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核准”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机构编制核查再上新台阶

2023-01-08吉林省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2年5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核查全省

●吉林省委编办

2021年,中央编委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机构编制核查。吉林作为率先探索开展核查的省份,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立足吉林实际,着眼规范管理,高效益配置编制资源,在省市县三级集中开展“信息核准”专项行动,推动机构编制核查上层次、上水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基本实现了全省“机构编制底数清、人员基本信息清、历史沿革脉络清、档案台账体系清、维护管理责任清”的“五清”工作目标。全面简化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审核程序,全面下放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121个引才大户编制使用审批权限,实现对省市县三级事业单位低效、闲置编制资源的周转盘活,全省一次性收回2.5万余名空余事业编制。省本级机动事业编制达到1.2万名,增加106%;市县机动事业编制达到3.3万名,增加134%。

一、抓全面清底扫盲点

把全省2.1万个机构及编制、实有人员全面纳入核查范围,确保机构编制批准文件、沿革台账、实际设置和配置、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四个一致”,全力保证核查质效比第一次更上一层楼。一是全面核查为本。分批次、分层级组织召开部署会、培训会、调度会,通过印发操作手册、制定指导口径、签署责任书等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直达每一个机构、每一名人员,实现信息核准工作无死角全覆盖。二是突出重点为先。针对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占全省总量近80%的实际,坚持把事业单位的信息核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核实摸清事业机构编制资源的数量、结构、分布等实际情况,对其职责定位和作用发挥进行效能评估,框定了收回空编的范围领域,制定了风险防控措施,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现编制资源集约利用创造有利条件。三是不留死角为要。深入核查中直单位管理的地方机构、企业代管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特事特办。对省属非在长春单位,积极协调所在地编办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支持,保证了数据报审工作不受疫情、地域等外界因素影响。着力清理“僵尸”信息,对调往域外但未予清除的人员信息、重复采集但没有删除的信息、已经退出编制管理但尚未调整的信息进行拉网式排查,经反复比对确认后予以调整。

二、抓审验校正纠偏差

坚持把提高信息数据完整性、精准度作为重中之重,聚焦三个方面数据信息全面开展核实校验,确保每一条信息数据可溯可追、链条完整、精准无误。一是聚焦机构编制信息。坚持把机构编制批准文件作为唯一审核依据,采取部门和编办双向认定的方式,逐一核对,厘清信息,纠正偏差,对已发文撤销和隶属关系调整的机构进行全面修改,健全机构编制管理档案和沿革台账,夯实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基础数据。二是聚焦在职人员基本信息。重点核对公务员职级、领导干部职务、调入前所在省份和工作单位、籍贯、学历、工资等基本信息,在部门自查基础上,比对个人档案逐项修改,形成《在职人员信息核准表》,确保个人档案信息与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人员信息一致。对部门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信息,尤其是省管干部信息进行二次审核确认,就领导职务变更后、未及时上传任职文件问题,反复与部门沟通协调,解决了多年来领导干部信息维护不及时、不准确、不到位问题。三是聚焦身份信息。坚持每季度将新进人员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与省公安厅人口信息系统进行比对。经比对不一致的,由各级编办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进行核实更正。

三、抓升级开发强保障

全力打造信息综合管理系统“2.0版”,着力拓展系统的应用功能、数据升级,构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以数治编”新格局。一是建成职务与职级并行信息管理系统。强化数字化制证系统、机构编制信息管理U盘、人员信息申报等功能,增加了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检察官、法官等10大类、110小类公务员职级类别信息。全省公务员及参公单位在职人员共补充完善职级信息14万余条,为各级公务员管理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创新专项报表体系。根据机构改革、编制管理需要,建成学历层次、跨省调入调出、辞职人员、省内跨层级流动、全省有编无人和无编有人情况等21个专项报表体系和统计模块,突出数据采集、核查比对、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党委政府和编委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研发“人员信息数据字典”。着眼于全面分析掌握新进人员来源和调往省外人员去向,创新研发了“落减编字典”,相应增加引进A—E类人才、免费师范生、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特岗教师、“三支一扶”、企业调入等20余项类别,实现了对全省各层次领域人才分布及流向的精准把控,为实施人才战略等重点工作提供参考。

四、抓基础建设促提升

加强全省机构编制基础建设,在建章立制、素质提升、业务资料归集等方面狠下功夫,全面建立巩固深化专项行动成果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基本制度建设。省市县三级修订完善制度规定594项,做到管理有依据、运行有规范、监督有保证。省委编办制定落实归口管理事项清单和机构编制业务事项清单,并细化明确工作程序。将“三位一体”信息联审制度调整为“一对一”直审程序,办理时限缩短到3个工作日以内。二是加强基本能力建设。面对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干部中,40岁以下占54%、2016年以后新进人员占73%的实际情况,省委编办将本次行动作为锻炼干部的最佳平台,组织业务培训6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累计培训各级编办工作人员和各部门单位人事干部1586人次;省市县三级编办抽调30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承担信息核准工作。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干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升了业务能力。三是加强基础档案建设。省市县三级编办普遍建立了1000卷以上的机构编制管理档案,其中省本级达到20万卷,电子档案4.5万卷。建立健全机构编制档案征集、整理、存储、应用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编撰《机构编制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为推进机构编制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核查全省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实施方法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