衔接。前者注重系统建设的质量,保障功能完善、有效,后者做好运维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衍生,服务系统应用需求。

6 维护目标

系统的建立不只是实现建设的需求,更在于使用的效果。在前期设备的建设阶段,不只是注重设备的使用效果,更应关注日后设备维护的难易,一台精密设备虽然可以满足良好的设计需求,但如果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频繁出错、故障,对于实际生产运营也是不允许的,所以设备的选取一定符合生产运营的需要,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减少故障时间,实用、稳定的设备才是生产环境的需要。基于维护目标的角度,技术不落伍,性能稳定成熟的设备产品才是维护中乐于见到的效果,所以在建设期维护队伍参与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及安装设计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如果在建设期对采用的设备能真正地从维护角度去了解、去选型,对日后维护存在的疑虑与设备生产方一道进行调整改进,可有效减少日后的维护工作量,提升设备安装与设备使用的衔接,实现设备的稳定运行。建设系统虽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处理的过程大同小异,从维护目标稳定运行的思路来关注系统的建设,从运维目标的角度来解决建设中存在的瑕疵,力争做到提前设置、提前整改,真正实现建设初衷和维护目标。

7 结束语

经过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维的关系梳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问题,在其他类型系统建设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专业化的信息系统建设越来越多,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化系统进入运维,经过对建设及运维工作方法的梳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运维关系必将获得更多关注,运维与建设的衔接必将更加顺畅,无论是系统建设还是运维工作也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建设期运维信息系统
高速公路智能运维平台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浅谈收费公路项目运营期财务战略安排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浅谈山地风电场建设期环保治理工作
关于城镇燃气管道建设期完整性管理探讨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
基于一体化的变电标准运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