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DF4113的可控本振源在网桥的变频应用

2023-01-07

信息记录材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振源无线网变频

李 悦

(西安雷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陕西 西安 710100)

0 引言

频率合成器是频率合成技术的重要体现,目前多数电子设备的功能强大与否均直接依赖其内在合成器的性能。频率合成是将一个或多个信号源通过合成线性运算,产生新频率的过程。频率合成的方法有锁相式频率合成、直接频率合成、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等多种。本文由于项目需求,为了使电路尺寸更小,实现更简便,将采用ADF4113 芯片进行锁相式频率合成,从而得到一个稳定可控的本振源。

由于某可跳频的无线网桥研发需求,需要使用一个频率为2 100 MHz 的稳定本振源,并要求本振源所输出的频率在需要改变时(在网桥跳频时需要此功能),能随时改变其输出频率。本文基于锁相器为ADF4113 频率合成模块、单片机STC89C52 和一个E2PROM AT24C02 设计了一款可变频的本振源,将详细分析具体电路和相关控制程序代码[1]。

1 无线网桥变频系统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网桥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工作场景,传输速率由最早的几兆发展到现在的百兆以上,得到了质的提高。由于无线网桥产品大多工作在开放频段,为了避免该频段内产品的相互干扰,此类产品的发射功率均受到严格控制(一般小于18 dBm),因此限制了信号的传输距离(一般在300 m 内)。在点对点系统中采用定向天线和加大天线口径的方法,可以提高传输距离,但会带来系统移动性差的问题。同时,2.4 GHz 频段高,空间传输衰耗大,信号绕射能力差,限制了无线网桥的应用范围[2]。考虑到网桥产品具有的上述特点,如果把网桥产品的射频频段降低到较低的频段,使空间传输衰耗降低,同时避开开放频段的功率限制,提高发射功率,而天线又采用了八木天线,使信号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且具备快速移动性的特点。

本文设计了一个2.4 GHz 网桥变频系统,使用发射端通过混频和滤波的方法将2.4 GHz 的发射信号降频至300 MHz,在接收端通过相反的方式将接收到得300 MHz 信号升频至2.4 GHz,从而实现网桥工作频段的变换。通过共用时序控制信号,保证了系统与网桥射频开关的严格同步。

2 无线网桥变频后性能分析

通过变频系统降低网桥产品的工作频段,可以提高网桥信号的传输性能,根据无线链路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Pr=Pt-Ltl+Gta-Ltm+Gra-Lrl。

其中,Ltm=32.5+20log f+20log d,Pr ≥Sr。

式中:Pr 为接收功率;Pt 为设备的发射功率;Gta 为发射天线的增益;Gra 为接收天线的增益;Ltl 为发射端传输线路衰耗;Lrl 为接收端传输线路衰耗;Ltm 为传输空间衰耗;f 为使用频率,MHz;Sr 为设备的接收灵敏度;d 为两站之间的距离,km。

假设发射功率为30 dBm,接收灵敏度为-70 dBm,发射、接收天线增益同为20 dBm,在不考虑传输线衰耗下,则2.4 GHz 信号和300 MHz 信号的传输距离分别为9.89 km和79.00 km。可见通过降低网桥的工作频段,在自由空间中信号的传输距离显著增加。此外,低频信号的波长较长,信号的绕射能力增强,在树林和障碍物较多的环境下的传输性能也更强[3]。

3 无线网桥变频系统模型

变频系统主要利用高频混频器混频后得到含有300 MHz 的混合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得到最终的发射信号。接收端同样经过混频滤波后将信号还原到2.4 GHz 连接到网桥。2.4 GHz 网桥变频器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2.4 GHz 网桥变频器结构

射频信号RF1 与网桥射频输出端连接,将网桥输出的信号送到变频器的衰减器,将信号电平调整到合适的范围。传送到2.4 GHz 带通滤波器去除外界干扰,并送往下变频混频器,与本地振荡器混频后,产生了包含有300 MHz 信号的复合信号,经过中心频率为300 MHz 的带通滤波器滤除谐波,选出300 MHz 的传输信号,再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到需要的功率,最后由300 MHz 滤波器滤除谐波后发射出去,保证发射信号频谱的干净[4]。变频系统的电子开关控制信号与网桥电子开关控制信号同步,保证在TDD 工作方式时信号收发同步,避免数据丢失。

相反接收到的300 MHz 传输信号RF2,由固定的300 MHz 滤波器滤除外界干扰,并经过放大后送往上变频混频器,与本地振荡器混频后得到网桥的射频信号RF1,由网桥频段滤波器滤除干扰信号后,经放大器放大至合适的电平后送往网桥。

4 本振源电路设计方案

本振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频率合成器是基于亚德诺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ADI 公司,美国)生产的一款高性能锁相频率合成芯片ADF4113,外加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设置频率合成器的输入频率为13 MHz。控制单片机芯片选用STC 公司生产的AT89C52。为了能使本振源输出不同频率的信号,引出单片机的串口引脚连接上位机[5],以及能使设备在掉电后能存储配置好的控制信息,选用24C02 存储芯片以存储控制信息。

图2 本振系统结构

5 频率合成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及电路分析

频率合成器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其中,C1、C2、C3 为隔直电容,防止直流电流进入鉴相器;C4、C5 为射频输入口的旁路电容,根据ADF4113 的具体要求其大小为100 pF。R1、R2、R3 为功分器,高频信号分为两路,一路输出,另一路用作反馈。Rset 管脚用于设置锁相器输出的最大电流,其电流从管脚CP 输出。在Rset 管脚与地之间放置1 个电阻,用于控制鉴相器输出的最大电流,其关系是Icp=23.5/R4。在频率合成器设计中要求Icp max=5 mA,因此R4=4.7 k。R5、R6 为匹配电阻。R7、R8、C6、C7、C8 为组成环路滤波电路对管脚CP 输出的高频信号滤波,然后进入压控振荡器。

图3 频率合成器电路原理

6 本振源可变频的算法设计

在本文应用中,除此可变频本振源与2.4 GHz 混频得到300 MHz 外,在网桥调试时,还希望此可变频本振源输出其他频率(1 900~2 200)MHz,因此关键程序算法如下。

初始时要得到一个频率为2 100 MHz 的稳定本振源,根据项目的要求性能规定,选择使用13 MHz 的晶振,则鉴频器的参考频率fre=13 MHz,而2 097 不是13 的整倍数,因此将基准频率分频器R=13,即fre/R=1,fvco=P×B+A。而ADF4113 要求fvco/P <200 MHz,由此将P=16。开机初始时,要得到的频率为2 100 MHz,即2 100÷16 ≈131,且余数是4,因此B=131、A=4,则可将它们先配置到初始数组中。变频时可控本振的输出频率范围要求在1 900~2 200 MHz,在上位中输入一个需要输出的频率值,该值可以通过串口传递给单片机,此时在单片机中需要对接收的数进行一定的运算,从而计算出A 值和B 值的具体数值并写入ADF4113。该运算的算法为1 900÷16 ≈118。而A 范围最大为63,因此可将(1 900~2 200)MHz 分为5 个区间,第一个区间B=118,则其输出频率最大值为118×16+63=1 952。为了使下一个区间最小能把1 953 包括进去,则下一个区间B=1 953÷16 ≈122。因此这5 个区间B 分别为118、122、126、130、134,而相应A=(输出频率-B)×16。最后,将A 与B 写入相应寄存器。通过以上算法,可将想要本振输出的频率通过串口发送给单片机,本振源就可以直接输出相应频率的高频信号。

7 本振源控制程序流程

本振源控制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本振源控制程序流程

程序开始运行,先判定E2PROM 24C02 芯片中指定存储区域是否存有数据。如果24C02 中的指定存储区域已经存有数据,则将存储器的数据写入到ADF4113 的R 计数锁存器和N 计数锁存器。如果在指定存储区域未有任何数据,则将配置好的初始化数组中的数据直接写入ADF4113芯片。在无线网桥不进行跳频时,要求其输出频率为2 100 MHz,其输出2 100 MHz 的配置数据已经保存在初始数组中,可以直接将数组中的值写入ADF4113,这样的好处是不用运行存储程序,使得设备开机速度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程序执行效率。接着单片机中程序便进入while(1)死循环,等待上位机发出的串口中断命令,如果接收到中断请求则进入中断程序,对24C02 中的数据重新配置然后直接写入ADF4113,从而达到本振输出可变频的目的,并且在下次开机时保存住了配置数据[6]。

8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基于ADF4113 的可控本振源的设计原理,分析了频率合成器的电路原理及ADF4113 芯片的部分控制程序,并通过ADF4113 设计的可控本振源丰富了网桥的工作频段,对扩展网桥产品的应用范围,缩短开发周期,节约了成本。结果表明,变频后的网桥只要配置适当的终端产品,就可以实现图像、语音、数据等的快速传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猜你喜欢

振源无线网变频
战斧牛排
全封闭紧凑型变频调速电机设计
大型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设计
考虑振源相互作用的船舶甲板减振方法
关于电机拖动中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变频式的宽输入开关电源设计研究
一种小型化低噪声微波本振源设计
让咖啡和无线网走开 伦敦独立书店回归阅读初心
陈振源:职场导师的“神奇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