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土地管理

2023-01-09石玉庆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耕地城乡情况

石玉庆

(菏泽市国土综合整治服务中心,山东菏泽 274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矛盾日益凸显。以往的传统土地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无法适应现阶段土地管理工作的要求。此外,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实际土地管理过程中,为有效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需当地政府机构制定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来开展土地管理工作。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发挥土地管理工作的最大价值。

2 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土地开发程度较低,没有规范的制度作为土地管理的依据,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耕地质量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一部分区域在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为在短时间内获取土地,占用耕地;部分企业为占据更多土地,利用一些手段将耕地占用后,并未针对耕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了解工作,致使耕地的最大作用难以发挥;部分地区还存在耕地荒芜的情况,这样不仅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也会造成资金浪费的情况[1]。

2)有部分开发商在进行土地开发的过程中,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没有结合当地环境来开展土地开发,导致当地水文环境、地质情况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的工作人员甚至一边造林,一边破坏耕地,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当地环境,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土地出现再次荒芜的情况[2]。

3)在实际土地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技能和素质,在开展土地管理时,没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作用。土地管理工作涉及十分复杂的内容,比如,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这些内容都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因而土地管理工作艰巨繁杂[3],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4)在土地管理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单一。这需要当地政府介入其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土地开发工作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遵循经济市场的发展规律,促进土地开发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此外,政府还需为土地开发提供相关支持,一是新增土地开垦费用并建设新的用地;二是扩充农业发展基金。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单单靠着政府,是无法有效满足土地开发管理实际资金需求的。

3 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有效性的工作对策

3.1 适应经济结构调整

在实际土地管理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适应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这样才能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土地管理工作需和当地农村经济进行有效结合,在这一过程中还需发展高效农业,并将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从而形成当地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还需落实好规划设计工作,增加高质量耕地,为现代农业服务,这样才能落实好规模化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4]。

3.2 保护生态环境

在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应坚持生态优先,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关管理人员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林业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等,只有严格落实好这些规划管理的衔接工作,才能进一步促进当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从而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收益,从而达到既能增加耕地又不会破坏环境的目的,有效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3 方面有效统一[5]。

3.3 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土地开发管理工作还需保证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样才能为土地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体现其公益性和有偿性。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土地管理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作,除了需要政府提供必需投资经费外,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从市场上的多个方面筹集相关资金,从而建立高效、多元的筹资机制。筹资机制最核心的问题是效益问题,只有不断提升效益,才能达到有效筹集的目的。不同的经济组织和社会上的各种企业参与到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在今后可以获得比较高昂的投资回报[6]。所以,在实际土地开发管理中,需保证投资具有一定的有偿性和自愿性。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需落实好土地开发管理工作,兼顾市场选择情况,找出市场经济和政府行为的结合点。对企业来说,主要经营目标是增加经济收益;对个人来说,进行工作的目的是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从而达成效用最大化;政府开展土地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地,将土地资源价值发挥到最大。尽管不同主体的出发点是存在差异的,并且获得收益也是有所不同的,但对象都是土地。所以,这就是3 个不同主体之间的结合点,需要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围绕这一结合点构建良性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政府投资有益性,个人和企业投资有偿性[7]。

3.4 实事求是发展城乡建设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需从细微之处着手解决。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城乡规划工作,整理好土地规划编制,并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明确土地使用范畴,禁止出现滥用土地的情况。在以往城乡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农村土地投资就是十分显著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反而会拖延工程的正常运行。所以,只有进一步明确并确定城乡发展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合理计划,才能保证土地管理工作顺利开展[8]。

3.5 加快土地管理体系改革

对于现阶段土地管理工作,社会上的学者已经提出了很多建议及策略。但是,这些策略依旧存在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从而引发更多潜在问题。对现阶段的土地管理工作来说,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在合理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坚持用途管制制度,落实土地征收征用工作。通过采用实锤领导制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土地管理工作需求,这也是从根本上拉近城乡发展差距,实施土地管理最为有效的途径,这样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应用。

3.5.1 对土地规划制度的创新

对农村土地管理来说,需制定创新型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满足现代土地资源功能完善、协调高效的土地管理要求。为有效施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用型土地规划制度,需落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规划体系,这样才能进一步满足地方土地管理的实际需求;(2)不断加快土地规划编制进度,合理利用土地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规划改革的有效开展。

3.5.2 对土地征用制度的创新

之所以出现土地管理问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农村土地的滥用和滥征。不合理的土地征收制度会使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所以,就需要对土地征用制度做进一步的创新。

1)土地征用需结合实践情况进一步明确征用范围及目的,需区分营利性土地和非营利性土地的使用。其中,营利性土地主要包括酒店、商场、娱乐性场所所占用的土地等,非营利性土地包括了广场、医院、公园等具有公益性的服务建筑,这就需要当地管理人员结合这些不同之处来选择不同的供地手段。

2)当地政府需进一步优化改进征地补偿制度,需有效提升补偿的幅度,还要结合土地的实际价值来对当地农民进行补偿,这样可以解决农民收入来源,保证农民基本生活。农民生活在得到保障之后才能更有动力进行劳动,从而减少经济损失,这些都是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落实好土地管理制度十分重要。相关工作人员需利用好相关城市规划,进一步强化土地利用率,并加强城市规划和乡镇规划相互衔接。此外,还需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进行土地管理的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一体化规范管理体制。管理人员需转变以往传统规划思维,打破局限性,开阔自己的视野,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促进土地管理规划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耕地城乡情况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