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3-01-07王美兰

信息记录材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资源

王美兰

(福建省三明市少儿图书馆 福建 三明 365000)

0 引言

随着现行技术理念和技术硬件设备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好,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新、更可靠、更安全、更有序的技术服务[1]。其中,图书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两者的融合打造了更加立体的图书馆工作体系,形成更加鲜明的图书资源服务模式,为图书馆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方向涉及内容较多,若不系统分析,可能无法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挖掘价值。因此,有必要分析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路径。

1 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概念、特征以及优势

图书馆+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的数据特性,以现代监控设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等要素为基点,所打造的图书馆一体化、现代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同时,两者的融合,也会将图书资源电子化、共享化,让其形成流通效率快的数据资源。

图1 基于信息技术的图书馆管理架构

1.1 基于信息技术的图书馆特征

分析现行环境下图书馆的特征可以看出,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便捷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上服务系统,即信息技术能够将图书数据化,并通过互联网平台为读者提供远程服务(具体如图2所示)[2]。二是安全性。能够进一步保障图书资源的安全性,如定期通过信息技术的智能检查,定时、定量对相关图书馆环境进行检查。或通过门禁系统,避免外来人员的进入。或通过出借系统,能够避免书籍被私自带出等。三是数据性。主要是指信息技术能够将图书图像化、数据化、视频化,继而提升图书的可阅读性,或降低图书的阅读难度,继而为读者和消费者提供更佳的阅读体验。四是共享性。信息技术的应用拉近了图书馆与图书馆、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与消费者(读者)间的距离,若能够搭建局域网,实现图书馆与图书馆图书资源的互联互通,继而有效填补馆与馆之间的资源空白。五是互动性。基于信息技术的图书馆体系,能够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多方面、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同时,也能为其提供方便的交友环境。

图2 图书馆远程服务

1.2 图书馆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

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优化了知识覆盖面,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尤其在迁移部分互联网属性的同时,信息技术的融合优势直观而明显。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3]。具体而言:第一,能够优化丰富知识信息载体形式。传统的图书馆以收藏印刷型的载体为主,现在则向各种载体形式并存的方向发展,包括各种缩微载体、声像载体、电子图书、光盘、多媒体等,尤其是要增加数字化的信息资源的入藏;第二,能够打造更加现代的服务体系。众所周知,传统图书馆设施水平低,服务方式固化、单一、落后。而在信息技术环境基础上,图书馆依靠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图书馆馆藏的作用,例如为读者提供大型联机系统的数据库检索,通过电子邮件开展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以促使各项图书信息服务突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这样便能让图书资源信息的需求者足不出户便能得到满意的图书信息资源服务,不仅满足了读者的时效性服务,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服务效率的高效化;第三,能够扩容服务领域。事实上,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基本围绕着本馆馆藏开展以借、阅为主的基础服务。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图书馆要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和整体优势及技术手段,优化加强本馆馆藏数字化建设,打造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如利用网络的强大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各种方式的信息服务[4]。

2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由于信息技术拥有非常强的兼容性,与图书馆融合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人性的高质量服务环境,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效能。而从细化层面角度看,其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应用于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主要是指阅读现场氛围等要素。实践证明,好的阅读氛围,不仅能够提升读者阅读体验,让读者更爱阅读,还能让其健康阅读、正向成长。而从现行硬件阅读环境看,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用于现场光线、通风等要素的调节。能够依据阅读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开启光源。或让光源更加适合读者的阅读需求等。能够依据信息技术逻辑程序,自动调节阅读环境的温度、通风等要素。继而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打造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二是能够满足读者听觉需求。信息技术可结合读者喜好,自动或有个性地为其提供视听环境,让其在轻柔的音乐中放松自己,继而以更好的状态进行阅读或学习。这便极大提升了图书馆工作的服务质量。当然从更细的角度看,硬件环境还包括现场安全和出入管理等、租借还等服务要素[5]。

2.1.1 打造更加便捷的现场管理机制

主要是指针对一些有价值的图书进行特异性保护,如通过信息技术联动门禁卡,以避免外来人员故意损坏,或无故带走相关图书。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研究机构、机关文献图书馆等。首先,在实时监控上,能够依据现场各类监控设备,动态监控现场读者状态,如身体健康、是否违规阅读,是否违背现场管理制度等。然后管理人员结合信息技术反馈情况,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如立即拨打120 等,或为公安机关提供视频证明等;其次,在出入管理上,能够结合门禁信息技术,对出入人员进行有序管理,或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实现书籍登记的网络化处理,即利用成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图书出借登记和归还处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书籍流转工作服务质量,还能为受众带来更佳的服务体验,如通过智能提醒,让读者定期归还图书等[6]。

2.1.2 打造更加智慧的图书服务模式

结合现代智能信息技术,打造更加有序的现场管理机制。如通过信息技术的智能识别技术,能够让工作人员快速整理图书馆,将散乱的书籍归位[7]。当然,也能够应用于读者的精准找书,或为不方便(残疾)人员取书等。如在专门阅读室内,行动不便人员能够依据二维码,进行现场下单,然后硬件机器人会及时将其所需图书送达(如图3所示)。

图3 智慧图书帮助设备

2.2 应用于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建设主要是指从工作量、服务模式等层面出发,提升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体如下:

2.2.1 应用于图书的智慧采购

图书采购作为图书馆核心工作之一,是其各项工作得以进行的关键保障,是图书馆持续运行的基础。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让采购更加便捷和智慧。首先,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图书采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即其能够动态收集图书馆读者的喜好、需求等,如家长对学生素养培养的需求、学生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工作人员对自身职业技能和素养的需求等。然后结合计算机逻辑程序,分析其中合理且有价值的图书项目。这样便能为图书采购提供一定依据;其次,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图书采购的形式。究其原因,能够依据图书馆采购计划,筛选符合标准的供应商,或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动态与相关厂家、企业联动[8]。

2.2.2 应用于资源数据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互联网数据化技术等,为图书馆的文献、图书等资源数据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让其从传统的纸质资源转变为电子数据资源。具体而言,信息技术结合扫描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能够将图书图片化、数据文字化,继而有效节约阅读空间、纸张,提升图书馆的环保效果。同时,信息技术所搭建的网络平台系统,还能打造功能丰富的操作系统,能够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便捷,如通过模糊查询功能,能够快速搜索图书。通过数据统计功能,能够了解目前图书馆资源数量。通过读者浏览记录、浏览类型,能够助力图书馆改变服务方向和方式。这样不仅能够设计更加丰富的资源数据利用方式,还能提升图书工作的覆盖范围。

2.2.3 应用于图书安全保护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打造更加立体的图书管理系统,能够打造数据化管理方式,而这便会为图书馆资源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一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智能识别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室内温度、火灾等情况,并提前向工作人员预警,继而有效保障现场图书资源的安全性。二是通过将图书数据化,能够避免因读者翻阅图书而损坏图书的问题。三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交互系统,能够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可靠的图书维护、修缮方案,如通过已存信息对图书资源进行校对等。

2.2.4 应用于信息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共享已经成为图书知识资源发展的核心要点。同时,由于信息技术迁移了互联网技术、部分物联技术的特性,因此能够联动各个图书馆,让其形成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体系,一方面能够填补图书馆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能满足读者丰富而多元的阅读需求。具体而言,信息技术能够联动各个图书馆,实现图书资源的横向流通。能够联动其他机构,实现图书资源的纵向流通,如联动学校、政府单位、企业等单位。而这便能打造更加丰富、可靠的资源信息共享环境。

2.2.5 应用于内部管理工作

事实上,图书馆的工作任务看似简单,其所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繁琐且复杂,如资源协调、馆内人员管理考勤、馆内培训体系建设、馆内计划发展等要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优化了这些工作的形式,实现了工作量的优化、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可利用信息技术的沟通渠道,打造内部信息沟通环境,让管理人员清晰地把控各个部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分布情况,继而做出更优的决策。再如,利用信息技术可打造更加便捷的培训方式,即利用线上和线下双循环培训模式,能够释放培训空间,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再如,利用信息技术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功能,能够全面而系统地汇总馆内历史管理数据,为其管理工作的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3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工作应用建议

事实上,梳理目前图书馆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效果可以看出,两者的结合使用,有效提升了图书馆工作的质量。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若不科学采购软硬件系统、动态提升相关人员的技能素养,必然会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因此,特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科学引进信息技术。要结合自身读者群体、消费群体等,以自身图书资源为中心,科学采购相关软件系统、现场信息化管理设备等,以避免资源不要的支出;第二,要培养技术人员的技能素养。首先强化其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如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其次要引进更加高端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以填补现有人才队伍的不足。最后要提升队伍人员职业素养。要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如保密意识等,以避免图书资源的泄露;第三,要打造更加安全的信息技术应用体系,要引进安全、可靠的安全技术,如杀毒软件、防火墙技术等。要严格要求信息管理人员,设计可靠的密码内容等;第四,要聘请第三方机构,动态维护信息平台。如维护后台数据,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等;第五,要编制严格管理制度,以约束相关人员的技术行为。如操作规范制度、技术技能评比制度等。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同时,两者的融合也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且为其品牌发展提供了良好动力。因此,相关单位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方向,要积极探究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信息技术类型,并将其有机融合到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主动开发并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发展效能,挖掘信息技术价值,从而推动图书馆现代发展和深化发展。据此,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特征,对其应用进行了多个方面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关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图书推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