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形图测绘工作自动化中的无人机技术探析

2023-01-07游绍彦王宝光李亚楠

信息记录材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测绘精度测量

郭 琦,游绍彦,王宝光,李亚楠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言

无人机摄影测绘、遥感等新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理信息、灾害监测和测绘等领域。在工程测绘中,利用航测技术可以克服传统的地形、天气、人为因素等问题。在复杂的矿山、铁路、山区等环境条件下,可以减少地形图测绘的误差,提高精度和工作效率。由于航空摄影技术在地形图上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测绘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测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保所获取的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该地区的整体状况,减少环境因素对地形图数据采集的影响,保证无人机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航线规划

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可以保持很好地稳定,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区域,高度就会变得很低,这就导致了地面的分辨率会变得很低。如果测量范围内的海拔超过了一定的标准,那么画面就会变得很模糊,这就导致了飞行路线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地形,才能精确地计算出无人机的飞行高度。

(1)对于工程测绘任务所在地区的边界进行明确,尤其是一些地形复杂度较高的地区,如林木密集地区、丘陵地区等,也需要注意边界校核工作,这也是顺利完成航线规划的基础保障。

(2)开展工程测绘工作时,还需要扩大数据采集范围,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影像变量过大的问题,提升数据整理结果的有效性。例如,找出工程测绘区域内的中心位置,以中心点和边界之间的距离作为航测半径,在此基础上扩大10%~30%,提升测绘结果的精准度。

(3)根据工程测绘地区的复杂性,确定该区域航测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加大航测过程的记录工作,为航测体系的持续优化奠定基础。

1.2 像控点设计

通常情况下,会借助RTK 技术、航摄像控点的分布设GPS 网,而航摄像控点的基准点,需要多次进行校核,以确保定位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所在位置,也需要满足易于测绘、易于引测、不易破坏等要求,从而提升布置内容的合理性[1]。

1.3 航测参数设计

(1)在同向上进行飞行的无人机,同向重合率需要超过60%,而旁向上进行飞行的无人机,旁向重合率需要超过30%。

(2)在航测过程中,要做好航测高度和速度控制,例如在倾斜方向进行测绘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必须在180 m 以上,无人机的速度必须保持在6~8 m/s 之间,同向重合率必须在80%以上,旁向重合率必须在50%以上。

1.4 测绘结果生成

完成上述工作内容后,就开始整理测绘成果,工程测绘成果大多采用专题图,如交通图、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等,同时还采用地形图、数据整理表格、监测数据趋势图等,提高数据整理的直观性。以地形图整理过程为例,在对比处理过程中,通过与初始图形内容进行比对,生成相应的新图形,从而提高地形内容变化结果的直观性,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

1.5 无人机平台影响分析

目前无人机探测技术有其优越性,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首先,由于大多数无人机体积较小,负载较轻,容易被风吹乱,因此在空中做各种姿态转换,交叠角度起伏较大。其次,虽然画面不是很大,但数量却非常庞大。无人侦察机一般采用非常规单反相机,因为成像范围较窄,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所有数据,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航向和侧翼来保证,这样在探测范围内会出现更多的图像,从而极大地阻碍了操作。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测量精度,未来的无人机将会采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以通过专业的程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避免无人驾驶系统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造成负面影响。

1.6 无人机飞行时间的影响

无人机飞行时间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天气变化和太阳高度等因素,尽可能地选择最佳的飞行季节,尽可能地减少地面覆盖结构对拍摄效果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如果这片区域内的高层建筑比较密集,或者是高度比较高的话,那么在下午两点的时候就可以起飞了。

1.7 摄像设备的影响

相机本身的像素状况与影像品质有很大的关系,像素愈大,影像愈清晰,反之,像素愈低,影像愈模糊。因此,在进行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摄像机像素,才能保证拍摄的质量和效果。摄像机的聚焦曝光时间和图像的清晰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正式的航测之前,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摄像机的对焦和曝光时间,在恶劣的环境下,应该尽量地延长曝光时间,提高图像清晰度。摄像装置本身的畸变也会影响到影像的清晰度,因此在测量前,一定要对影像进行精确的校正。

2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技术关键工艺

2.1 DOM 工艺

DOM 处理的主要用途是在无人机航测完成后,采集各阶段的数字影像数据,将其与标准数据对比分析,以校正失真,提高测绘准确度。DOM 技术也是通过在低空拍摄时,通过内部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三种方式进行定向,然后进行正射、拼接,获得DOM 的最终效果。该工艺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DOM 技术工艺示意图

2.2 空中三角测绘技术

空三加密经过像点连接、像控点量测、平差运算等过程,实现了空间三码的自动产生。在确认外部控制室的档案及摄像机档案正确后,就可进行外部控制点的测绘。外部控制点的测绘是有专门的人和其他专家进行的。通常在进行空中三角测绘技术时添加了外部高程散点法。

2.3 数字划线图技术

数字划线图技术是在全数码照相测绘的基础上,对各测绘点进行一系列的测绘和计算,并将其与特定的功能相结合,从而达到测绘的目的。首先要确保测绘精度,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确保数字化线路的绘制质量。

3 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应用实例

3.1 无人机测绘技术应用实例

针对地形、地物、居住区等复杂通视条件较差的地区,无人机全站仪对地形图进行测绘。研究内容包括前期准备、外业航测、像控点测绘、内业成图、外业调绘五个步骤。

在前期筹备阶段,**镇属于黄土丘陵地形、黄土沟、梁、住宅区,工厂的平均海拔1150 m,最高1 190 m,最低1 107 m。为满足精度需求,此次试飞计划选用F200 型全画幅SonyRX1RII 微型相机,其平面分辨率为7 cm,高度重叠80%,侧面重叠60%。

3.2 无人机航摄像控点的布设作业

在无人机航测时,航摄像控点测量需要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数量和精度,二是目标影像应当定位清晰。无人机测绘摄影技术具有飞行高度较低、较慢的特点,容易受到大气升力和风力的影响,产生不均匀的重叠,因此,航摄像控点的设置和测绘提出如下要求:

在空三加密中,航摄像控点分布为平面点、高程点、高程检查点三大类。这一工作重点是平面点,一些是检查点,其布置要遵守原则:航摄像控点布设要在整个测区均匀分布,并布置在容易发现和辨认的地方,尽可能布置在地面上,比如在公路交汇处,在色彩划分清晰的地方,方便准确定位;如谷歌图像之类的现有图像来确定有没有较差的区域,比如森林或玉米田,这些区域应该在无人机起飞前喷洒石灰或其他可辨认的标记[2]。

F200 利用GPS 的PPK 后差动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航摄像控点的布设误差,本次任务共布设了12 个测绘点,8个是基础航摄像控点,4 个是检查点。航摄像控点坐标的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测区的绝对定向精度,因此,在航摄像控点的测绘中,一定要使圆气泡居中,并多次进行平差的测绘。此次以RTK 测绘3 次后的平均值为比较精确的坐标。

所选择的影像控制点,应使影像清晰、易于辨认,尤其是影像边缘的影像,必须清晰、准确,不能有任何异议,要有清晰的记号,例如:建筑朝向应注明是在东南方向,或在西北方向。

3.3 飞行实施

要全面、良好地开展航空三角测绘,必须确定测绘流程。遥感影像的高精度合成、平差等多种方法被用于航空三角测绘。在起飞前,要架设一个基站。基站可以架设在已知的位置上,如果没有,就用RTK 来测绘。表1显示了F200 的飞行摄影参数:

表1 F200 航摄参数统计表

在飞行过程中,所有的飞行参数都是正常的,飞行时的速度基本保持在60 km/h,保持平稳的飞行姿势,滚转和俯仰角偏离不超过5°。《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规定,在CH/Z 3005-2010 中,相片倾斜度一般不超过5°,最大不超过12°,超过8°的片数不多于10%;在保证相片旋角不超过15°的情况下,单个旋转角度不能超过30°,而在同一航线上,旋转角度大于20°的图像不能多于3个,旋转角度超过15°的图像数量不能超过10%[3]。

3.4 空三处理

空三加密是指以地面上的少量控制点为基础,利用空间三码对重叠图像进行测绘。根据无人机测绘的基本原理,采用解析法对相片外部的方向元和加密点进行了求解。该测试采用了无人机管家2.0,并输出精度报告,点云、DEM、DOM,空三影像结果及无失真图像。利用VirtuoZo系统实现了空中三角测量,实现了对加密点的选择、节点加密和模型的联结。通过PATB,可以实现误差的粗差和误差计算,提高了测量精度。由于此次无人机是低姿态拍摄,所以全部加密点的选择均由手工进行,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加大了内部作业的难度。在整个测绘工作中,三边形技术的应用是关键,它决定了最后的测量结果和地图的精度。同时,根据航摄像控点的平面定位误差,应及时调整定位,使其达到最大程度上的精度和合理性。

3.5 立体测图

在进行了三次空中三角测绘工作后,将测量数据导入VirtuoZo 站点,形成三维模型和线段影像,进行图像匹配、编辑和绘制线路图。基于DLG 的三维DLG 资料,产生DEM资料,完成DOM。最后,根据1:2 000 地图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调整,保证了整个测量精度的最大化,提高了有关资料的准确率和及时性。利用空间前景软件建立三维图像,实现三维采编。本系统无须预先采集地形图区域核线,可根据图像重叠程度及外部方向要素不同,自动组合立体像对,生成最佳交叉角,提高地形图高程精度;同时支持立体模型自动/人工转换,实现无缝衔接,减少边工和立体模型的选择,提高了工作效率。完成外业调绘工作后,利用无人机采集到的地形图进行整理[4]。根据图式中的符号、字体、字体大小,结合外业调研结果进行分级、分色,形成最终结果。

3.6 精度检测

无人机管家智能拼图的空三成果,通过DOM 成果的精度检验,检验其是否符合1:1 000 地形图测绘要求。

(1)控制点空三精度

在整个航测过程中,空三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图的精度。空三精度质量检查一般通过空三解算报告和立体采集检查点来完成[5]。

(2)DOM 精度检验

将控制点、检查点与DOM 套在一起,对DOM 精度进行检验,以确定1:1 000 DOM 影像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3)采用GPS 实时动态测绘,采用800 多个随机测绘点作为地形图绘制过程中的检查点,经检验,大部分平面位置误差小于5 cm,高程误差不超过0.15 m,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4 无人机低空地形图测绘发展方向

第一,对地形图控制是有序的。随着地图的不断完善,低空无人机拍摄技术的推广也日益普及,该技术的有序发展,使图像的精度提高。在已有的测图技术指导下,有序的测量控制技术应完成转换,在导航系统的约束条件下,将其用于精细划分,并在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摄影时间进行设定,做好控制点的精确位置[6]。

第二,采用智能化的变形监控技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利用无人机进行低地飞行测量,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测绘技术和应用技术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对地面形体的智能化监控。当变形监控记录偏差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数据处理中心将会进行相应的回应,协助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解决办法[7]。

第三,地图数据的抽取。无人机低空成像测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计算机图像测量与遥感技术与其他传感器紧密联系,利用高分辨率移动摄影扫描仪、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目标云测量、城市建筑测绘POS 等,可将这些数据存储在单一坐标系统中。利用相关摄影与遥感技术,对点云特征点的构造进行逐行判定,确定三维点的特征点,进行色彩绘制与数据采集[8]。

5 结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航摄测量技术在地面测绘行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了资料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在实际运用中,应继续加大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地形图测绘的研发力度,针对目前地图绘制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使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从而提高测量资料的精确度和技术运用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测绘精度测量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超高精度计时器——原子钟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分析误差提精度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基于DSPIC33F微处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