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写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答卷

2023-01-06褚志远

江西教育A 2022年12期
关键词:西湖区二十大育人

褚志远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以来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立场和价值追求。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论述第三次被写进党代会报告。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鲜明地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和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作为一名教育人,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聚焦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优质教育的期盼和需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竭尽全力,铸魂育人。

一、深刻理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属性的根本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再度成为热频词,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属性的根本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動践行,也是站稳人民立场在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

要充分认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中之重,明确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求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为了人民办好教育、依靠人民办强教育、让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的决心和信心,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

要充分认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为坚持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创新性和先进性。人民性的核心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使命。自觉服务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题中之义。

要充分认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需要。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通过充分发挥其在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汲取精神力量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阔步前进,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作为南昌市西湖区教育的一员,我无比真切地感受到,西湖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速推进西湖区教育网点布局全覆盖。新时代十年,我们见证了拥有20余万人口的朝阳新城从无到有,见证着朝阳新城教育网点布局日趋均衡、持续优化。作为扎根在西湖区教育沃土上的百年老校,珠市学校与教育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2013年,珠市学校云飞路校区在朝阳板块开班办学。2015年,珠市学校与南昌市外国语学校联合办学,成立云飞路校区初中部。

坚持集团化发展,探索“名校+新校”“名校+弱校”新路径。2015年,西湖区在南昌市率先开展集团化办学模式新探索。2016年,珠市学校与棉花市小学整合,成立了珠市学校教育集团,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学校集群式发展。这也是西湖区以集团校为龙头,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缩影。

坚持加速推进老城区校园改扩建工程,极大地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供给。2022年8月,上河街小学并入珠市学校教育集团,使集团形成了老城区珠宝校区、棉花街校区、万寿宫校区“三校共振”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学校完成了整体文化、校园环境的提质升级,实现优秀师资的融合共进,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坚持抓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全面育人质量大增效。新时代十年,珠市学校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秉承“国学熏优雅   创新造大气”的办学理念,持续推行“知行合一”的礼育课程,大力构建礼育文化体系,让每个孩子在珠市学校都成为精神明亮、博雅有礼的谦谦君子,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

三、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赛道上奋力奔跑

新时代成就非凡,新征程更需勇毅前行。作为教育人,要坚决扛起历史所赋予的时代重任,在教育赛道上奋力奔跑,不断塑造学校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要更加重视课程构建。我们将以“尚美、尚善、尚知、尚真、尚新”为向度,重塑学校课程图谱,优化课程整体安排的顶层设计,让“五尚”目标层次递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助力学生成长。

要更加坚定育人方向。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推进“双减”政策攻坚落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红色江西作课堂,让德育工作更加有声有色。以劳动实践为抓手,将已有的“劳动+”活动进行整合,构建“更小、更活、更近、更实”的“五园劳动课”,让劳动课程成为有滋有味的“家常菜”。

要更加重视专业人才培养。锚定“培养分层、精彩纷呈”的梯队培养思路,以“建立常规、训练技能”为目标,量身定制新教师培养课程;青蓝结对,让新入职教师拾级而上。骨干教师同课竞技,以项目化学习案例与研究激励教师共同提高,驱动骨干“星教师”持续成长。推动具有科研领导力和研发力的教师和教研团队成为学校发展的“智能芯”,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主题式教育科研,助推卓越教师生态发展,放大“芯教师”专业成长力和头雁效能。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链条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书写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答卷。◆(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珠市学校教育集团校长)

猜你喜欢

西湖区二十大育人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小鸭遇险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 党建共建联合会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西湖区:扎实推进科技计划实施