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驱动释放发展新潜能

2023-01-08本刊编辑部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4期
关键词:新城基础设施智能化

文|本刊编辑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牢牢把握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特征,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战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让城市变得更智慧是建设新型超大特大城市的重要内涵和牵引力量。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技术条件,也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城建”),是立足城市发展新形势,以城市提质增效为引领,以应用创新为驱动,充分运用“新基建”发展成果,面向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城市建设与管理,构建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以及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任务。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的形势下,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既能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又能推进一批“新城建”项目落地,带动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扩大内需,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牵头,联合部分省厅领导、“新城建”相关领域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软硬件服务提供商及优秀企业共同撰写《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22)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日前已成功发布。

报告以新型城市发展为主题,多维度深入解读和呈现当前我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应用现状,系统总结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智慧社区、智能制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信息化应用场景、应用流程、应用效果和应用案例。

为保证报告内容的引领性和代表性,在编写上采用专家多轮讨论形成大纲、权威行业专家和代表性单位分别执笔编写有关内容、执行主编多轮审查把关、对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调研并形成终稿的方式。报告凝聚了“新城建”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是非常宝贵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今后“新城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意义。本期专题特邀报告相关章节主编,对报告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以期报告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新城基础设施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珠江新城夜璀璨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